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探花免费观看_亚洲丰满少妇自慰呻吟_97日韩有码在线_资源在线日韩欧美_一区二区精品毛片,辰东完美世界有声小说,欢乐颂第一季,yy玄幻小说排行榜完本

首頁 > 學院 > 網絡通信 > 正文

IS-IS路由協議學習總結

2019-11-04 12:08:09
字體:
來源:轉載
供稿:網友

  一. 背景介紹
  1. CLNP是什么?
  CLNP:
  是OSI模型中網絡層中的一種不面向連接的網絡協議,和ip有相同的特質。但是它是純粹的OSI模型的一個,而IP現在是我們熟悉的TCP/IP協議棧中的網絡層協議。他們兩個在OSI模型中是屬于同一層的東西,但是在應用中,是兩種不同的應用。
  2. Intergrate IS-IS有什么用?
  由于歷史原因,OSI曾經是要比TCP/IP協議棧普及,當現在的TCP/IP流行的時候,以前的采用OSI模型中CLNS(由ISO制定的規范)的應用要和現在的TCP/IP(由IETF進行兼容,可以使網絡層為CLNP和為IP的路由信息可以互通,所以需要要有個路由協議來作為這兩種情況的兼容點。
  
  二. 和OSPF的相同點
  1. 都維護一個鏈路狀態數據庫,并使用SPF算法來得出最佳路徑。
  2. 都是用Hello報文來查找和維護鄰居關系。
  3. 使用區域來維護一個階級的概念。
  4. 在區域之間都可以使用路由匯總來減少路由器的負擔。
  5. 都是無類的路由協議。
  6. 在廣播網絡里,都通過選舉一個DR來減少報文數量。
  7. 都有認證功能。
  三. 名詞解釋
  1. ES-IS和IS-IS
  在ISO規范中,一個路由器就是一個IS(中間系統),一個主機就是一個ES(末端系統)。提供IS和ES(路由器和主機)之間通信的協議,就是ES-IS;提供IS和IS(路由器和路由器)之間通信的協議也就是路由協議,叫IS-IS。
  2. SNPA
  (Subnetwork Point of Attachment,子網連接點),是一個連接著子網的接口,它是一個概念上的接口,不一定是物理接口。
  3. PDU
  (PRotocol Data Unit,協議數據單元),是在OSI模型中各層之間所傳送的數據單元。
  數據幀就是Data Link PDU;報文就是Packet PDU;相當于OSPF中的LSA就是Link State PDU,但不象LSA,前面還要有OSPF頭,IP頭,LSP本身就是一個報文,不需要額外的封裝。
  4. Level 1和 Level 2路由器
  首先要明白和OSPF的一個區別,OSPF路由協議的區域邊界是以路由器為準,而IS-IS路由協議的區域邊界是在鏈路上的。Level 1路由器是沒有直接連接到其他區域的路由器;Level 2路由器是連接不同區域的路由器;
  Level 1路由器相當于OSPF中的非骨干區域中的路由器;
  Level 2路由器相當于OSPF中的骨干區域路由器;
  Level 1/Level 2路由器相當于OSPF中的ABR,他必須維護兩個不同區域的鏈路狀態表。但是他又不像ABR,他不會把Level 2的路由信息傳到Level 1的區域中去。而Level 1區域就相當于OSPF中的完全存根區域,需要把L1/L2路由器作為一個網關,去請求一個去往外區域的路由,L1/L2路由器通過發送LSP報文到L1區域,設置ATT bit讓L1區域的路由器知道,發送這個LSP的路由器知道如何去往外區域的路由。
  和OSPF的又一個不同:OSPF在區域內采用SPF算法,而區域間路由采用Distance Vector算法來實現;而IS-IS都采用SPF算法來計算路由,因為作為L1/L2路由器他同時維護了兩張鏈路狀態表。可以進行SPF計算。
  Area ID:
  由于IS-IS路由區域里,一個路由器必須只能屬于一個區域,不會象OSPF中一個路由器同時屬于多個區域,所以一個Area ID只會和一臺路由器產生關系。
  System ID:
  相當于OSPF路由協議中的Router ID;
  Network Entity Titles:
  Area ID+System ID,System ID是不變的,在一個區域中,所有的IS都必須只能有一個System ID,而且System ID的長度必須一直,為6個Octet。一般都是接口的MAC地址。而所有處在相同Area 的路由器都必須有一致的Area ID
  四. IS-IS的網絡層
  1. 分層
  IS-IS協議屬于OSI模型,在網絡層中,分為兩個子層:
  Subnetwork Dependent Layer:
  它在Subnetwork Independent Layer上把鏈路狀態屏蔽掉了,提供上層一個透明的工作環境。
  功能:
  完成了PDU從連接網絡上的接受和發送;
  負責Hello PDU的發送接受,完成鄰居的發現和鏈接關系的建立,維護;
  負責把IP和IS-IS的PDU交給各自的Process進行處理
  特性:
  由于它是負責和地下鏈路打交道的,所以它決定了IS-IS路由協議支持什么網絡類型。
  廣播和點對點兩種類型。
  使用show clns is-neighbors命令可以查看鄰居表:
  Circuit ID:
  是一個只有8位bit長度的ID用來確定IS的接口,假如這個接口是連接著一個廣播網絡,那么它的Circuit ID變成了連接多播網絡的DR的System ID+Circuit ID。
  LAN ID:
  System ID+Circuit ID,也就是由DR產生分發的一個ID,來表示路由器鄰居的特性。
  在IS-IS中,DR路由器的選擇:
  通過接口的優先級,只不過這些優先級分成L1和L2,假如優先級為零,那么這個路由器無權進行DR選舉。假如優先級相同,根據System ID來進行選擇,最高的成為System ID。
  和OSPF不同的是,在廣播網絡中,IS-IS路由器和所有的鄰居都會形成adjancency,而不只和DR形成;沒有BDR的概念,假如一個Dr fail了,會在區域中重新選一個出來;而且IS-IS路由協議的DR不是恒定的,假如有一個優先級更高或System ID更高的路由器加入,會導致整個區域重新進行DR的選擇,并重新泛洪LSP報文通知DR的信息。
  一個路由器可以同時是L1和L2區域的DR,取決于不同接口的優先級設置。
  
