您可能已經閱讀了大量關于萬兆以太網(以下簡稱10GbE)的文章,進而確信它將是您的數據中心下一項需要采用的技術。現在,您需要做的是深入了解這項技術的具體細節。或者,您可能在尋找您的下一個配線間升級方案,或者考慮用10GbE滿足下一代城域網(MAN)的需要。或者,您可能只是一個喜歡站在技術前沿的技術愛好者。
假如您符合上面這幾種情況中的任何一種,本文就可以幫助您全面地了解10GbE技術和標準的端口類型,以 及理解思科交換機、路由器上的多種10GbE可插拔模塊的區別、共性和應用。
IEEE 802.3ae任務小組于2002年將10GbE確立為標準。雖然它已存在三年,這在互聯網時代足以讓一項標準成為過時的技術,但是10GbE技術仍然處于旺盛發展的時期,而10GbE市場也還處于起步階段。
在深入可插拔光接口的細節之前,首先讓我們了解一下10GbE標準,以及各種10GbE標準端口類型的主要應用。
基于光纖的10GbE:802.3ae概覽
首先要指出的是,10GbE仍然屬于以太網,只是速度快得多。除了將速度水平提高到了10000Gb/s以外,IEEE 802.3ae 10GbE標準的主要目標是保留以太網的幀格式,保持802.3標準的最大和最小幀尺寸,以及只支持全雙工操作(因而不符合CSMA/CD協議的要求)。IEEE 802.3ae標準的很大一部分都是用于定義10GbE物理層。
隨著標準化工作的深入,人們定義了四種主要的光接口類型,它們可以在不同的距離上支持單模和多模光纖。按照IEEE的術語,這些接口被稱為依靠于物理介質的子層,簡稱PMD。除了這四種PMD以外,該標準還制定了兩個用以支持LAN和WAN應用的物理層規范(PHY)系列。一般而言,PHY的屬性是在負責編碼和解碼功能的物理編碼子層(PCS)定義的。目前,總共有七種10GbE端口類型(如圖1所示)。
IEEE 802.3ae PMD子層
10GbE標準所規定的PMD子層看起來似乎輕易混淆。每個PMD都具有不同的技術特性,可以支持不同的光纖介質和操作距離。在定義PMD子層時,IEEE傾向于為每種特定的應用提供成本最低廉的光傳輸技術:
只用于單模光纖的PMD
圖1 IEEE 802.3ae標準為LAN或者WAN應用定義了四種PMD和三個PCS層,以及七種可選的10GbE端口類型。
IEEE 802.3ae 萬兆以太網端口類型
只用于多模光纖的PMD
適用于多模和單模光纖的PMD
如需具體了解PMD所支持的各種光纖類型和連接距離,請參閱思科產品簡介,網址是:cisco.com/packet/173_5b1。
IEEE 802.3ae PHY系列
10GbE標準框架包含兩個新的物理層規范:LAN PHY和WAN PHY。另外還有三種PCS子層:10GBASE-X、10GBASE-R和10GBASE-W。前兩個屬于LAN PHY系列,最后一個屬于WAN PHY。
LAN PHY和WAN PHY的區別在于幀類型和接口速度。串行LAN PHY(10GBASE-R)采用的是以太網幀,數據速率為10.3125Gb/s(MAC的運行速度為10.000Gb/s;加上64B/66B的編碼開銷,實際的線路速率為10.000* 66/64=10.3125Gb/s)。而WAN PHY則可以將64B/66B編碼負荷包裝到一個通過SONET連接的STS-192c幀中,數據速率為9.953Gb/s。
我們為什么需要WAN PHY?
