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U規定電纜由DTE(終端設備)方提供,所以CISCO可以自己選擇路由器
產品中采用何種接插件,為了在同一個接口上可以連接多種電纜,CISCO選
擇了DB60插座和插頭,并且自己定義了每一個針腳的含義.從而實現了在同
一個接口上可以連接多種電纜的目的.
而象MODEM之類的電路設備只能采用標準的接插件,(如DB25). 所以MODEM是
不能象路由器那樣,在一個插座上能使用多種不同的電纜.
熟悉CISCO的朋友可能知道,路由器可以自動識別電纜類型(包括識別是DTE
電纜,還是DCE電纜). 這是通過將幾根特定的針短路來實現的,
方便的朋友可以實驗一下,用導線焊上大頭針將50-51 , 45-56 分別短路
其它空著,然后鍵入: show control s 0 您將看到路由器識別到RS-232 DCE
電纜
為了能夠使路由器自動識別所接的電纜類別,CISCO在DB60接頭的60根針中
選擇了若干根針來標識不同的電纜.
比如:
V.35 DCE 電纜要短路以下幾針:48--49 50--51 53-54-55-56;
(請注重:短路分為三組,短路是在DB60插頭內部,沒有導線引出)
V.35 DTE 48-49 50-51-52 53-54-55-56;
RES32 DCE 45-56 50-51
RES32 DTE 45-56 50-51-52
其他的電纜也有自己的標識,光盤上有,我就不一一列出了.
然而,不同的物理協議采用的信號不同,比如232采用正負12V電壓信號,V.35采
用差動電流信號(所以它的傳輸速度快,距離遠),這就要求不同的協議用不同
的針腳來傳送.當然了,地線是可以公用的.
CISCO 的DB60電纜按功能類型可以分為三種:DCE,DTE,BACK-TO-BACK.
DTE的電路端為針(比如232DTE電纜的電路端為DB25針),DCE的終端端為孔,
這樣將一條DTE與一條DCE連起來,就構成了一條BACK-TO-BACK電纜,我自己
制作B-TO-B電纜的目的是將中間環節取消,線變短,當然了,最重要是省錢.
下面是232和V.35的線序,:
(中間是DB25或其它接插件的引腳號,如41-2-36表示DTE(DB60)端的41針接DB25的
2針構成DTE電纜; DCE(DB60)端的36針接DB25的2針構成DCE電纜; DTE(DB60)端
的41針接DCE端的36針構成B-TO-B電纜)
RS-232
DTE-DB25-DCE
46-1-46
41-2-36
36-3-41
42-4-35
35-5-42
34-6-43
56-7-56
33-8-44
37-15-39
38-17-40
44-18-33
43-20-34
39-24-38
______________________
V.35
DTE-34PIN-DCE
46--A-46
45--B-45
42--C-35
35--D-42
34--E-43
33--F-44
43--H-34
44--K-33
18--P-28
17--S-27
28--R-18
27--T-17
20--U-26
19--W-25
26--V-22
25--X-21
24--Y-20
23--AA-19
(最好參照一下CISCO 的光盤,上面有圖片)
由上可見,不同的電纜互不影響.(當然不能同時使用了)
下面是自制B-TO-B電纜的過程:
1.首先買兩個60針的D型插頭,中關村有賣,但很不好找.我是在原中發
市場找到的. 訂購比較方便, 要20-50元一個,根據訂購多少決定.
(不過深圳的朋友比較方便,因為那里有廠家)
2.線可以選18芯(帶屏蔽)的,但最好用25芯,以備用.長度自定,但影響最高帶
寬.
3.買一根熱縮管.
DB60插頭的大小以及樣子和15針的D型接頭相同,但是針的密度高的多,因此沒
有焊接經驗的恐怕做起來有些困難, 而且必須用熱縮管保護每一根針腳.
4.按以上線序將線接好.
5.兩端的外殼用屏蔽線連接起來,
6.將焊好的針(共分4排,每排獨立)安裝到頭上.(很困難,要有耐心,千萬不要
硬裝)
7.然后將頭用塑料殼封好(有賣的)最好用502加固一下(實驗好以后再沾).
8.完成.
DTE與DCE電纜的制作方法與B-TO-B電纜完全相同,只不過有一端不是DB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