  Subnetwork Independent Layer:
  負責如何在CLNP網絡中傳送報文到目的地,并同時提供哪些服務對上層協議。而路由功能分為以下四個步驟:
  1. Update
  這個步驟負責構建L1和L2的鏈路數據庫。
  IS-IS對LSP處理的方式和OSPF對LSA處理的方式有一些不同:
  IS-IS和OSPF使用MaxAge參數來控制LSP的更新度,但是IS-IS的MaxAge是從大到小計算,OSPF是通過從小到大來計算,一個到零就算過起了,一個到最大就算過期。而當LSP的MaxAge到零了的時候,IS-IS不會馬上采取行動,而是會把它在數據庫中再保留60秒(ZeroAgeLifetime)。
  IS-IS中,假如接收路由器發現LSP的校驗和不對,可以刪掉LSP,并要求重發。而OSPF中只有LSA的發送者可以清楚LSA。但是這樣也等于增加了IS-IS區域中的通信流量,可以使用“ignore-lsp-errors”命令,來去掉接受者進行校驗和檢查的功能。但也可以使發送者知道LSP有問題,通過使用SNPs(相當于一個Ack)。
  
  在點對點網絡上,IS使用單播來發送LSP;在廣播網絡上,IS使用組播來發送LSP。L1的LSP的目的地址是0180.c200.0014,L2的LSP的目的地址是0180.c200.0015。
  
  IS-IS使用SNPs來進行報文收到確認和維護鏈路狀態同步。SNPs分為兩種,Partial SNPs,Complete SNPs:
  PSNP是使用在點對點網絡上;而CSNP是使用在廣播網絡上,通過使用組播來達到傳送LSP確認的方式,但是它不是明確認,而是在隔了一段時間,收到一定數量的LSP后,它會發送CSNP其中包含了所收到的所有LSP的List,由它的鄰接的路由器來判定是否對端路由器接收到了它的LSP。同時,假如CSNP中包含了一個LSP是自己沒有的,它會發出組播的PSNP來列出自己沒有的LSP,雖然是組播,但是只有DR會進行回復這種報文。類似于OSPF中的LSR和LSU的功能。
  
