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近端串擾發展中的電纜測試指標
2019-11-04 23:48:45
供稿:網友
 
       
  通常用戶在選擇5類UTP布線產品時,都希望該系統不僅能夠滿足現有的網絡應用要求,而且能夠為將來的要求更高數據傳輸率的網絡提供支持。因此,在布線系統進行測試時大家都會參照現行的有關國際標準,如EIA/TIA 568A、TSB 67和ISO/IEC 11801等。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我們發現在有的網絡標準,如10Base-T和100Base-TX中,系統使用的線對數是2對,而10Base-T4、100VG-AnyLAN以及發展中的ATM 622標準都要求系統能夠同時使用4對線來傳輸數據。不難想象,當系統以4對線同時發送或接收信號時,對于其中的某一對線來說,其它三對線都會同時對該線對產生近端串擾(Near-End Crosstalk,NEXT),而依據現行的測試標準,NEXT值的測量只是在兩對線之間進行的。為此,有些用戶提出要測試NEXT的總和,而有些測試儀器廠商也宣稱他們的儀器可以提供此項測試,即Power Sum(累加功率)測試。用戶一定要進行 Power Sum 測試嗎?Power Sum 測試的意義又是什么呢?
    Power Sum是指電纜在使用多線對(超過兩對)來傳輸信號時,某一對線受到其它對線的NEXT串擾的總和,在進一步討論Power Sum NEXT測試的意義之前,我們首先回顧一下TSB-67標準中有關NEXT測試的部分。
    近端串擾是指在UTP電纜鏈路中一對線與另一對線之間的因信號耦合效應而產生的串擾,有時它也被稱為線對間NEXT。由于5類UTP線纜由4個線對組成,依據排列組合的方法可知共有六種組合方式。TSB-67標準規定兩對線之間最差的NEXT值不能超過標準中基本鏈路(Basic Link)和通道(Channel)的測試限的要求。
    由于TSB-67的理論模型是假設電纜中只有兩對線有可能在任意時間都進行信號的傳輸,因此TSB-67要求的對線間NEXT值的測試只是考察一個鏈路中任意兩對線之間的信號耦合,而不是多線對之間的耦合效應的總和。由此可見,對那些只要求線纜使用兩對線來傳輸信號的網絡標準,如10BASE-T和100BASE-TX來說,線對間的NEXT值測試是適用的,但是當需要多個線對同時傳輸信號時,這種方法就不能全面地反映鏈路的實際情況了。
    Power Sum NEXT值是指一對線所受到的鄰近的所有線對的NEXT干擾值的總和。在EIA/TIA 568標準中,Power Sum 的測試對于那些大對數(超過4對)的主干電纜鏈路來說是必須進行的測試項目。根據有關標準,Power Sum NEXT可以依據獨立的線對間NEXT值的測量結果計算出來。通過測試與比較,Power Sum NEXT與線對間NEXT在同一電纜鏈路上的測量結果表明,前者通常比后者中最差的結果還要差。實際上,在4線對電纜中,Power Sum NEXT比線對間NEXT差5dB左右,因此一個能通過TSB-67中 5類UTP NEXT測試標準的鏈路可能無法通過Power Sum測試。由于對Power Sum NEXT測試的相關要求更為嚴格,因此一些提供增強5類UTP或連接件的廠商已把此項標準做為衡量產品質量的指標。很明顯,通過了Power Sum NEXT測試的鏈路可以提供更好的傳輸性能。
    雖然TSB-67標準并沒有要求進行Power Sum NEXT值的測試,但施工單位可根據其選用的標準或出于支持將來更高的數據傳輸速率的考慮,適當地對鏈路增加Power Sum測試項目。同時,在依據TSB-67進行線對間NEXT測量時,應力爭使測試結果與測試限之間的差量超過5dB。
    為滿足用戶對電纜測量質量的不斷提高的要求,盡管Power Sum NEXT測試還不是標準中的必測項,但我們仍建議大家在選用這項測試功能時將其作為參考指標。假如你正在使用的網絡協議或預備馬上使用的協議要求線纜同時使用4對線傳輸數據的話(如100Base-T4或100VG-AnyLAN),就可以考慮增加Power Sum測試。(小葉)
  
  規范布線工程勢在必行
    隨著我國城市建設現代化速度的加快,城市建筑、商業樞紐、辦公大樓和建筑群體正在向全面智能化的方向邁進。
    在實現樓宇智能化的過程中,辦公自動化、治理自動化、信息自動化三者之中最要害的是樓宇信息自動化。信息網絡作為智能大廈的中樞神經,使用戶可以開展廣播、可視電話、會議電視、圖像傳輸、數據傳輸和多媒體等多種綜合業務,并使其對內做到計算機聯網化,對外做到與國家公用數據網乃至國外數據網互聯。
    布線系統是實現建筑物內部計算機聯網及溝通外部公網的基礎設施。結構化布線設計和施工質量的優劣直接關系到樓宇內各工作區通信設備和計算機聯網設備能否實現其設計要求,從而實現順利組網和運行,也會影響到數據傳輸的質量。它關系到樓內通信系統能否按照郵電部通信技術標準,安全、可靠地接入國家公網。
    結構化布線的設計不僅要做到設計嚴謹、滿足用戶使用要求,還要使其造價合理。國際上對結構化布線設計有著嚴格的規定和一系列標準,如美國的ANSI/EIA/TIA 568A和國際標準化組織的ISO 11801等。這些標準對結構化布線系統的各個環節都做了明確的定義,規定了其設計要求和技術指標。
    在設計中,應根據不同用戶的需求,選擇不同類型的布線線纜和接插件。所選布線材料的等級的不同對總體設計技術指標的影響很大。
    目前,國內涌現出了大量布線系統工程設計單位、系統集成承包商和施工單位,但其水平參差不齊,職業素質上也存在著很大差異。有相當一部分集成商根本沒有受過專門、系統的練習。一些工程甲方(用戶)也對結構化布線缺乏正確理解。有些人還錯誤的認為這項工作十分簡單,一般的裝修隊就可以勝任。
  結構化布線系統對施工質量的要求是相當嚴格的,任何違反標準規定的操作和施工中的疏忽,都會嚴重影響整個布線工程的質量,給工程甲方留下隱患,以致于在工程竣工后開通了業務時,才發現布線系統不能按照設計要求提供服務。
  當前,我國結構化布線市場和設計施工隊伍比較混亂,工程測試驗收多由設計施工的一方來實施,缺乏公正性,有些施工商使用的測試手段不規范,缺乏科學性、權威性。目前還發現布線產品中出現假貨、劣質產品和水貨,這些都對工程甲方的利益造成了損害。
  為此我們認為,工程甲方在招標時,除了選擇高水平的設計和施工單位來承包工程并要求工程設計者做出保證其使用質量的最低期限承諾外,還要把好竣工驗收關,這是確保工程質量的強有力的手段。用戶應該選擇一個公正的第三方(丙方)來負責智能大樓及布線工程的測試驗收工作。第三方應該是國家認可的權威測試部門,依據國際和國內現行技術標準,進行嚴格認真的檢驗,向甲、乙方提供全部原始測試數據,以便用戶對結構化布線工程質量做出科學、公正和準確的評價。
  郵電部數據通信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恰好是這樣一個機構,它是國家技術監督局和郵電部計量中心認可的、目前國內數據通信領域中唯一的專門測試機構,同時也負責國內綜合布線的測試驗收工作。
  目前我國相關單位正在抓緊制定有關布線施工的國家標準。在這些標準正式出臺之前,我們認為各設計施工單位應嚴格遵從國際公認的現行標準,規范結構化布線系統的設計和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