SONET/SDH是光傳輸網絡上采用的主要技術,因而傳統的光傳輸基礎設施都建立在工作速率為9.953Gb/s的SONET/SDH協議的基礎上。但是,線路速率為10.3125Gb/s的LAN PHY與SONET/SDH的速率不匹配,因而不能在基于SONET/SDH的WAN上傳輸。WAN PHY是IEEE為讓10GbE數據速率適應SONET/SDH速度而提供的方法。
WAN PHY可以讓10GbE兼容ANSI定義的SONET STS-192c格式和數據速率,以及ITU規定的SDH VC-4-64c容器。WAN PHY并不是嚴格兼容SONET。它更適于被形容為10GbE的一種適應SONET的變體。它的光傳輸規格和延時、抖動要求仍然與SONET/SDH網絡截然不同。
            基于銅線的10GbE:802.3ak概覽
在2004年,10GbE標準端口類型迎來了一個新的成員:10GBASE-CX4。這項經過IEEE 802.3ak任務小組審批的標準是第一個基于銅線接口的10GbE規范。CX4可以滿足市場對于在無需光纖介質的傳輸距離的應用中使用成本極低的10GbE連接的需求。10GBASE-CX4運行在15米長的四對雙軸銅線上,采用由Infiniband貿易協會制定的IBX4連接器標準。
圖2 不同的10GbE端口類型可以滿足各種企業和電信運營商應用的需要,提供最經濟有效的技術解決方案。
IEEE 802.3ae萬兆以太網端口類型的對應情況
最適合的應用
主要傳輸介質
典型使用范圍
10GBASE
-CX4
10GBASE
-SR
10GBASE
-LX4
10GBASE
-LR
10GBASE
-ER
10GBASE
-xW
室內水平
銅纜-結構化布線
<=100m
室內垂直(樓宇骨干網)
多模光纖
<=300m
最佳匹配
園區骨干網(樓宇之間)
多模單模
<=2km
最佳匹配
最佳匹配
最佳匹配
數據中心/服務器群
多模/IBX4銅質軟線
<=50m
最佳匹配
最佳匹配
城域
單模
<=80km
最佳匹配
最佳匹配
最佳匹配
在傳統SONET/SDH基礎設施上傳輸
單模
<=10km(到傳輸設備)
最佳匹配
最佳匹配
不久之后,10GBASE-CX4將不會再是唯一可以在銅纜上支持10GbE的標準;事實上,IEEE任務小組802.3an目前正在制定10GBASE-T標準,它將可以在六類UTP線纜上支持55到100米的距離,在七類線和“增強六類線”(即Cat6e線纜)上支持100米的距離。這項標準將于2006年7月被核準。
QQRead.com 推出數據恢復指南教程 數據恢復指南教程 數據恢復故障解析 常用數據恢復方案 硬盤數據恢復教程 數據保護方法 數據恢復軟件 專業數據恢復服務指南
IEEE 10GbE的應用
如前所述,10GbE標準中的端口類型數量旨在經濟有效地滿足各種應用的需要。每種物理層技術都可以滿足特定的市場需求,并提供成本最低廉的技術解決方案。圖2顯示了最常見的10GbE應用與特定的10GbE端口類型的對應情況(按照傳輸介質的距離和可用性分類)。事實上,端口類型并不一定僅限于表中所顯示的應用。
10GBASE-SR和10GBASE-CX4主要用于數據中心或者服務器群應用。有限的距離要求和靈活的傳輸介質選項(銅線/光纖)讓機架內/機架間服務器-交換機和交換機-交換機互聯成為了這些技術的理想目標。請注重,CX4需要IBX4軟線,不支持結構化布線。
10GBASE-LX4在支持的光纖介質和傳輸距離方面的靈活性使它成為了最適用于企業園區網絡的技術。盡管并沒有針對數據中心進行成本優化,但是LX4也可以用于這種采用了大量多模光纖的環境。因此,LX4被視為是企業網絡中的“瑞士軍刀”式10GbE技術。
                利用10GBASE-LR和10GBASE-ER,我們可以支持那些需要延長的傳輸距離和只支持單模光纖的應用:園區骨干網和城域應用。這兩種端口類型最適用于電信運營商的部署應用,例如城域以太網服務匯聚,DSL回程線路,以及POP間連接等。
在需要使用一個基于長途SONET/SDH的光傳輸基礎設施時,電信運營商應當考慮將WAN PHY用于POP間或者辦公室間應用。
對于那些希望從一個運營商那里租用一條OC-192 TDM線路或者一條OC-192光纖,用于跨越多個國家甚至大陸的WAN應用的企業來說,10BASE-W經常是唯一的選擇。
下面讓我們了解一下三種思科10GbE光收發器。它們代表了此前所介紹的端口類型的實際應用。
“X”模塊所支持的特性
支持的特性
XENPAK
X2
XFP
所有IEEE端口類型
支持
支持
除LX4以外
非IEEE端口類型
支持(80km/DWDM)
不支持
不支持
尺寸(mm)
126×36×17
100×36×12
78×18×10
連接器類型
SC
SC
LC
除萬兆以太網以外的協議
不支持
不支持
支持(OC-192 9.95Gb/s,G.709 10.709Gb/s)
