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研究院通信標準研究所 劉述
下一代互聯網的協議早已制定,可是距離實際的應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主要是因為,一方面現在的互聯網上應用十分豐富,投入到一個新的網絡中,重新開始無疑是非常艱難的;另一方面下一代互聯網上業務還沒有完全成熟,在下一代互聯網的環境中進行業務的部署還需要在實踐中探素。可是,互聯網上地址空間日漸匱乏,最終將阻礙互聯網的發展,過渡到下一代互聯網是發展的必然,我國在下一代互聯網的實踐中處于較為領先的地位。下面對國外與我國下一代互聯網試驗網進行簡要的介紹。
一.國外下一代互聯網試驗網的狀況
自1996年10月,美國34所大學和相關組織的代表提出下一代互聯網(主要指基于ipv6的網絡)的研究計劃以來,世界各國紛紛制定相應的計劃、投入相應的經費進行下一代互聯網相關技術和應用的研究工作。
IPv6試驗網在IPv6的研究和發展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它不僅為廠商和網絡設計師提供一個大范圍的實驗平臺來測試軟件、網絡配置、設計并且熟悉和理解IPv6協議,而且還有力地推動著下一代互聯網(NGI)的發展。
二.全球性的試驗網6BONE
6bone是世界上成立最早也是迄今規模最大的全球范圍的IPv6示范網,1996年8月由IETF組織創建。到2002年,6bone的規模已經擴展到包括中國在內的57個國家和地區,連接了近千個站點,成為IPv6研究者、開發者和實踐者的主要平臺。
6bone被設計成全球性層次化的IPv6網絡,它包含偽頂級(1級)穿越服務提供商,偽二級(2級)穿越服務提供商和偽站點級組織。偽頂級提供商是全世界互連的組織。頂級提供商使用BGP4的IPv6擴展協議相互通信。二級提供商同樣使用BGP4連接到本地的頂級提供商,站點級組織連接到二級提供商。站點級組織可以使用靜態路由或者BGP4連接到二級提供商。6bone并不是一個獨立于IPv4互聯網的物理網絡,而是利用隧道技術將各個國家和地區組織維護的IPv6網絡通過運行在IPv4上的Internet連接在一起。目前6Bone網絡正致力于向實現非隧道的IPv6本地化移植。
最初,6bone側重于測試IPv6協議及應用,現在該實驗網的實驗重點已經轉移到IPv4向IPv6的過渡和運營模式等方面的研究。6bone的運營采用基于RFC2471(IPv6 測試地址分配)定義的原則。
三.歐洲下一代互聯網試驗網
2000年1月,由歐盟第5框架創建的6INIT試驗網的創建的目標是促進歐洲IPv6網的多媒體和安全的服務。6INIT包括12 個合作機構(BT 、Berkom 、6WIND、EriCSSon、Telebit、Telscom、Telia、Netmedia、Intracom、UoS 等)。
6INIT的外部IPv6網絡通過TelebitTBC2000 連接,內部的單播和組播路由在FreeBSD 3.5 PC路由器上實現。而主機采用基于linux、windows 2000、Solaris 8、FreeBSD3.5 的IPv6 客戶端。
目前,試驗床中已開發了Mobile IPv6、SIP for VoIP 、IPv6 QoS/VPN (IPsec )、IPfw 過濾、KAME PIM-SM for multicast 等應用,且該試驗床已經實施了一些核心服務,如IPv6 防火墻 (FreeBSD IP過濾器)、E-mail(sendmail, fetchmail)和Web(Mozilla, MS IE5, Apache)等應用 。
2002年1月歐洲同時啟動了兩個為期3年的IPv6研究和實施計劃:6NET和Euro6IX試驗網。在6NET計劃中,將至少有11個國家級的研究和教育網絡在速率高達2.5Gbit/s的鏈路上建立純IPv6網絡。建立6NET網的目的是為了引入、測試新的IPv6服務和應用程序;測試將IPv6網絡和現有IPv4體系結構綜合在一起的過渡策略;對IPv6網絡下的地址的分配、路由和DNS操作進行評估;促進IPv6技術的快速發展。
四.日韓下一代互聯網試驗網
2000年9月日本政府把IPv6技術的確立、普及與國際貢獻作為政府的基本政策公布;11月將現有網絡推進過渡到IPv6網絡作為“IT基本戰略“中的重點政策“超高速網絡建設和競爭政策”的具體目標。2001年3月在《e-Japan重點計劃》中,明確設定在2005年完成互聯網向IPv6的過渡,投巨資支持IPv6,全面部署實施IPv6的網絡環境。日本政府為了發揮官產學研組織的作用,早在1988年成立的互聯網及廣域IP網的產學研聯合研究開發組織WIDE,且該組織發展成一個國際性IPv6研究組織。2001年在日本政府的支持下,又成立了另一個官產學研組織-IPv6普及及高度化推進協會(IPv6 PRomotion Councilof Japan),旨在推動IPv6的產業化形成。日本政府還專款投入、重點支持了一些項目,包括下一代網絡標準IPv6的制定:互聯網信息家電(信息家電IPv6化)的研究開發;建立日本千兆比網(JGN)。
韓國制定的IPv6的演進進程,共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2001年前)建立IPv6試驗網,開展驗證、運行和宣傳工作;第二階段(2002-2005)建立了IPv6島,與現有IPv4大網互通,在IMT2000上提供IPv6服務;第三階段(2006-2010年)建立IPv6大網,原IPv4大網退化為IPv4島,與IPv6大網互通,提供有線和無線的IPv6商用服務;第四階段(2011年-)演變成一個單純完整的IPv6網。
目前,韓國電信IPv6試驗網其路由器設置為IPv6/IPv4雙棧,同時使用IPv6DNS,其服務主要是基于BGP4 的網絡交換服務,負責聯接到4 個外部網絡(如6TAP )。
