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范圍
本規范規定了目前初、中等學校校園網建設的基本要求。
本規范適用于我國初、中等學校校園網的建設,是校園網規劃、設計、裝備、驗收、考核的依據。
2、定義
校園網系指校園內信息裝置互聯運行的技術和軟件等構成的為學校治理和教育教學服務的集成應用系統,并可通過與廣域網的互聯實現遠距離信息交流和資源共享。
3、建設校園網的基本原則:
(1)校園網的建設要適應學校的長遠發展規劃,可依據具體情況采取統一規劃,分階段實施,逐步到位的建網原則。
(2)校園網的建設要考慮學校的實際需要和可能,以滿足教育教學的需要為根本出發點。
(3)校園網建設應堅持“培訓在先、建庫在先、然后建網”的原則。要實現學校教師、技術與治理人員的全員培訓,形成一支能使校園網正常持續運行的軟、硬件治理建設的骨干隊伍。
(4)在建和已建校園網的學校要設有專職人員,負責網絡日常運行、維護和治理工作。
(5)制定適合本校的校園網安全使用的治理制度。
(6)有條件的學校校園網建設可考慮三網(數字網、電視網、廣播網)合一方案,以滿足學校的實際需要和規范校園的整體建設。
4、園網總體(系統)設計原則
校園網絡系統的設計彩國際通告的TCP/ip協議,同時把握以下原則:
(1)先進性:先進的設計思想、網絡結構、開發工具,彩市場覆蓋率高、標準化和技術成熟的軟硬件產品。
(2)實用性:建網時應充分考慮利用和保護現有資源,充分發揮設備效益,能使用戶最方便地實現各種功能。
(3)開放性:系統設計應采用開放技術、開放結構、開放系統組件和開放用戶接口,以利于網絡的維護、擴展升級及外界信息的溝通。
(4)靈活性:采用積木式模塊組合和結構化設計,使系統配置靈活,滿足學校逐步到位的建網原則,使網絡具有強大的可增長性和強壯性。
(5)發展性:網絡規劃設計既要滿足用戶發展在配置上的預留,又能滿足因技術發展需要而實現低成本擴展和升級的需求。
(6)可靠性:具有容錯功能,治理、維護方便。對網絡的設計、選型、安裝、調試等各環節進行統一規劃和分析,確保系統運行可靠。
(7)安全性:提供多層次安全控制手段,建立完善的安全治理體系,防止數據受侵擊和破壞,有可靠的防病措施。
(8)使用性:要保證中文界面功能完善,界面友好,兼容性強。
(9)抗干擾性:能滿足當地的環境、氣候條件,抗干擾能力強。
(10)經濟性:投資合理,有良好的性能價格比。
5、校園網應具備的基本功能
校園網應為學校的教學過程、治理、日常辦公、內外交流等各方面提供全面、切實的支持。其主要的功能是:
(1)教師備課教學功能
(2)學生學習功能
(3)教務治理功能
(4)行政治理功能
(5)資源信息功能
(6)對外交流功能
6、校園網絡系統主要設施
校園網絡系統主要包括網絡設備、服務器、工作站和軟件系統等。
網絡系統硬件設備的選型、施工、安裝應符合ISO9002標準。網絡布線要符合ISO/IEC11801標準或EIA/TIA586及CECS72:97標準。
(1)主干網及交換設備:大、中型網的主干網應采用光纖通訊和交換設備,子網采用10/100M交換式以太網星型結構,雙絞線布線。
(2)校園網服務器:應根據網絡功能、信息量及校園網實施計劃選擇網絡服務器。一般網絡服務器有文件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視頻服務器、信息服務器和光盤塔/光盤庫等。網絡服務器是網絡的核心部分,要選用高可靠性、高穩定性、兼容性好并具有良好性能價格比的優質服務器。
(3)網絡綜合布線系統要兼顧校園網的需求和網絡技術的發展,采用結構化布線系統設計。
(4)操作系統建議采用WindowsNT、UNIX或linux。
(5)網絡軟件
網絡軟件包括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
①系統軟件
系統軟件由操作系統、語言處理程序和各類工具軟件構成,是網絡硬件的支撐服務系統,必須隨硬件同時配置到位。
②應用軟件
實現各種功能的配套應用軟件必須隨硬件同時配置到位。
7、網絡的配套設施
校園網的配套設施包括機房、配線間、維護人員辦公室及電源系統。
(1)主機房應保持恒溫、恒濕狀態。
(2)供電系統和電器保護
①電源需安全、可靠,容量要能滿足校園網滿負荷運行的要求。
②要注重解決電源屏蔽,避免50Hz電源對網絡的干擾。
③電源設計、布線要與網絡設計、布線同時考慮。電源安裝、布線要符合要求。
④固定設備不得長期使用移動電源或臨時電源。
⑤網絡設備要有充分的安全接地保護。
(3)供電方式
供電方式、電源質量對保證網絡的可靠運行有著重要的影響。
校園網供電方式建議采用直接供電方式與UPS(不間斷供電系統)結合方式。
8、校園網建設程序
校園網建設程序主要包括立項、設計方案論證、選擇廠商、工程施工、交接驗收和人員培訓。
(1)立項
學校提出可行性報告,由有關部門批準。
(2)設計方案論證
由學校或有關部門組織校內外專家審查論證。
(3)選擇技術、施工力量雄厚,經驗豐富,有良好售后服務,信譽良好的廠商承包工程。
(4)工程實施、
①布線設計及施工督導
完成結構化布線方案,配合有關部門完成強電線路和網絡結構化布線的施工。
②線路測試
工程完工后,選定專用儀器按EIA/TIATSB-67《非屏蔽雙絞線系統輿性能驗收規范》對系統測試,并提交測試報告。
③系統聯調
在鏈路測試后,選擇若干節點,聯接網絡設備進行聯通測試,并提交測試報告。
(5)工程驗收
在施工質量達到合同要求,性能測試合格和軟件驗收合格前提下,雙方簽字認定工程驗收合格。
①網絡硬件系統驗收
校方可以在線路測試和系統聯調階段派技術人員參加測試驗收。也可在施工方提交測試報告后,組織技術人員進行復測驗收。
②網絡軟件系統驗收
檢查應配置軟件是否齊全,并逐一進行操作檢驗。軟件應運行暢通,圓滿實現各種功能。
③技術資料移交
承建方向校方移交設計、施工、配線等全紙資料,校方由專人清點接收入檔治理以備查。
(6)工程培訓
承建方按3.3款要求為校方進行人員培訓。
9、附則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是初、中等學校校園網歸口治理行政職能部門,負責組織實施和指導校園網的規劃、建設、評估及推薦工作。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