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僅僅等上3 0秒進行一次更新更具破壞性的卻是不得不等上1 8 0秒來作廢一條路由。而這只是一臺路由器開始進行收斂所需的時間量。依靠于互聯的路由器個數及它們的拓撲結構,可能需要重復更新才能完全收斂于新拓撲。R I P路由器收斂速度慢會創造許多機會使得無效路由仍被錯誤地作為有效路由進行廣播。顯然,這樣會降低網絡性能。
這一章本應充分地顯示R I P內在的收斂慢所帶來的危險性。
缺乏負載均衡 R I P的另一個明顯不足是其缺乏動態負載均衡能力。圖1 9顯示了一臺具有兩條至另一臺路由器串行鏈接的情況。理想情況下,圖中的路由器會盡可能平等地在兩條串行鏈接中分配流量。這會使兩條鏈路上的擁塞最小,并優化性能。
圖 具有冗余串行鏈接的路由器
不幸的是,R I P不能進行這樣的動態負載均衡。它會使用首先知道的一條物理鏈路。它會在這條鏈接上轉發所有的報文,即使在第二條鏈接可用的情況下也是如此。改變這種情況的惟一方式是圖1 9中的路由器接收到一個路由更新通知它到任何一個目的地的度量發生了變化。假如更新指出到目的地的第二條鏈路具有最低的耗費,它就會停止使用第一條鏈路而使用第二條鏈路。
R I P內在的缺乏負載均衡的能力使其使用限制在小型網絡中。簡單網絡的突出特點往往是幾乎沒有冗余路由。因此,負載均衡不作為設計要求,可以不支持。
小結 R I P易于配置、靈活和輕易使用的特點使其成為非常成功的路由協議。從R I P開發以來,它在計算、組網和互聯技術等方面已有了長足進步。這些進步的積累效應使R I P成為流行協議。實際上,在今天有許多使用中的路由協議比R I P先進。雖然這些協議取得成功,但R I P仍是非常有用的路由協議,前提是理解了其不足的實際含義并能正確地使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