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探花免费观看_亚洲丰满少妇自慰呻吟_97日韩有码在线_资源在线日韩欧美_一区二区精品毛片,辰东完美世界有声小说,欢乐颂第一季,yy玄幻小说排行榜完本

首頁 > 學院 > 網絡通信 > 正文

以太網技術和業務的標準化現狀

2019-11-04 20:49:01
字體:
來源:轉載
供稿:網友

  摘要:國際上許多標準化組織都在對以太網技術和業務進行標準化。介紹了ITU-T、IETF、MEF和IEEE等幾個主要的標準化組織在以太網標準方面的進展情況,使讀者對以太網的標準化現狀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
  
  要害詞:以太網,業務,標準
  
  以太網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包括良好的標準化、互通性、經濟性和易用性。如今,人們試圖將以太網擴展到城域網甚至廣域網,采用與ip一致的以太網幀結構,實現不同網絡之間的無縫連接,而且中間不需要任何格式轉換,形成從局域網、接入網、城域網到廣域網一致的以太網結構。
  
  雖然以太網有諸多的優點,但是要使其成為真正的電信級技術以替代傳統的幀中繼和ATM,還需克服自身的局限性,如:缺乏端到端的QoS保證 網絡故障恢復較慢 缺少業務性能監視和OAM能力,可擴展性差等。
  
  以太網既可以作為一種傳送和承載技術,也可以作為一種業務提供給用戶。許多網絡技術都可以支持以太網業務,如SDH、ATM、WDM和IP/MPLS等。目前,關于以太網業務還沒有統一的標準,各個標準組織和廠商提出了各種各樣的以太網業務,如EPL、EVPL、VPWS、VPLS、ELSAN和TLS等等。標準的不統一對以太網業務的應用和推廣都很不利,因為這使得運營商、設備廠商和網絡用戶對不同的以太網業務有不同的理解。針對這種情況,本文將比較全面地介紹國際上主要標準組織,包括ITU-T、IETF、MEF和IEEE,關于以太網業務和技術的標準化現狀。
  
  一、ITU-T標準現狀
  ITU-T是國際上最重要的電信行業標準化組織,國際上大的運營商和設備制造商都非常重視ITU-T的標準。ITU-T主要關注運營商網絡的體系結構,因此其關于以太網技術和業務的標準重點是規范如何在不同的傳送網上承載以太網幀,包括SDH、OTN、ATM和MPLS等。ITU-T與以太網相關的標準主要由SG15和SG13研究組負責制訂。
  
  ITU-T SG15 WP3工作組負責制訂傳送網承載以太網的標準,目前正在制訂的標準包括:
  
  (1)以太網層網絡體系結構G.8010
  
  G.8010基于IEEE 802.1D、 802.1Q、 802.3 和802.1ad標準,使用G.805和G.809定義的建模方法描述以太網的功能結構。其中描述的以太網功能結構從網絡角度出發,包括以太網分層結構、客戶特性信息、客戶層/服務層關聯、網絡拓撲和分層網絡功能等。通過這種功能結構提供以太網信號的傳輸、復用、路由、監視、性能評價和網絡生存性。該建議不包含以太網使用的服務層網絡功能結構,這些功能結構在其它的建議或IETF標準中定義。基本的以太網分層結構包括以太網MAC層網絡(面向無連接)和以太網PHY層網絡(面向連接)。
  
  (2)以太網業務框架G.8011
  
  該建議定義了一種描述以太網業務的框架,這種框架由網絡結構拓撲和特征屬性構成。該建議定義的以太網業務由G.8010描述的通用層網絡結構支持,與特定的網絡實現技術無關。G.8011從運營商網絡的角度定義了以下幾種類型的以太網業務:
  
  ①以太網專線(EPL):EPL有兩個業務接入點,實現對用戶以太網MAC幀進行點到點的透明傳送。不同用戶不需要共享SDH帶寬,因此具有嚴格的帶寬保障和用戶隔離,不需要采用其它的QoS機制和安全機制。由于是點到點傳送,因此不需要MAC地址學習。
  
