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探花免费观看_亚洲丰满少妇自慰呻吟_97日韩有码在线_资源在线日韩欧美_一区二区精品毛片,辰东完美世界有声小说,欢乐颂第一季,yy玄幻小说排行榜完本

首頁 > 學院 > 網絡通信 > 正文

2004年智能網最新發展及趨勢

2019-11-04 20:20:06
字體:
來源:轉載
供稿:網友

信息產業部電信研究院通信標準研究所  張雪麗

    智能網由于其業務控制與呼叫控制相分離的特點為電路交換網絡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業務,打破了由傳統交換機分散提供業務的局面,通過集中的業務控制點和業務治理點,快速、靈活、方便地部署新業務和維護業務。無論是在PSTN、CDMA網還是GSM網絡中,智能網都是目前最重要的業務平臺。

    一、2004年智能網最新發展

    智能網經歷了幾年的大發展之后,已經非常成熟并穩定。中國電信、中國網通、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中國鐵通等各大運營商都已經建成了覆蓋全國的骨干網,在全國范圍內為用戶提供各類智能業務。另外,各本地運營商也紛紛建設了本地智能網,為用戶提供各類本地業務。目前,固定網主要采用智能網CS-1階段的技術,GSM智能網采用CAMEL2技術,而CDMA智能網采用WINPHASE1階段的技術,其主要的業務形式體現在為個人用戶提供電話卡、預付費業務,為集團用戶提供VPN業務。隨著智能網技術的日趨成熟,ITU、3GPP以及3GPP2等國際標準組織對智能網的研究比重也在逐漸減少或者停止,固定智能網在形成了CS-1、CS-2和CS-3三個階段的結構、協議等系列規范后,目前發展到CS-4階段,但CS-4只有少數幾個建議草案,并由于很長時間沒有文稿輸入而終止研究。GSM智能網目前已經完成CAMEL1、CAMEL2和CAMEL3階段系列建議,正在制定CAMEL4相關的建議,而CDMA智能網繼WINPhase1、Phase2和Phase3后,將會根據業務的需要繼續其他階段的研究。

    從我國智能網的應用情況來看,2004年間智能網的發展主要集中在業務拓展、網絡升級優化以及互聯互通等方面。

    1.業務拓展

    智能網除了提供卡類、預付費類、VPN類主要業務以外,作為一種靈活的業務平臺,還可以提供很多其他業務。2004年獲得迅猛發展的移動網彩鈴業務就是智能網一個很好的應用。另外還有一號通業務、不同運營商之間呼叫的發端入網等都可以用智能網來實現??梢哉f,智能網為業務提供和業務拓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業務平臺,通過這個平臺,可以根據市場需求繼續為用戶提供各種各樣的新業務和業務特征。

    2.網絡升級優化

    一個完整的智能網建成并提供業務之后,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保持穩定,但仍會隨著業務和技術的發展進一步升級或優化。2004年隨著3G試驗在國內如火如荼的開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動了智能網的發展。運營商結合自身的網絡狀況,積極地進行CAMEL3技術研究、測試和部署工作。另外,固定本地網的智能化工作也是2004年的一個重要內容,由于交換機升級、退役以及業務需求的提高,在各個本地網中SSP的位置進一步下移到端局,方便了業務觸發,真正體現智能網提供業務的優勢。

    3.互聯互通

    2004年智能網發展的另外一個內容是與軟交換網絡的互聯互通。眾所周知,以軟交換為雛形的下一代網絡是2004年通信行業討論和研究的熱點,智能網如何與軟交換網絡互通成為研究和試驗的重要內容。從目前的技術發展和業務成熟性來看,有兩種不同的互通方式,即軟交換提供智能網的SSF功能訪問傳統智能網的SCP和傳統智能網中的SSP訪問軟交換網絡中的應用服務器。前者通過智能網SCP為軟交換用戶提供各種智能業務,SCP仍然作為軟交換網絡中的重要業務平臺,為IAD、Sip等用戶提供智能業務,而后者則是智能網SSP下面的用戶獲得軟交換網絡中的服務,業務平臺則是應用服務器。實際上,軟交換網絡體系結構在業務層面同樣采用了智能網的概念,即呼叫控制和業務控制相分離,軟交換設備類似于智能網中的SSP,而應用服務器設備類似于智能網中的SCP。

