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依靠于協議的多點傳送稀疏模式(PIM-SM)將多點傳送包發送給多點傳送組,它可以在整個廣域網里建立分配樹。PIM-SM之所以被稱為"不依靠于協議",是由于它可以使用路由信息,即輸入到多點傳送路由信息基礎(RIB)中的任意路由協議,或者,它是Windows術語中已知的多點傳送視。這些路由協議的例子包括諸如:路由信息協議(RIP)和開發最短路徑優先(OSPF),而且也可以使用在路由表中的多點協議,諸如距離向量多點傳送協議。稀疏模式意味著該協議適合這樣的環境,即在該環境里,多點傳送組稀疏地分布在一個巨大的區域中。稀疏模式也可以用于局域網環境,但它們在廣域網中更有效率。
稀疏組可以定義如下:"具有以下特性的組,a)有組成員的網絡或域的數量,遠比互連網上的網絡/域的數量少,b)組成員跨越的范圍很大,超出了中繼的范圍,或超出了其它的多點傳送傳播的范圍限制,c)對于當前的密集模式方案來說,該網絡的資源不足以應付其開銷。"(請參見該參考的全文)。
相反的,密集模式協議如:DVMRP和多點傳送OSPF(MOSPF)則適合另外的環境,在這種環境中,廣泛地分布著多點傳送組,并有充足的帶寬。在這些方案中,會把數據包和/或成員關系報告信息發送到某些接口,而這些接口沒有連向多點傳送資源或連向相關接收端,此外,路由器將存儲這些無關的節點的相關狀態,這也是不必要的。當大多數主機跟該數據有關,并有足夠的帶寬時,這種開銷是可以接受的,否則,就會效率低下了。PIM-SM假定,假如沒有顯式地請求,那么,就說明該主機不需要該數據。然而,PIM確實有密集模式的對應物(PIM-SM),它可跟稀疏模式相互配合。
PIM-SM支持以下目標: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