  ②以太網虛擬專線(EVPL):EVPL與EPL的主要區別是不同的用戶需要共享SDH帶寬因此需要使用VLAN ID或其它機制來區分不同用戶的數據。假如需要對不同用戶提供不同的服務質量,則需要采用相應的QoS機制。假如配置足夠多的帶寬資源,則EVPL可以提供類似EPL的業務。
  
  ③ 以太網專用LAN(EPLAN):EPLAN至少具有兩個業務接入點。不同用戶不需要共享SDH帶寬,因此具有嚴格的帶寬保障和用戶隔離,不需要采用其它的QoS機制和安全機制。由于具有多個節點,因此需要基于MAC地址進行數據轉發并進行MAC地址學習。
  
  ④以太網虛擬專用LAN(EVPLAN):EVPLAN與EPLAN的主要區別是不同的用戶需要共享SDH帶寬。因此需要使用VLAN ID或其它機制來區分不同用戶的數據。假如需要對不同用戶提供不同的服務質量,則需要采用相應的QoS機制。
  
  (3)傳送網承載以太網的體系結構G.8012.x
  
  這一系列建議定義通過傳送網連接兩個或多個以太網接口,提供各種以太網業務的功能結構。承載以太網業務的傳送網可以是SDH、ATM、PDH、MPLS或OTN等。G.8012.1定義以太網專線業務,計劃在2004年4月的ITU-T SG15會議上通過。其它的業務類型將在后續的建議中定義。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加快建議的制訂進程。
  
  (4)以太網傳送網設備功能塊特性G.eequ
  
  該建議定義用于支持以太網業務的傳送網設備的功能需求。以太網傳送網設備需要支持G.8012.x定義的以太網傳送業務和UNI/NNI接口,滿足G.8010定義的以太網層網絡體系結構,以及Y.17ethperf和Y.17ethoam定義的以太網傳送性能監視和OAM能力等。該建議與關于SDH設備功能塊特性的G.783建議相類似。
  
  (5) 以太網業務復用G.ESM
  
  該建議定義在傳送網上進行以太網業務復用的功能和結構,稱為XYZ層。利用不同方式的業務提供商(SP)封裝,在運營商的網絡中至少有4種方法可以進行以太網業務的復用和交換:使用SP以太網(MAC-in-MAC)進行MAC交換;使用SP橋接(Q-in-Q)進行鏈路復用;使用GFP的擴展頭提供運營商地址和流標簽;使用各種MPLS解決方案(MPLS L2 VPN和PWE3等)。目前該建議的具體內容還在討論之中。
  
  (6)多承載和多運營商環境中的業務治理結構G.asm
  
  該建議最初是想定義端到端的SDH承載以太網業務的治理,目前其范圍擴展到了對客戶專線業務(CPLS)治理結構的定義。CPLS可以是傳統的SDH和PDH專線,也可以是以太網專線。該建議還定義用于完成治理任務的治理參數、格式和協議等。
  
  (7)MPLS層網絡結構G.mta
  
  該建議使用G.805描述的建模方法描述MPLS網絡的功能結構。MPLS網絡功能從網絡角度出發,包括MPLS網絡分層結構、客戶特征信息、客戶層/服務層關聯、網絡拓撲和分層網絡功能等。通過這種功能結構提供MPLS信號的傳輸、復用、路由、監視、性能評價和網絡生存性。
  
  ITU-T SG13 WP3主要研究以太網的性能和流量治理,目前主要關注的是以太網OAM。已經和正在制訂的標準包括:
  
  (1)以太網OAM需求Y.1730
  
  該建議提供用于以太網用戶平面OAM功能的動機和需求。其范圍包括點到點和多點到多點以太網連接的OAM功能需求,連接類型可以是專用和共享兩種方式。該建議不涉及OAM的行政治理方面。
  
  (2)以太網OAM機制Y.17ethoam
  
  該建議是Y.1730提出的以太網OAM需求的一個具體實現方法。以太網OAM機制包括故障治理(如環回、連接監視、通道蹤跡和AIS/RDI等)、性能測量和發現。該建議還定義了用于以太網OAM的以太網幀格式。
  