    二、智能網發展趨勢

    縱觀智能網幾十年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到智能網呈現出如下的發展趨勢。

    1.智能業務平臺到智能網系統的演進

    智能網的概念起源于20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的被叫集中付費(800)業務,并取得了很好的發展,800業務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成為客戶服務的代名詞,很多企業采用一個與企業名稱相關的800號碼作為客戶服務手段,客戶也習慣于撥打800免費號碼獲得企業的服務。這種廣泛使用的被叫集中付費業務不僅僅使用800做號碼前綴,還包括其它很多前綴,例如888、877、866、855等。這種被叫集中付費業務就是通過智能業務平臺來提供的。智能業務平臺綜合了業務交換功能(SSF)和業務控制功能(SCF),網絡通過特定的號碼前綴識別出智能網呼叫后,將呼叫送到智能業務平臺,由智能業務平臺根據800用戶數據進行下一步處理。

    這種智能業務平臺最大的特點就是集呼叫接續和業務處理于一身,其優點是節約成本,部署業務方便靈活,適合開放本地業務,缺點是平臺既要接續呼叫又要處理業務邏輯,處理能力有一定的限制,同時假如用戶漫游到外地,則需要不同平臺之間的互聯,因此不適合提供全國性的業務。

    我國最開始提供的200電話卡等業務就是通過智能平臺來實現的,所有的本地交換機收到200號碼后就將此呼叫選路到200平臺,由平臺通過對此呼叫進行翻譯、與用戶的交互等動作后,再由平臺將此呼叫接續到相應的目的地,從而完成該呼叫。這種業務初期獲得了很好的發展,解決了用戶撥打長途等問題,但隨著而來的就是用戶漫游后不能使用的問題,迫切需要平臺之間的聯網。平臺聯網后雖然解決了用戶漫游的問題,但又出現了平臺之間無法結算而帶來的異地低價傾銷等問題,智能平臺提供全國業務的弊端日益暴露出來。

    隨后智能平臺逐漸演變為采用標準智能網應用規程(INAP)的智能網系統,開放了SCF和SSF之間的接口。智能網在1992年由ITU-T13組進行標準化,明確了由業務交換點(SSP)、業務控制點(SCP)、業務治理點(SMP)、業務生成環境點(SCEP)、智能外設(IP)所構成的體系結構,并定義了業務能力、總功能平面、分布功能平面、物力平面、各物理實體與功能實體之間的映射、實體之間的接口規程等。在智能網的體系結構中,業務生成環境點(SCEP)完成智能網業務的生成和加載、業務交換點(SSP)完成業務的觸發、業務控制點(SCP)完成業務控制、業務治理點(SMP)和業務治理接入點(SMAP)完成業務治理,而業務數據點(SDP)、智能外設(IP)則輔助完成業務的執行,如提供業務數據、用戶數據,提供放音收號等專用資源功能。通過這種集中的業務控制、集中的業務數據和集中的業務治理和業務生成,智能網成為一個能夠靈活方便地生成新業務和引入新業務的體系結構,廣泛地為PSTN/ISDN、GSM、CDMA、IP等網絡的用戶提供各種各樣的智能業務。


    2.疊加網到目標網的演進

    智能網不是一個獨立的網絡,它是構架在基礎網絡上并為之提供服務的一套體系結構,業務交換點(SSP)作為基礎網絡與智能網系統之間的接口,完成智能業務的觸發,在網絡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由于SSP位置不同,智能網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疊加網和目標網兩個不同的階段。

    用戶要獲得智能業務,首先需要網絡識別出這是一個智能呼叫,需要智能業務處理,因此SSP離用戶越近,智能業務觸發越方便。但在智能網建設的初期,由于交換機制式以及投資成本等因素的影響,并不是所有的端局交換機都升級為SSP,而是首先在長途局、匯接局等位置將交換機升級為SSP,完成智能業務的集中觸發。這種網絡結構勢必會限制業務的觸發方式,只有使用特定的接入碼,網絡上的交換機才能識別出智能呼叫并送到SSP進行觸發。目前的PSTN網絡由于網絡歷史長、網絡規模大、交換機制式多,大都采用這種疊加網的結構。這種基于局而不是基于用戶的觸發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智能網業務的發展。只有SSP的位置逐漸下移到端局后,才能充分使用智能網的各種觸發方式,業務提供才會靈活,業務種類才會豐富。

    我國的GSM和CDMA移動網由于其網絡歷史短,目前基本都采用目標網結構,即全網所有的交換機都是SSP,但在智能網網絡建設的初期,也經歷了從疊加網到目標網的演進過程,尤其是GSM網,初期在匯接位置設置獨立SSP通過特定號碼段來完成業務觸發,但相對于固定網來說,從疊加網向目標網演進的過程要短一些。而CDMA智能網則在2001年建網初期就直接采用了目標網結構。這種目標網的結構,為業務觸發提供了靈活的手段,可以真正體現智能網提供業務的優勢。

