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oS能力仍需提升
在傳統ip網絡中,每個轉發節點對所有的報文同等對待,采用先入先出的策略將報文送到目的地,不能對報文傳送的可靠性、傳輸時延等性能提供任何保證。而在多業務支持的寬帶網絡環境中,不同類型業務對網絡性能要求千差萬別,以客戶為中心,滿足不同層次的業務質量是網絡的一大特征。隨著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各種不同類型的網絡運營者,都需要依靠網絡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一網多能已成為用戶需求方向,與之相對應的是以QoS為核心的多種網絡治理控制技術。
近年來,QoS實現技術的發展非常快,業內所有的電信級設備供給商都能提供不同程度的QoS功能,在三層以太網交換機上QoS也逐步成為了普及性的技術應用,可現實是,距離真正的支持多業務寬帶應用的服務質量還相當遙遠。因為孤立的談論QoS不能徹底解決它需要解決的問題。
用戶需要帶寬的持續提升,需要多種網絡應用都能在一個簡單平臺上運營,需要網絡結構簡化但具備最大可控能力,需要現在的組網架構能夠向下一代網絡平滑過渡,需要隨著整體網絡規模和性能成長,成本能夠不斷降低……然而在現在的以CPU和軟件為軸心的網絡交換架構中這些又都是矛盾的。
網絡環境需要更專注的設備。聯想與合作伙伴共同推出的天工iSpirit68系列高端交換機,構建的以太網環境,實現ATM、 SONET 、SDH等技術所達到的電信級的可靠保證,并且能夠提供比上述技術更為豐富的多業務支持。從而成為聯想網絡為用戶構筑“可信賴的網絡環境”的基礎。
讓Qos助力帶寬資源合理使用
在整機交換結構方面,其共享內存結構,即中心交換矩陣加分布式交換矩陣的方式,實現了無阻塞交換結構,可以避免傳統路由體系在開啟了多種功能后造成的性能惡化。天工iSpirit68 08的交換結構中,所有的功能模塊都帶有獨立的交換矩陣,可以獨立地進行包的處理和轉發工作;CPU負責進行交換資源的分配,處理一些復雜的任務,而針對對性能影響最大的數據包轉發和QoS控制,則有專門的ASIC芯片進行處理。由于CPU、ASIC分擔了不同的工作,并且數據轉發和QoS控制也由不同的ASIC芯片完成,這樣就能在保證全線速交換的速度下,實現QoS的功能。
在硬件實現QoS的基礎上增加優先級的劃分并提高帶寬粒度,可彌補CPU對性能的拖累和ASIC靈活性上的不足。傳統的交換機每端口支持的硬件優先級較少,這樣將導致其承載的不同網絡應用無法得到相應的優先級分配。像語音、視頻等對傳輸延遲比較敏感的應用要和像email 、文件傳輸等對帶寬延遲并不敏感的應用爭搶帶寬資源,傳輸質量無法得到有效的保護。天工 iSpirit 68系列產品每個端口都支持8個硬件優先級,其應用方式也有相應有8種。ASIC加上8個硬件優先級,保證了交換引擎提供基于策略的服務質量,包括優先權分配、帶寬治理和擁塞控制等,充分保障語音、視頻等傳輸延遲敏感型的應用的傳輸質量。同時它可以將帶寬細分成總帶寬的1/50,加強了帶寬控制的靈活性。
QoS不是萬能的,QoS不能創造帶寬,不能解決以視頻數據流為主導的海量帶寬應用問題,但沒有QoS是萬萬不能的,究竟在帶寬的發展始終趕不上需求的今天,QoS能夠更合理地利用我們有限的帶寬資源,為我們不同的應用需求提供不同等級的服務,讓用戶對網絡的控制能力與網絡的數據轉發性能不再對立。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