  二、IETF標準現狀
  在以太網標準方面,IETF主要研究如何在分組網絡(如IP/MPLS)中提供以太網業務。與以太網標準相關的工作組主要是端到端虛擬線模擬(PWE3:Pseduo Wire Emulation Edge-to-Edge)工作組和L2VPN工作組。
  
  1.PWE3
  
  PWE3是一種在分組交換網絡(PSN)上模擬各種點到點業務的機制,被模擬的業務可以是TDM專線、ATM、FR或以太網等。PWE3利用PSN上的隧道機制來模擬一種業務的必要屬性,這里的隧道稱為虛擬線(PW)。采用PWE3機制,運營商可以將所有的傳送業務轉移到一個融合的網絡(如IP/MPLS)之中。從用戶的角度來看,可以認為PWE3模擬的虛擬線是一種專用的鏈路或電路。PWE3將是提供許多以太網業務的基本構成元素,如各種L2 VPN和傳送網承載的以太網業務。但是PSN在QoS方面的某些不足(如時延和抖動)可能使得一些應用無法在虛擬線上承載。
  
  IETF PWE3工作組目前正在制訂業務封裝和業務模擬的標準。PWE3協議側重于特定業務的端到端模擬和維護,而不是規范隧道的創建和放置。PWE3封裝使用的隧道技術包括IP、L2 TP或MPLS,并對這些PSN使用相同的技術規范。
  
  PWE3對于運營商的重要意義在于能夠在統一的IP/MPLS網上承載PPP/HDLC、FR、ATM和以太網等各種業務;突破了傳統以太網4096個VLAN數量的限制;可以實現與其它封裝方法的共存,實現不同業務的互連互通。由于虛擬線技術不僅限于用來提供以太網業務,因此與只針對以太網業務的L2 VPLS相比,它將有更為廣泛的應用前景。
  
  2. L2 VPN
  
  L2 VPN工作組負責制訂由運營商提供的L2 VPN實施方案。L2 VPN工作組并不制訂新的協議,而是對現有的協議提出功能需求。例如該工作組不會制訂新的封裝機制,而是使用PWE3工作組制訂的封裝協議。L2 VPN工作組目前正在制訂以下標準:
  
  ①虛擬專線業務 VPWS:在IP/MPLS網上提供L2點到點連接業務,如PPP/HDLC、FR、ATM和以太網業務等。該標準主要基于聞名的Martini草案。
  
  ②虛擬專用LAN業務(VPLS):在IP/MPLS網上模擬LAN業務,在廣域網范圍實現以太網設備的互聯。VPLS可以通過MPLS或VLAN堆疊(Q-in-Q)來實現。從用戶的角度來看,VPLS使得運營商的網絡看起來類似一個VLAN。一個VPLS具有特定的SLA,保護屬性和可用性屬性,MAC地址學習能力和數據轉發能力。VPLS的應用可能會對傳統的FR和ATM業務產生影響。
  
  ③只支持IP的L2 VPN:在IP/MPLS網上提供只支持IP的L2 VPN業務,實現IP設備的互聯。用戶的IP設備可以看作是連接到一個LAN,或是一個點到點的電路。
  
  三、MEF標準現狀
  為了使以太網標準符合運營商的要求,在2001年6月成立了作為工業實體的城域以太網論壇(MEF)。MEF的目的是保證各種已應用


發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發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权县| 丰县| 巴里| 大宁县| 永吉县| 刚察县| 巨野县| 台湾省| 裕民县| 灵石县| 莎车县| 临颍县| 峡江县| 沙田区| 千阳县| 雷波县| 蒲城县| 朝阳区| 唐山市| 嘉荫县| 延吉市| 丰宁| 金沙县| 米易县| 井冈山市| 泽库县| 特克斯县| 开平市| 浮梁县| 奉节县| 建瓯市| 犍为县| 阿鲁科尔沁旗| 德清县| 涞水县| 兴安县| 托克逊县| 建宁县| 沾益县| 湘潭县|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