    3.業務綜合化

    PSTN、GSM和CDMA網絡分別部署的智能網所針對的群體都是本網用戶,各網絡相互獨立,業務之間不發生關聯,因此,很難對所有用戶提供綜合業務。隨著業務種類的不斷豐富和用戶規模的持續增長,用戶對綜合業務的需求不斷增加,智能網逐漸向著綜合化的方向發展,綜合智能網的概念和技術應運而生。

    綜合智能網所實現的是業務控制和業務治理層面的綜合,即引入綜合業務控制點(ISCP)和綜合業務治理點(ISMP)。ISCP同時支持INAP、CAP、WINMAP和RADIUS協議,分別與各個網絡的SSP設備互通,跨PSTN、GSM、CDMA和數據網提供業務,使得多種網絡中的用戶可以共用一個業務平臺,同時滿足用戶在各個網絡的業務需求,并對業務進行綜合治理。比較典型的業務是統一賬號和綜合VPN業務。

    統一賬號業務是指用戶可以使用CDMA或GSM手機撥打接聽電話,也可以使用固定長途業務、IP電話業務和撥號上網業務。用戶使用這些業務所發生的費用都從一個統一的賬號下扣除,并且用戶可以通過充值卡或銀行卡等方式對這個賬號進行統一充值、統一付費,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用戶的使用。

    VPN業務是一個利用公用網的資源提供虛擬專用網的業務。綜合VPN業務是在綜合智能平臺上開放的VPN業務,是利用綜合智能業務平臺和原有的CDMA網、固定網和GSM網的SSP資源,向某些企業、集團等提供一個邏輯上的專用網,以供這些企業、集團在該專用網內向CDMA用戶、GSM用戶、PSTN用戶開放業務。VPN集團的成員可包括固定網用戶、GSM用戶、CDMA用戶,這是與原來各個單網VPN的最大區別。

    4.功能分布化

    智能網是為了實現業務的集中控制而產生的,但隨著業務和技術的發展,智能網的業務控制功能逐漸呈現出分布化的趨勢,即除了SCP集中業務控制以外,智能外設(IP)也提供一部分業務控制功能,以便減少實體之間的信令交互,更好地提高網絡效率。比較典型的就是智能網CS-2的腳本控制功能。

    傳統的IP設備只是在SCP的控制下完成簡單的放音撥號、語音合成等功能,整個智能業務的呼叫控制仍由SCP來完成。而到了智能網CS-2階段,SCP將一部分業務控制功能下放到IP設備,當一個智能呼叫由SSP上報到SCP時,SCP會根據業務屬性及用戶需求,調用IP中特定的腳本,把部分控制權移交給IP。IP執行完相應的腳本后,將腳本執行結果回送給SCP,結束業務腳本的調用。通過IP上的腳本控制功能,減少了SCP與IP之間的信令交互,降低了網絡負荷,業務的服務效率和網絡資源利用率都得到了提高。

    這種腳本控制功能還是在SCP的控制下完成的,智能外設的另外一個發展方向是脫離SCP的控制,作為一個獨立的控制設備提供另外一些應用,如傳真、會議橋、話務員坐席等。

    5.接口開放化

    接口開放化是智能網的另外一個發展趨勢,通過開放的接口來支持第三方業務和應用。智能網與Internet結合提供點擊撥號、點擊傳真等PINT業務為Internet內容提供商提供了開放接口,滿足從Internet側觸發的業務需求,豐富了PSTN網絡提供的業務種類。同時,可以充分利用Internet豐富的信息內容,利用IT業眾多的業務開發人員和現有的Web技術,方便、獨立地開發出更多的智能業務。

    IP作為新的智能網業務開展的核心,可以提供諸如Vxml等開放接口,支持第三方開發的業務。各類業務提供商(SP)可以獨立地開發業務腳本,并根據需要加載在IP上。隨著各類基于內容服務、信息服務增值業務的出現,IP提供開放接口,還可以完成諸如音樂下載、信息查詢等功能。

    三、結束語

    智能網是一個能夠快速靈活地提供、生成和治理新業務的體系。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智能網作為一種非常成熟的技術,已經成為電路交換網中提供增值業務的重要平臺。隨著網路的演進,智能網作為一個體系和概念,仍將會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發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發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平县| 平果县| 兰西县| 西丰县| 金山区| 平武县| 马公市| 许昌市| 鹿泉市| 偏关县| 政和县| 招远市| 樟树市| 黎城县| 延安市| 礼泉县| 茂名市| 淳安县| 曲水县| 昌平区| 丹棱县| 平乐县| 西贡区| 阿尔山市| 兰溪市| 太湖县| 老河口市| 莲花县| 青铜峡市| 临夏市| 北京市| 治多县| 洞口县| 望奎县| 佛冈县| 沁水县| 将乐县| 井冈山市| 井冈山市| 红安县| 扶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