  
  IS-IS有一種檢測網絡負擔和路由器負擔的特性,假如他發現路由器的內存不夠了,或路由區域中的路由太多了,它會設置LSP的Overload bit。一旦設了,不會影響到目的地是它的報文,但是其他路由器不會通過它來轉發報文。
  
  
  2. Decision
  IS-IS路由決定也是使用SPF算法,它把路由分為兩種,Internal和External;假如有多條路由到達相同目的地時,IS-IS支持負載均衡,最多同時可以支持6條路徑。
  負責進行路由匯總
  支持VLSM
  負責計算最近的L2路由器作為到外區域的網關
  3. Forwarding
  4. Receive
  
  2.PDU的功能描述
  由8個Octet的報頭加上CLV結構構成了PDU的基本結構,不同用途的PDU,會由不同的CLV結構構成。CLV結構目前有如下分類:
  Area address:
  通告源路由器所在地Area地址,并且同時有多個可以存在。
  IS Neighbors(LSPs)
  列出源路由器的鄰居和鏈路信息
  ES Neighbors
  Partition Designated Level 2 IS
  Prefix Neighbors
  IS Neighbors(Hellos):
  列出上次Holdtime后,源路由器地的鄰居的System ID列表。而且這類報文只用在LAN LSP中(發給DR路由器),在點對點網絡中沒有。Level 1的路由器只發送Level 1鄰居,Level 2路由器只發送Level 2鄰居。
  Padding:
  用來填充PDU,達到最小的報文尺寸。
  LSP Entries
  Authentication Information
  IP Internal Reachability Information
  列出路由區域中直接連接到源路由器的網絡IP地址
  Protocols Supported:
  通告源路由器是否支持CLNP或IP。
  IP External Reachability Information
  列出路由區域外直接連接到源路由器的網絡IP地址
  Inter-Domain Routing Protocol Information
  在路由重分發中使用,可以使IS路由器知道外路由域的路由信息。
  IP Interface Address
  通告源路由器發送PDU的接口的IP地址
  
  
  Hello PDU:
  起到鄰居發現和維護鄰居關系,根據網絡類型可以分為點到點和局域網兩種類型。PDU的大小收到源路由器的緩存和MTU的制約。在Hello PDU傳送時,答應把PDU填充到最大容量,可以使鄰居之間可以隱含的得知各自鄰居的MTU。這種策略可以幫助減少鏈路的符合,避免在低鏈路上負載大的交通量。
  
  LSP PDU:
  相當于OSPF的LSA的作用,其中包含了幾個IS-IS特性的字節位:
  P:類似于OSPF的Virtual Link的作用,支持Level 2區域被分開后打補丁用的。但Cisco不支持這種功能。
  ATT:列出路由器的連接區域個數,通常上在L2 路由器使用這位來標識。
  OL:是Overload功能的標識位,當路由器的負載過重,不想再接受LSP時,標識OL位來通知鄰居,不要再發送LSP了
  
  SNP(Sequence Number PDU):
  用來維持IS-IS的鏈路數據庫,分為兩種,PSNP和CSNP。PSNP用在點對點網絡來進行LSP的確認,用在廣播網絡上來進行丟失LSP或最新LSP的請求。CSNP是在廣播網絡中DR用來組播給鄰居自己所有的LSP。
  五. 配置要點
  在全局模式下啟用clns routing;
  在每個需要被通告路由的接口上啟用ip router isis;
  啟用router isis進程,配置NET實體;
  解決Level 1路由器上要有通往Level 2或外區域路由的問題,有兩種方法:
  1. 在接口上配置clns router isis,使接口上的IP進程能夠理解ATT位的作用,自動建立一條指向外區域的默認路由
  2. 在L1/L2路由器上,配置default-information originate


發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發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营市| 五常市| 巴楚县| 芦山县| 邵阳市| 内江市| 邯郸县| 桃园市| 于都县| 精河县| 杭州市| 盈江县| 克什克腾旗| 富锦市| 上林县| 客服| 奎屯市| 天柱县| 临泉县| 望城县| 平和县| 广平县| 广丰县| 榆社县| 岑巩县| 和田市| 大丰市| 广南县| 汉沽区| 沁阳市| 建德市| 武城县| 都江堰市| 嘉定区| 凉城县| 大庆市| 犍为县| 托克逊县| 汝城县| 太保市| 湘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