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地域廣闊,人口眾多而分布不均,當前存在的普遍問題是:一方面貨車車主找貨難,貨車空載率相當高(據國家有關部門公布的數據,1999年公路運輸車輛空載率高達49%,而美國的貨車空載率約為10%),僅此一項全國每年損失數千億元;另一方面貨主找車難,貨物積壓,倉儲費用及儲損率高。不言而喻,這其中蘊涵著巨大的商機,也為交通運輸平臺的建立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契機!
一、目的
建立一個符合現階段我國國情的交通及運輸平臺(以下稱該系統或該平臺),以達到如下目的:
降低運輸車輛空載率
降低運輸成本
降低倉儲成本、減小儲運損耗
提高交通運輸的安全性、可靠性
提高交通運輸服務質量
提高交通運輸治理水平
開展運輸電子商務
二、功能
1. 在該系統的電子地圖上實時顯示裝有GPS(全球定位系統)的車輛位置;
2. 在該系統的電子地圖上實時發(fā)布和查詢貨源信息,包括貨源位置、體積、重量、貨物類型或名稱、運往目的地等信息;
3.通過互聯網或電話接受和發(fā)布貨源信息和車源信息;
4. 在互聯網上發(fā)布和查詢車源信息,包括載重量、車型、前往目的地等;
5. 在該平臺上對入網車輛進行實時監(jiān)控,被監(jiān)控車輛可隨時向中心呼叫,發(fā)出各種信息(如求救信息、空車信息等),實時跟蹤車輛、貨物;
6. 把貨源、車源、貨主、運輸企業(yè)和司機實時地聯系起來,開展實時的、互動式的電子商務;
7. 在該平臺上動態(tài)地發(fā)布道路、交通、氣象信息等;
8. 車輛行走路線(軌跡)歷史查詢,為事后監(jiān)督、核查等提供可靠的依據;
9. 在該平臺上對各種運輸車輛進行實時調度,這將是對傳統調度方式的革命;
10. 能為各種車輛提供實時導航服務。
三、特點
1. 適合現階段中國國情;
2. 功能強大,該系統同時具有監(jiān)控、調度、報警、查詢、呼叫、導航等多種功能;
3. 系統平臺通用性強,易于操作和使用;
4. 專業(yè)性、交互性強;
5. 在線與離線相結合;
6. 貨物流、車流等與信息流緊密結合;
7. 系統可擴展性強;
8. 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tài)效益顯著;
9. 把傳統運輸業(yè)與現代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全球定位技術等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是電子商務在交通、運輸業(yè)中的具體運用。
四、構成
本系統平臺的構成有相當部分無論在軟件上還是硬件上都與一般的網站相似,如防火墻、路由器、網關等,但核心軟件和GPS等則是不同的,詳見下圖:

五、營運
交通服務中心的職能是:把盡可能多的交通、運輸資源進行整合,并由信息流調度物流(貨流、車流等),以最大限度地利用運輸資源,提高運輸效率,降低運輸成本。因此,該中心的營運應以最大限度地組織資源和發(fā)布資源信息為目的,并從中獲取效益。具體的運作如下:
1. 資源信息的來源與采集
本系統的資源信息有3類:
貨源信息:需裝運貨物的地點、重量、體積、包裝、運往目的地、時間要求、運費預算、聯絡方式、其它注重事項等;
車源信息:貨車的位置(通過GPS定位或固定地點單位)、運力(載重量、體積、速度)、車型、可前往的目的地、運費報價、聯絡方式等;
運輸企業(yè)信息:企業(yè)名稱、地址、電話、郵箱、業(yè)務范圍、企業(yè)簡介等;
資源信息的采集方式以供求者主動提供為主,這樣一方面可及時地收集到供求信息,提高信息的實時性、動態(tài)性;另一方面可最大限度地降低信息采集的費用。具體的采集方法是:
a. 貨主、司機、運輸企業(yè)可直接上本中心網站,由他們把貨源信息、車源信息等直接在網上發(fā)布,作為本中心資源信息的一部分。