圖3 “X”模塊(Xenpak、X2和XFP)之間的主要區別在于它們的尺寸和支持的端口類型、協議。
思科10GbE可插拔接口
目前,思科交換機和路由器上的幾乎每個10GbE端口都是獨立于光纖或者銅線物理接口銷售的。這讓最終用戶可以根據應用要求選擇不同的熱插拔收發器,從而定制10GbE端口。
如需查看Alessandro Barbieri撰寫的《萬兆以太網和它的“X”模塊》全文,請訪問cisco.com/packet/173_5b2。
思科10GbE收發器建立在行業標準(被稱為多來源協議或者MSA)的基礎上。思科采用了三種具有不同的電氣和機械特性的10GbE收發器:
從最終用戶的角度來說,Xenpak、X2和XFP之間最主要的區別在于機械尺寸,以及它們所支持的端口類型和10G協議(除了10GbE以外)。(請參閱圖3;注重,從技術上說所有三種X模塊都可以支持光纖通道,但是目前沒有出現這樣的商業應用)。
    Xenpak是這三種模塊中尺寸最大的。但是尺寸的增大也使它具有了多功能優勢:更多的空間有助于集成光網和電子組件,具有更高的熱能效率,從而降低對散熱的需求。因此,Xenpak可以支持范圍最廣泛的端口類型,滿足大功率的DWDM接口和80公里PMD的需要。隨著技術的進一步成熟,現有的在所支持的端口類型方面的不足將會消失。
圖4 通過將WDM光纖集成到一臺交換機或者路由器中,可以避免在網絡中使用收發器。
DWDM Xenpak集成的好處
相關成本
在每個通道上使用六個激光/收發器和兩個OEO轉換
基于收發器的WDM
交換機/路由器收發器WDM過濾器
WDM過濾器收發器交換機/路由器
在每個通道上使用兩個激光/收發器,沒有OEO轉換
集成的WDM可插拔收發器
交換機/路由器WDM過濾器
WDM過濾器交換機/路由器
X2在電氣上與Xenpak兼容,因而可以與Xenpak共用主板設計和組件。同時,它可以讓具有尺寸和熱量限制的小型交換機支持10GbE。
XFP是尺寸最小的X模塊,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它取出了很多電子器件,將成本轉移到主機線卡上。有趣的是,按照設計,XFP可以支持電信協議的數據速率,這使它成為了使用以太網的路由平臺和SONET/SDH分組或者永續分組環(RPR)接口的理想模塊。
超越10GbE端口類型:Xenpak
思科的10GbE產品線支持兩種非IEEE Xenpak端口類型:DWDM(從2004年7月開始供貨)和ZR(預計于2005年第四季度發布)。DWDM采用了一個PMD來發送32個不同的通道,從而可以在單股光纖上達到驚人的320Gb/s速率。在光大器的幫助下,DWDM信號可以在200公里的范圍內傳輸。ZR能夠達到80公里的范圍,比802.3ae 10GBASE-E標準規定的距離大一倍。
DWDM Xenpak:尋求無限的帶寬
                DWDM Xenpak讓企業不需要利用專門的DWDM收發器進行波長轉換,從而大幅度減少網絡中的傳輸設備的數量(如圖4所示)。但是,DWDM Xenpak真正的獨特之處在于它可以實現光傳輸層與交換、路由的無縫集成。利用DWM Xenpak,10GbE路由器和交換機可以在同一個平臺和架構中綜合第一層到第三層(甚至以上層次)的OSI功能。
這樣,DWDM Xenpak可以在高端交換機和路由器的傳輸和以太網/ip功能之間提供新的集成水平。
對于那些正在建設下一代三網合一網絡的電信運營商而言,在同一個平臺上整合DWDM功能和第二層、第三層轉發可以大幅度節約資本開支(例如,不需要使用轉發器,減少網絡中的光纖數量)和運營開支(避免收發器系統的治理和運營成本)。
對于企業而言,這種10GbE DWDM技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對于專用傳輸設備的需求。這些設備往往非常復雜,而且會給企業帶來昂貴的運營開支。利用DWDM Xenpak,傳輸層可以只限于那些不需要任何治理的、簡單的無源多路復用設備。
在只需要一個通道時,企業甚至可以為前期部署使用DWM Xenpak:DWDM Xenpak的價值在于它能夠通過將新的DWDM Xenpak插入到核心交換機中,平穩地在同一個光纖基礎設施上升級帶寬。企業可以方便地從熟悉的IOS命令行界面(CLI)治理光傳輸層,完成這個流程。DWDM Xenpak目前是?D?D而且在將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都將是?D?D市場上技術水平最高的可插拔模塊。思科致力于在它的10GbE產品線中支持所有三種10GbE可插拔模塊(Xenpak、X2和XFP),以及提供IEEE 802.3標準中定義的所有端口類型。而且,思科將繼續在標準之外,為客戶提供最廣泛的技術和不斷擴大10GbE應用的范圍。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