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換機是一種具有高性價比,簡單實用高性能及高端口密集等等特點的交換技術產品。大多數交換機工作在OSI七層模型中第二層(數據鏈路層),它的作用是對封裝數據包進行轉發,并減少沖突域,隔離廣播風暴。
隨著網絡的擴大和工作站數量的增加,交換機已成為網絡中必不可少的設備,只有到了桌面級的網絡層次上,集線器才有用武之地。本文試圖針對交換機和集線器的區別,分析部署交換網絡的必要性以及在交換機選購中應該注意的幾個方面。
一、交換機與集線器的區別
交換機與集線器的區別主要有以下三點:
首先,從OSI體系結構來看,集線器屬于OSI的第一層物理層設備,而交換機屬于OSI的第二層數據鏈路層設備,這就意味著集線器只是對數據的傳輸起到同步,放大和整形的作用,對數據傳輸中的短幀、碎片等無法進行有效的處理,不能保證數據傳輸的完整性和正確性;而交換機還可以過濾短幀、碎片等。
其次,從工作方式來看,集線器是一種廣播模式,也就是說集線器的某個端口工作的時候,其他所有端口都能夠收聽到信息,容易產生廣播風暴,當網絡較大時網絡性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而當交換機工作的時候,只有發出請求的端口和目的端口之間相互響應而不影響其他端口,因此交換機就能夠隔離沖突域和有效的抑制廣播風暴的產生。
最后,從帶寬來看,集線器不管有多少個端口,所有端口都是共享一條帶寬,在同一時刻只能有二個端口傳送數據,其他端口只能等待,同時集線器只能工作在半雙工模式下;而對于交換機而言,每個端口都有一條獨占的帶寬,當二個端口工作時并不影響其他端口的工作,同時交換機不但可以工作在半雙工模式下而且可以工作在全雙工模式下。
綜上所述,集線器的功能只是一個多端口的轉發器,無論從哪個端口傳出來的訊號都會整形再生放大后向所有的端口廣播出去,并且所有的端口都會擠用同一個共享信帶的帶寬,造成數據量大時所有端口的帶寬大幅減少;而交換機相當于多端口橋,它為用戶提供的是獨占的點對點的連接,數據包只發向目的端口而不會向所有端口發送,這樣減少了信號在網絡發生碰撞,而且交換機上的所有端口均有獨享的信道帶寬,從這之中我們可看出用戶采用交換機所獨具的優點。
二、選購交換機
交換機從傳輸介質和傳輸速度上可分為以太網交換機、快速以太網交換機、千兆以太網交換機、FDDI交換機、ATM交換機和令牌環交換機等。從規模應用上又可分為企業級交換機、部門級交換機和工作組交換機等。交換機產品有進口的,也有國產的,交換機的品牌有Cisco 、3COM 、Accton、Intel 、D-LINK、聯想、全向、實達、長城等幾十種之多,它們的價格也是參差不齊。如何選擇性能價格比高、適合自己網絡的交換機產品呢?下面筆者就根據自己的一些認識帶你去了解,不正之處敬請專家斧正。
1、性能價格比的選擇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