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一家通信市場調研機構日前發布報告指出,全球互聯網的ip地址資源正在日漸枯竭,到2012左右,IP地址將陷入無所可用的狀態。報告指出,IP地址的枯竭將首先打擊新興市場國家的互聯網發展。
美國通信市場調研機構“佛洛斯特和蘇利文”發布了這份報告。報告指出,到2010年到2013年之間,全球的IP地址將逐漸枯竭。該機構的首席分析師桑姆·馬蘇德表示,對于一些國家,IP地址資源枯竭的問題現在就已經呈現在眼前。
IP地址即將耗盡并不是什么新的觀點,只是這份報告首次給出了一個相關時間的預估?!案B逅固睾吞K利文”機構表示,他們是根據目前IP地址的消耗速度作出估計的,因此具有一定的科學性。此外,由于歷史的原因,IP地址枯竭給美國帶來的影響要小,而新興的市場國家將遭受打擊。
據報道,中國獲得的IP地址資源加起來還不如美國的斯坦福大學,美國五角大樓擁有的IP地址就超過了亞洲全部國家的總和。不過,馬蘇德指出,這種現象并非地址分配的“不公”,而是歷史造成的。當年,互聯網是作為美國國防部的一個科研項目,隨后擴展到高校領域,斯坦福也是互聯網研發的先驅之一,因此擁有較多的IP地址。
目前,互聯網的基石TCP/IP協議采用32位的地址長度,可用IP地址為43億個。這個數字看上去很多,但是其中的三分之一已經投入使用,另外三分之一已經被分配暫時沒有使用。
根據高科技咨詢機構IDC的預估,到2012年,全世界接入互聯網的設備總數將達到170億臺。這個數字已經超出了IP地址數量,顯然,并非所有的設備都使用獨立的IP地址。
通過網絡地址翻譯(NAT)以及域間路由技術,TCP/IP協議的效用被延續了另外十年。不過,媒體分析認為,現有的各種方案只能是“以技術買時間”,并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
馬蘇德表示,盡快向下一代互聯網(IPv6)遷移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屆時,新的互聯網將擁有128位的地址,IP地址數量將達到360,382,386,120,984,643,363,377,707,131,268,210,929。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