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有的互聯網是在ipv4(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的基礎上運行的,作為互聯網協議的標準使用至今已有20年的歷史。IPv4在過去的應用中取得了輝煌的業績,但是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當前IPv4網絡的缺陷變得愈加明顯,地址空間的不足,端到端通信質量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網絡配置管理困難以及與移動網絡的難以互通等等。此外新的計算機和通信技術在不斷發展,用戶對網絡服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如實時話音和視像通信,需要協議保證一定的時延限制,新的網絡應用要求安全的通信方式,目前的IPv4卻是缺少有效的機制來滿足這些需求。
事實上,關于下一代IP協議的討論很早就已開始了,1994年11月IESG以RFC1752為標準草案產生下一代IP協議,并命名為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IPv6分單級地址和多級地址,易于擴充,并與IPv4有很好的兼容性。同時IPv6協議內置了安全特性,對數據分組和用戶進行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