b. 對于現階段尚未上網的貨主、司機、運輸企業(yè)以及有固定營業(yè)場所的運輸站場、運輸中介及貨主單位等,則可讓他們通過電話向中心報告資源信息,然后由中心工作人員把這些信息發(fā)布到中心網上。這一做法是為了實現離線(不上網)和在線(上網)相結合,以最大限度地方便用戶,把盡可能多的資源采集到中心。采用這種方式對用戶端的要求很低(只需有電話即可)。例如,某個司機在某地卸了貨,他的車還有剩余運力,他就可以向中心打個電話,報告其具體情況,中心就把此信息發(fā)布到網上,供他人查詢;
為了確保信息的真實性,要求信息發(fā)布者必須先向中心注冊并在銀行開戶存入保證金。
c. 由中心采集。
2. 資源信息的發(fā)布
收集到的信息主要由中心的網站發(fā)布供用戶查詢,但同時也接受電話查詢,或主動向合適的需求者推薦資源信息。例如,當甲地有貨物需運往乙地,中心發(fā)現某空車就在甲地四周,就可以主動向該車主推薦此貨源。
3. 資源信息的動態(tài)處理
為了保證所發(fā)布的信息的有效性,必須及時對失效信息進行刪除。與資源信息相對應,失效信息的處理分為3種:
貨源信息:當貨物被承運后,應立即把該貨源信息刪除;
車源信息:當車源沒有剩余運力或不打算載貨時,應立即通知中心刪除此車源信息;
企業(yè)信息:當某企業(yè)撤銷或轉營后,應及時刪除該企業(yè)信息。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相應采取下述措施:
a. 貨主登記貨源信息時,系統自動對該貨源進行編號,并告知貨主。貨主必須遵守只有持此編號來的承運者才給予承運,其他承運者不予承運的規(guī)則,否則罰扣其保證金。貨主登記貨源信息時必須輸入帳號和密碼。
b. 承運者通過上網或電話查詢到合適的貨源信息并確認承運后,系統向其提供該貨源的編號(承運者憑此編號前往運貨),系統隨即把該貨源信息刪除。若承運者因各種原因不能如期前往承運,必須及時通知中心,中心即恢復該貨源信息的發(fā)布,否則罰扣承運者的保證金。這種方式與目前普遍采用的信息一旦發(fā)布就長期保留的做法有很大的區(qū)別,它營造了一種在網上搶信息的氛圍,誰先搶到誰先得,而且能保證在該網站上所發(fā)布的信息都是尚未過時的。
c. 在中心網站發(fā)布車源信息采用按噸·時收費的方式。這種收費方式可以防止貨車車主或運輸企業(yè)為了盡可能攬業(yè)務,不管車是否有空,也在網上發(fā)布有空車的信息,從而使網站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下降。
操作流程(簡化)
a. 用戶注冊流程
不管是信息提供者還是信息需求者,都必須先在本中心注冊,才能獲得本中心的服務。注冊時必須繳納保證金以作為對在本中心發(fā)布的信息的真實性負責,或對獲取本中心信息后履行承諾負責。
b. 信息錄入流程
* 貨源信息錄入
* 車源信息錄入(見下頁)
3. 信息獲取
* 貨源信息查詢(見下圖)
* 車源信息查詢(見下圖) 
六、效益
1. 經濟效益
對車主、運輸企業(yè)而言,可最大限度地利用運輸工具和儲運設施,降低空載率和倉儲費用、減少儲運損耗,提高運輸效率,降低運輸成本;
對貨主而言,可直接找到承運者,或有承運者直接上門承運,方便、快速且省時、省力、省錢;
對交通運輸服務中心而言,經濟收益的來源有:
a. 向車主(企業(yè))提供貨源信息(按噸·公里收費);
b. 為車主(企業(yè))發(fā)布車源信息(按噸·時收費);
c. 為車主(企業(yè))提供防盜搶報警服務(按月租收費);
d. 為運輸企業(yè)提供監(jiān)控、調度等服務(按輛·噸收費);
e. 為貨主提供貨物跟蹤服務(按噸·公里或按噸·小時收費);
f. 廣告收入。
(注:貨源信息發(fā)布及車源信息查詢不收費。)
2. 生態(tài)效益和社會效益
降低油耗、節(jié)省運輸工具、減少交通壓力、減少環(huán)境污染、提高交通運輸的安全性。
七、投入
建設該平臺所需的主要投資如下:
● 軟件:
(1)系統軟件:操作系統、數據庫軟件等;
(2)應用系統平臺:是一個由貨運治理軟件、呼叫中心操作軟件、GIS軟件、GPS軟件等相互結合的綜合應用軟件系統;
● 硬件:
(1)電腦及網絡設備、電源設備等;
(2)通訊設備:主要是與GSM網連接的專線、交換機或通訊服務器等;
· 電子地圖;
· 其它(如廣告費)。 (完)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