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種全新意義的基于802.11標準的技術,無線網狀網(Mesh)技術不僅可以消除用戶對于線纜的約束以大幅減少了對成本高昂的有線連接的需求。同時,無線網狀網還將顯著地擴大了覆蓋范圍,非凡是對于那些傳統WLAN系統無法覆蓋,或由于網絡條件限制而導致使用傳統有線訪問成本過高的地區,無線網狀網不但將只是對現有網絡基礎設施的一個有效補充。對此智邦科技先進系統研發處副總經理郭志義博士有個形象的說法:Mesh可以技術使無線熱點成為無線熱區,從而真正打造一個健康、有序的無線網絡產業鏈。請看《每周電腦報》記者李勇對他的專訪。
記者:如何看待當前WLAN向企業和行業市場滲透的要害因素,以及該市場的發展趨勢?
郭:WLAN市場在經過前兩年運營商部署,無線熱點和某些企業用戶選擇WLAN延伸現有有線網絡之后,目前的WLAN市場卻已局限在低端家庭SOHO市場,產品也由早些年上千元的網卡,幾千元的無線接入點(AP)降至如今幾百元的無線AP與無線網卡的打包價。這在某種程度上對于推廣和應用WLAN啟到極大地推動作用,究竟,家庭SOHO的WLAN市場的突飛猛進并掩飾不了WLAN所缺乏高端產品的缺憾。
WLAN市場若想得到真正跨越式的發展,企業和行業市場才是真正的焦點所在,而一直以來所存在的WLAN高端之憾卻是嚴重制約著WLAN向企業和行業市場滲透的要害因素。
在產品性能和技術上,當前市場上主流的WLAN產品,在傳輸帶寬上不及普通二層交換機所支持的10/100M的能力,在功能上,其安全性能、QoS保障能力、網絡治理等等更是不及有線網絡設備,對于成熟的有線網絡而言,在某種程度上,WLAN可謂是毫無優勢。但有一點必須清楚,WLAN技術自誕生以來就并非是要取代有線網絡,而是對現有有線網絡提供補充,WLAN技術在布線不方便和邊遠地區,甚至是有線網絡已經成型的市場領域中,其組網簡單快捷、成本低廉,以及實現某區域內覆蓋漫游的能力卻是遠非有線網絡所能比擬。而也正是這一點,WLAN市場重心也絕非只是在當前的家庭SOHO市場中稱雄,更應該在企業和行業市場中牢牢占據一席之地,這也是WLAN市場健康、有序發展的必經之路。
記者:請介紹一下無線網狀網的發展情況?
目前應用現狀如何?
郭:基于802.11標準WLAN技術的無線網狀網(mesh network)技術,其最早起源于軍方技術,戰場上的移動網絡需要很高的數據速率、很低的被檢出概率和防止人為干擾的能力。此外,該技術主要是基于ip協議的通信技術,可支持多點對多點的網狀結構,主要由移動互聯交換控制中心、智能接入點、無線路由器、PCMCIA 無線終端網卡四部分組成,而且整個網絡以移動互聯交換控制中心為中心建立。其核心是移動跳接式路由技術(Mobile Ad Hoc),從而實現移動寬帶的根本。通常情況下,無線網狀網中具有全方向天線的無線路由器最大直線通信半徑為5公里,可用于大范圍的無線通信,并可組建城域網。
目前,在美國的明尼阿波利斯Supervalu超市通過使用了無線網狀網技術,來收集及分析來自制冷設備的能耗數據,而阿肯瑟(Arkansas)大學、澳大利亞Edith Cowan大學均已開始了無線網狀網的商用部署。在韓國,韓國政府也已開始采用了網狀網絡能夠自動讀取水電煤氣表讀數。在國內,某些高校已經開始和預備采用無線網狀網技術來實施較大規模的無線覆蓋和漫游。
記者:無線網狀網有那些具體優勢?
郭:在無線網狀網構建的網絡中,持有筆記本電腦或掌上電腦等移動終端設備的用戶均可以通過PCMCIA 的無線網卡以即插即用的方式接入網絡,從而確保所有用戶都可以隨時隨地快速接入無線寬帶網絡。同時,無線網狀網還便于安裝、又能保障整個網絡的高可靠性,而且無線網狀網絡還能夠自我構建——把節點放在合適的位置,它們就會組成網絡,開始發送數據。假如一些節點由于某種原因出了故障,網絡甚至能夠“自愈”,繼續正常工作。在實際環境下,有些無線網狀網絡的安裝只需要幾個小時,就能夠以100%的高可靠性運行。此外,無線網狀網還因為信號在很寬的頻帶上被擴展,單位帶寬上的功率很小,信號功率譜密度很低。這樣,信號將沉沒在噪聲之中,對方難于發現信號的存在,加之對方不知道擴頻編碼,就更難提取有用信號。因此,擴頻使信號的隱蔽性和抗干擾性增強。在一般情況下,無線網狀網的最大數據傳輸速率為6Mbps,在時速為200公里的車輛上面,仍可保持1-1.5Mbps的帶寬,完全能夠滿足實時視頻傳輸的要求。
記者:無線網狀網作為一種更大區域的無線技術,相對于Wimax有那些優勢或不足呢?