五.美國的下一代互聯網試驗網
從1996年起,美國開始了下一代互聯網研究與建設。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設立了“下一代Internet”研究計劃NGI,支持大學和科研單位建立高速網絡試驗床vBNS(Very High Speed Backbone Network Service),進行高速計算機網絡及其應用的研究。1998年美國100多所大學聯合成立UCAID(University Corporation for Advanced Internet Development),從事Internet2研究計劃。UCAID建設了另一個獨立的高速網絡試驗床Abilene,并于1999年1月開始提供服務。
MCI WorldCom于1995年與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合作開發了VBNS+業務,自1997年開始提供IPv6隧道,1998年推出本地IPv6(nativeIPv6),1999年開始提供產品的ARINIPv6網絡地址。VBNS+提供的是一種半商務性的業務。
2003年10月,包括思科、3Com等在內的數家技術巨頭公布推出了北美最大的、基于新型Internet地址系統的網絡“MoonV6”。
基于IPv6的下一代Internet技術的“MoonV6”網絡,是北美IPv6非凡工作組(NAv6TF),新罕布什爾大學互操作實驗室(UNH-IOL),JointInterOperabilityTestingCommand,美國國防部的一些機構和Internet2合作完成的重要成果。
六.我國下一代互聯網試驗網
我國目前已經建成了若干基于IPv6技術的試驗床及實驗網絡。
1998年,清華大學依托CERNET,建設了中國第一個IPv6試驗床。1999年,CERNET在國內教育網范圍內組建了IPv6試驗床,八大地區網絡中心全部加入,CERNET在試驗床的pTLA(pseudoTopLevel Aggregation)地址范圍內開始分配地址,同時進行了有關IPv6各種特性的研究與開發。2000年底,在國家自然基金委的支持下,“中國高速互聯研究實驗網絡(NSFCnet)”項目啟動,建設了我國第一個地區性下一代互聯網試驗網絡。2001年該項目通過鑒定驗收,下一代互聯網研究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與此同時,國家“863計劃”資助了CAINONET項目,依托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由清華大學等單位建設和運行的大規模IPv6實驗網絡。
“十五”期間,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計劃均設立了大量相關的基礎研究項目和要害技術開發項目。尤其是在國家計委的支持下,以“下一代互聯網中日IPv6合作項目”為先導,開始了中國下一代互聯網的工業性示范工程時代,該合作項目完成后,使用CERNET光纖傳輸資源,建成連接清華大學、華南理工、上海交大3家單位的廣域高速IPv6試驗網。同時,主干網與中日IPv6試驗網國際線路互聯,建成如圖1所示的總體網絡環境,為開展IPv6網絡要害技術研究提供網絡基礎和實驗環境。

圖1 中日下一代互聯網中日IPv6合作項目示意
2002年8月國務院正式啟動了“中國下一代互聯網示范工程(CNGI)”。根據CNGI的規劃,我國將在2005年底建成一個覆蓋全國的IPv6網絡,成為世界上最大的IPv6網絡之一。
CNGI項目在建設過程中綜合了運營商、設備制造商和科研機構等多方面的力量,使得它不單純是一個科研性質的實驗網,更是一個面向商用的示范性網絡。CNGI不僅是對IPv6網絡技術和組網方案的一種實驗和檢驗,而且需要對使用IPv6的新互聯網上的業務模式和運用模式進行進一步的探討和嘗試,這種面向商用的建網思路是CNGI有別于一般小規模實驗網絡的意義所在。CNGI項目的最終成果絕不僅僅是一個新技術研究性質的試驗網,“推動基于下一代互聯網的新技術產業化發展,建成一個新技術研發、試驗、推廣、盈利的良性循環網絡”才是它的最終目標。
CNGI項目2002年3月完成了“中國下一代互聯網示范工程CNGI實施方案建議”,同年8月國務院批復同意國家發改委“關于推動我國下一代互聯網發展有關工作的請示”,正式啟動“中國下一代互聯網示范工程CNGI”。這一項目的實施不僅涉及資金巨大,更重要的是它表明我國政府對以IPv6為基礎的下一代網絡建設的高度重視與大力支持。根據CNGI的規劃,我國將在2005年底建成一個覆蓋全國的IPv6網絡,成為世界上最大的IPv6網絡之一。通過大規模IPv6網絡建設的部署實施及商用探索,在未來的幾年內,我國將成為以IPv6為基礎的下一代網絡領域的領先國家。
CNGI的主要研究內容包括以下三部分:
1)建設下一代互聯網示范網絡,包括:核心網(含城域網)建設;駐地網(CPN)建設;國際聯網和交換中心;
2)網絡技術的開發試驗和重大應用示范,包括:網絡要害技術開發試驗;網絡中間件技術開發試驗;重大網絡應用示范;
3)要害設備和軟件開發及推廣應用,包括:要害軟、硬件網絡設備產業化;重大應用產業化。
目前,世界范圍內對于下一代互聯網還在進行學術層面的探索時,我國政府提出的CNGI項目無疑是十分高瞻遠矚的,CNGI的建成不僅可以繼續學術上的研究,還把設備制造商、運營商、各大科研院所結合在一起,構成一個完整的支撐體系,向用戶提供基于下一代互聯網的各類業務。應該說CNGI項目會是我國IT產業更上一個臺階的新契機。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