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stract 】In computer networks ,we need move packets from one network to a different network ,so we had to use some algoriths and protocols,this algoriths and protocols we called Routing Protocols, Dynamic Routing Protocols is a major way to move packets in netwoks automaticly,different from another way to handle packets , another way is Static Routing Protocols, Administrator manually add route into routing table. I mainly discuss Dynamic Routing Protocols in my report..
國外計算機網絡設備企業: n Cisco Systems 世界第一大網絡公司 n 3COM 2,3層交換機市場排名第一 n Nortel 光網絡排名第一 n Juniper 移動IP網絡市場地位穩固 n Foundry MAN(城域網)巨頭 n Lucent 電信行業的巨頭
國內計算機網絡設備企業: n 華 為 核心路由器通過測試 (Cisco在中國內地最大的競爭對手)n 中 興 喜獲首張高端路由器入網證n 實達網絡 n 港灣 n 博達 n 邁普 n TCL n 安奈特 n TP-Link n Accton 老牌的臺灣廠商 n 神州數碼 一個品牌廠商,系統集成公司 n 紫光網絡 主要產品是防火墻系列
-可路由選擇協議(Routed protocols): 已選擇路由協議由最終節點使用,以將數據和網絡層地址分配信息一起封裝在數據包中,目的是它可以通過互連網絡進行中繼。A p p l e Ta l k、I P和I P X都是已選擇路由協議。注:當一個協議不支持網絡層地址時,那么它就不是一個已路由協議。
3.動態路由選擇協議(Dynamic Routing Protocols)分類 動態路由是用某種算法尋找網絡中的最佳路徑和維護這張路由表的過程。 動態路由選擇協議(Dynamic Routing Protocols)主要類型,如下: n 距離矢量 (Distance-Vector) n 鏈路狀態路由協議 (Link-State)
3.1 距離矢量 (Distance-Vector) 距離向量路由選擇協議也稱為B e l l m a n - F o r d協議。 距離矢量路由協議主要有: RIPV1 , RIPV2 , IGRP ( RIP -- 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s , IGRP -- Interior Gateway Routing Protocols )
3.2 鏈路狀態路由協議 (Link-State) 鏈路狀態路由選擇協議的目的是映射互連網絡的拓撲結構,它是一種比距離矢量更復雜的路由選擇協議,目前最流行的動態路由協議就是一種鏈路狀態協議:OSPF 。OSPF的普及因為多協議標簽交換(MPLS)的出現而更流行。 鏈路狀態路由協議主要有: OSPF , IS-IS ( OSPF -- Open Shortest Path First , IS-IS -- Intermediate System to Intermediate System )
每個鏈路狀態路由器提供關于它鄰居的拓撲結構的信息。這包括: • 路由器所連接的網段(鏈路) • 那些鏈路的情況(狀態) 鏈路狀態路由器并不會廣播包含在它們的路由表內的所有信息。鏈路狀態路由協議只發送已經改動的路由的信息。鏈路狀態路由器將向它們的鄰居發送呼叫消息,這稱為鏈路狀態通告( L S A )。然后,鄰居將L S A復制到它們的路由選擇表中,并傳遞那個信息到網絡的剩余部分。這個過程稱為泛洪( f l o o d i n g )。鏈路狀態路由選擇協議使用稱為代價(cost)的方法,而不是使用跳(hop)。代價是自動或人工賦值的。鏈路狀態路由選擇協議的一個主要優點,即路由選擇循環不可能形成,第2個優點,在鏈路狀態互連網絡中聚合是非???。這些優點釋放了路由器的資源,因為對不好的路由信息所花費的處理能力和帶寬消耗都很少。 (注:EIGRP是一種混合動態路由協議,它綜合了距離矢量和鏈路狀態的兩種路由方法。但是我們還是認為它屬于一種高級距離矢量路由協議(HYBRID),這里就不在過多討論了。EIGRP和IGRP都是CISCO公司專有的路由協議,只有運用在CISCO公司或者它授權的路由產品中才能使用。)
4. 內部和外部網關協議 (IGP和EGP) 在大型網絡中,例如I n t e r n e t,極小的互連網絡分解為自治系統AS(Autonomous System)。 每個A S被認為是一個自我治理的互連網絡,一個自治系統內部運用相同的路有策略和路由算法。連接到I n t e r n e t上的大型公司網絡是自己擁有的自治系統,因為I n t e r n e t上的其他主機并不由它來治理,而且它和I n t e r n e t路由器并不共享內部路由選擇信息。 路由選擇協議是在一個自治系統內部為治理系統而開發的。它們也稱為內部網關協議( IGP - 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s )。內部網關協議也稱為域內協議,因為它們工作在域內,而不是在域之間。這些協議認為,它們所處理的路由器是它們系統的一部分,并且可以自由交換路由選擇信息。內部網關路由協議主要有: RIPv1 , RIPv2 , IGRP , EIGRP , OSPF , IS-IS等。 有些路由選擇協議也是為在一個較大的互連網絡中連接自治系統而開發的。它們稱為外部網關協議(EGP – Exterior Gateway Protocls)。外部網關協議就是所謂的域間協議,因為它們工作在域之間。這些協議認為,它們在系統的邊緣上,而且僅僅交換必須的最少的信息,以維持對信息提供路由的能力。外部網關路由協議主要有: EGP 和 BGP4(Border Gateway protocol 4)。 Summary 綜述,路由選擇協議是三層網絡設備路由器轉發分組尋找路由的動態算法和方法,一個好的動態路由算法不僅僅能增加網絡可利用帶寬,降低路由器CPU利用率,還將更好的轉發分組增加網絡的穩定性。動態路由協議的開發和不斷完善是計算機廣域網的一個重要部分。 我以后研究方向就是有關交換式LAN,企業和校園LAN的設計,以及有關WAN的互連方式,WAN的設計,WAN動態路由協議的研究和應用。
Appendix
參考書籍(Refference Books):
[1] Andrew S.Tanenbaum 《Computer Networks》,Third Eidtion,Prentice Hall Press,1999. [2] Douglas E. Comer, 《Computer Networks and Internet》, Prentice Hall Press,1994. 中文版《計算機網絡與互聯網》,電子工業出版社1999年出版 [3] Todd Lammle,Carl Timm,Sean Odom,《CCNP/CCIP BSCI Studying Guide》,SYBEX Inc. Press 2000. [4] Todd Lammle ,《CCNA Cisco Certified Network Associate Studying Guide》, SYBEX Inc. Press 1998. [5] Todd Lammle ,《CCDA Cisco Certified Network Designer Studying Guide》, SYBEX Inc. Press 1999. [6] 《華為認證網絡工程師系列教程 HCNE》,深圳市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出版,2001年. [7] 《華為認證高級網絡工程師系列教程 HCSE》,深圳市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出版發行,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