郭:在從不缺乏的無線技術市場中,無線網狀網技術潛在和將來最大的競爭對手將會是基于802.16標準的WiMax無線技術。目前,包括英特爾和以色列的奧維通等在內的企業正在加速推廣WiMax技術,該技術具備有數據傳輸速率高、部署簡便、受地理環境等客觀條件限制少等優勢,同時,WiMax技術還兼具有基于線纜的傳統寬帶接入的帶寬優勢,以及無線接入的靈活性與移動性,并能夠提供可滿足語音和視頻應用的QoS服務質量支持等功能,并且還得到了包括摩托羅拉、朗訊、思科、北電和富士通等國際巨頭公司和華為、中興等國內巨頭企業的加入,其必將對基于802.11標準的無線網絡帶來極大沖擊。
但我們也看到,目前的WiMax技術不但一直為將來的市場定位而爭論不休,還在為發展固定無線WiMax(802.16D標準),或是發展移動無線WiMax(802.16E標準)而搖擺不定。當前,即使英特爾和富士通兩家巨頭企業已推出了WiMax芯片,而奧維通、摩托羅拉和PRoxim等三家公司已相繼推出了WiMAX固定無線接入產品,但WiMax真正實現產品規模化仍需假以時日。究竟,一種技術從成熟到產品化,到規模商用,再到大規模商用絕非一朝一夕。
基于802.11標準的無線網狀網技術則不同,該技術是對無線局域網的一種有效補充,可以輕松實現WLAN的擴展和延伸。眾所周知,802.11標準的WLAN技術始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由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為工業、科研和醫學頻段的公共應用提供授權而產生的,該技術以無線多址信道作為傳輸媒介,提供傳統有線局域網的功能,能夠使用戶真正實現隨時、隨地、 隨意的寬帶網絡接入。目前,802.11b能在2.4GHz頻段上提供1~11Mbit/s的數據帶寬,802.11a能在5GHz頻段上提供6~ 54Mbit/s數據帶寬,而 802.11g在2.4GHz頻段上更是可提供22~54Mbit/s數據帶寬。
此外,在經過近幾年的發展之后,基于802.11標準的WLAN技術在安全性能保障、QoS服務質量保障、以及傳輸距離等方面均取得了長足進步。而且在用戶市場認知度和產品規模化生產能力上也遠非WiMax技術所能比擬,無線網狀網技術將在未來較長的一段時間內占據極其重要的市場地位。
記者:無線網狀網的技術實施手段具體情況如何?
郭:無線網狀網技術通過將多個接入點通過無線方式連接在一起,無需進行布線,就可形成一個無線網絡或熱區,從而在室內和室外提供非常寬廣的無線覆蓋。在網絡部署過程中,無線網狀網絡的接入點可以安裝在街道燈柱、大樓側墻或任何能夠提供電源的位置上。同時,由于網狀網網絡采用了與WLAN相同的802.11b/g的標準,可通過現有支持WLAN的便攜計算機、PDA、手機等終端設備,無需要增加新硬件或軟件,即可接入無線網狀網。此外,由于無線網狀網是多點跳接系統,提供了從源頭到目的地的多條冗余通信路徑。假如一條路徑由于硬件故障或干擾而停止工作,網狀網會自動改變信息包的路由,使它們能夠利用一條未受影響的替代路徑。而且無線網狀網還能夠使一個多跳網絡節點在一定的發射功率下就可以到達相鄰節點,所以在實際應用中,它可以有效降低發射器功率,從而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低功率節點還可以極大地提高頻率復用度,從而達到提高網絡容量的目的。
記者:智邦集團旗下SMC網絡公司目前在無線網狀網上有那些具體舉措?
郭:針對企業和行業用戶無線網絡應用需求的日益迫切,SMC網絡在已有全系列802.11標準無線網絡產品的基礎上創新性的推廣無線網狀網,使得某一城市地區或大型校園的整個范圍內,實現無線局域網的輕松擴展與延伸,并提供室內外的安全無線接入覆蓋。目前系列室內和室外產品已經在測試中,將會在今年下半年推出室內和室外Mesh AP產品。
作為無線網狀網絡的前期產品,SMC為了滿足目前的點對點和點對多要應用的需求,新近推出的企業級108M室外遠距離AP/網橋SMC2888W-M/SMC2888W-S產品系列,均可通過 RJ-45接頭連接到以太網骨干,并且都能支持802.11a、802.11b/g三種標準。其中, SMC2888W-M能以AP/網橋、主網橋的模式工作;SMC2888W-S能以AP/網橋、從網橋的模式工作。當以網橋的模式工作時,它們支持點對點(point-to-point)或點對多點(point-to multi-point)的方式。兩臺SMC2888W-S能以PtP橋接方式工作。PtMP方式時,一臺SMC2888W-M最多能連接16臺 SMC2888W-S從網橋。當SMC2888W-M/SMC2888W-S以802.11a或802.11b/g這兩個頻段的任一頻段做網橋功能時,另一頻段同時能提供AP接入的功能,且頻段是用戶可選的。此外,該產品提供有Wi-Fi保護訪問(WPA)、TKIP、AES、多個級別的過濾協議(Ethernet,IP,TCP/UDP)、支持SSL和SSH、MAC地址認證,阻塞未經認證的無線用戶,確保網絡安全性。同時,該系列產品還支持以太網供電。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