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外,我們對兩種協議進行了鏈路的壓縮傳送。結果,在速度方面,兩者都有了顯著的提高。其實,所謂的壓縮也就是對傳輸實體進行的,對包頭和負載的壓縮。鏈路壓縮并不是指單單一個特別的協議功能,而CISCO就提供了兩種專用于路由器傳輸數據的壓縮算法----Stac與PRedictor。但在HDLC結構中,Stac是唯一的選擇。STAC對數據的壓縮實際上是通過對一些多余字串的數據流用特定的標記替代,而這些帶有信息量的標記都是明顯短于所替代的數據流的。如果算法在數據中不能找到可以替代的字串,那么將不會有壓縮的情況發生,或者在傳輸中就像壓縮功能沒有被激活一般。在一些應用中,例如是在發送加密數據時,壓縮就只會增加傳輸的開銷,所以在這類情況中,是不會對原始傳輸進行修改。而且Stac壓縮算法對占用CPU的資源有較高要求,往往不被采用于高CPU利用率的路由器中。Predictor壓縮算法就如其名字一般。這一CISCO優先算法是通過嘗試從一個操作檢索系統中預測出即將到來的特征數據序列,而這個系統就是基于壓縮字典生成的。何為壓縮字典,其實它就是一本由眾多可能出現的數據序列組合成的編碼書。如果一個特征數據流在此字典中被發現,且與字典中的其中一條目完全吻合,那么,此字典條目將會用來替代數據流。得出的條目包含的是更小更短的特征序列。在遠端,這些特征將會與數據字典再次做一個對比進行解碼。數據流就會被找出及用合適的信息替換。Predictor壓縮算法就如形體語言一般,利用一個手勢即可表達整個的句子與含義(壓縮),遠比拼出由一個個單獨的詞語所組成的句子與含義(無壓縮)來得簡單。因為所有的群體對手勢語言都能理解,所以相互間能夠很好的溝通。相反,當其中一人在交流時包含了一個未知的形體語言,那么相互間的溝通將不會產生。在壓縮中同樣會出現缺少交流的情況。如在一方選用了壓縮算法,那么在另一方也必須使用。(需要注意的是,兩端所使用的算法必須一致。)Stac是高CPU占用,而Predictor卻是極端的高內存占用。因此,如果路由器沒有配備大容量的RAM,那就想也別想實行Predictor算法。但如果RAM充足的話,使用Predictor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