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多家新興廠商開發的智能存儲交換機可以解決管理分布式存儲設備的問題。目前,支持存儲的關鍵技術包括在塊(block)級上整合存儲的存儲區域網(SAN)、在文件級上提供整合和優化功能的網絡附屬存儲(NAS)、以及使塊或文件資源抽象化使它們看起來像一個單一的無處不在的資源池的虛擬化存儲。
無論是SAN、NAS還是虛擬化都可以幫助用戶更容易地管理存儲。但是,當孤立地使用它們時,只會形成更大的仍需要獨立管理的存儲孤島。單一的集中式磁盤池可以提供和管理這些功能的整合,而這種磁盤池可以通過智能存儲交換機實現。
智能存儲交換機建立在不具有協議可知性的交叉交換光纖之上,這種交換光纖將支持不同接口和協議的其他智能模塊組件連接在一起。這樣,交換光纖將智能性和管理功能由存儲陣列和服務器轉移到存儲網絡中心。其理論依據是,一旦當智能性處在網絡的中心,則對服務器和磁盤陣列這類資源的訪問可以集中地進行管理。
智能存儲交換機提供了接入局域網、城域網和廣域網的以太網接口以及文件級訪問(NAS)或ip上的塊存儲(例如,iSCSI)。交換機的光纖通道端口提供對磁盤陣列或主機(或者利用光纖通道交換機連接起來的磁盤陣列和主機)的塊級訪問。交換機管理協議和協議轉換,提供實現虛擬化這類功能的處理能力。

智能存儲交換機具有以下優點:
模塊化設計:模塊機架使用戶可以搭配協議和速度,可以在新技術出現時升級到更新更快的技術。
對多協議的支持:高性能的塊級SAN接入通??梢詾?a href="http://m.survivalescaperooms.com/sql.asp">數據庫應用提供最好的服務,NAS最適合于文件服務功能,災難恢復應用可能需要像iSCSI這類協議。無服務器備份需要像網絡數據管理協議這類技術,而智能交換機將這些服務集成到一臺設備中。
內嵌虛擬化:智能存儲交換機可以將磁盤池集中在一臺高性能設備中,然后根據需要提供塊和文件實體。
集成的負載平衡:負載平衡功能可以盡可能靠近數據,來減少基于IP的負載平衡方案的復雜性。
核心中的高速數據傳輸器:數據移動基礎設施上的核心交叉交換機優化了數據移動容量。
實現高可用性的運營商級設計:與基于服務器的設備不同,智能存儲交換機在設計上具有最高的可用性。
獨立的磁盤陣列:目前的存儲架構迫使用戶不得不按照廠商提出的價格購買磁盤。利用智能存儲交換機,可以為某些應用購買較高端的RAID陣列,而為另一些應用購買廉價的JBOD(只是一組磁盤)。
多家新興廠商提供的智能存儲交換機將在今年秋上市。此外,許多老交換機廠商也已經宣布打算將其中的一些功能集成在它們自己的平臺中。摘自《網絡世界》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