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寬帶ip網絡傳輸視頻節目的IPTV(網絡電視),在近兩年受到了電信運營商的普遍重視,去年中國電信與上海文廣、長虹的合作,中國網通與北京網視的合作以及中國網通寬帶門戶網站“天天在線”的電視頻道化經營運作,都向業界傳遞著一個強烈的信號,運營商正在摸索一條道路,將互聯網的網絡優勢與包括廣播、電視、電影等在內的音視頻內容相結合,推動寬帶網絡的發展。
然而作為一個新興的產業,IPTV產業的發展不可避免地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更主要的是IPTV的產業鏈超出了電信運營商以前所涉及到的范圍,也超出了廣電企業所涉及的范圍,IPTV產業鏈前所未有的復雜。那么運營商在這個產業鏈中發揮什么作用?如何發揮作用?其市場機遇又在哪里呢?
運營商可能被“卡位”
雖然IPTV興起之初是運營商為了豐富寬帶內容,尋找要害應用而開展起來的,但要想將IPTV做大成為一個產業,帶來更豐厚的收益,還要解決很多問題。
廣電領域資深研究人員王朋進認為,其中的問題首先來自于體制的局限,IPTV的物理載體寬帶網絡屬于運營商,由信息產業部進行行業治理;IPTV中傳送的音視頻內容則是由廣電部門治理,并且由廣電領域中的企業進行視頻產品的制作與發行,同時廣電部門還治理著有線電視網絡,并正在通過該網絡推廣數字電視,以期實現有線電視內容與網絡的增值,而IPTV的出現從客觀上看將會對數字電視的推廣形成沖擊,因此治理部門很可能會對運營商的IPTV服務加以限制。他認為,IPTV要想求得大的發展,打破由于體制帶來的熟悉上的局限是前提。
近期,數家媒體就國家廣電總局欲發放IPTV牌照一事進行了報道。在2004年10月11日國家廣電總局頒布生效的《互聯網等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治理辦法》中有規定,電信企業只能開展PC端的IPTV業務,限制經營“機頂盒+電視機”的IPTV業務,而擁有廣電行業背景的機構則不受這樣的限制。
這一治理辦法意味著運營商還不能將3億戶電視用戶算做IPTV近期的潛在用戶。因此從現實情況來看,運營商欲發展IPTV,首先要立足在寬帶網絡和擁有互聯網終端的用戶上。
立足發展寬帶用戶
中國網通研究院副院長唐燕雄認為,2004年IPTV已顯山露水,但業務模式以點播為主,規模還很有限,視頻質量也不盡人意。為適應IPTV等寬帶應用的要求,ADSL提速將成為2005年寬帶接入發展的主旋律。目前的ADSL接入速率絕大部分是限定在512k,1M速率的ADSL業務開始在局部地區推廣,而IPTV的發展將需要ADSL提供2M以上的帶寬。
日前,中國網通市場部總經理左風告訴記者,中國網通正在與中國電信協商,兩家共同推動“寬帶城市計劃”,根據該計劃,運營商將在發達城市打造幾個寬帶社區,每一家都實現2M入戶。假如這一計劃進展順利,經過二三年的培育,將在2007年進行全面普及。而這種接入和當初有線電視入戶的方式十分相似,以小區為單位一片一片接入。這種用戶群集中發展的方法,一方面可以解決目前寬帶網絡投入大量成本不斷擴容,ARPU值和用戶滿足度卻下降的矛盾;另一方面又為 IPTV的大規模發展開辟了道路。
IPTV如何贏利
中國電信集團北京研究院副院長趙慧玲認為,視頻通信業務產業價值鏈中的成員可能包括:網絡提供商、視訊設備提供商、視訊服務提供商、行業應用系統提供商、視訊增值服務提供商、視訊用戶等,在該產業鏈中,運營商通常作為網絡提供商和視訊服務提供商出現。
IPTV的贏利模式是盤活整個產業鏈的要害。去年2月成立的“天天在線”寬帶門戶網站可以看作是中國網通在經營寬帶內容,非凡是向IPTV發展的重要一步,該網站模擬電視,對內容進行頻道化設置,分為新聞、娛樂、影視等十多個頻道,擁有由廣電部門頒發的《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天天在線”經過10 多個月的運行后,于今年元旦啟動了收費計劃:將包括影視頻道在內的9個頻道由免費轉為付費,在元旦放假的四天里,天天數千人成為包月用戶。用戶可以選擇 “包月套餐”和“計次付費”兩種形式在線觀看或者下載音視頻內容。套餐根據頻道不同月收費5到10元不等,計次收費每部影片收費1元。
“天天在線”的運營模式被稱做為自營模式,此外還可以出租網絡或者與內容提供商聯手的方式進行經營。
專家認為,IPTV的贏利模式中,運營商要承擔比較大的風險。因此IPTV的收費應比照有線電視,這會導致IPTV的收費較為低廉,而IPTV前期的投入是巨大的,運營商將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面臨IPTV業務虧損的情況。
來源:CCW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