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標準包括低端路由器接口特性測試(V.24、V.35、E1、ISDN、以太網)、廣域網X.25協議一致性測試、幀中繼協議一致性測試、ISDN協議一致性測試、PPP協議棧(LCP、CHAP、PAP、IPCP)測試、TCP/IP協議棧IP、ICMP、IGMP、UDP、TCP測試、路由協議RIPv1、RIPv2、OSPFv2、BGP4測試、組播路由協議(DVMRP、PIM-SM)測試、管理功能測試和性能測試的測試方法。
本標準主要應用于低端路由器的測試,同時也可為其它IP設備測試提供參考和依據。
一、絕緣電阻測試和耐強電、漏電流測試
1.絕緣電阻測試要求在設備地線和火線之間加500VDC測得絕緣電阻大于2MΩ。
2.耐強電、漏電流測試要求 在設備地線和火線之間加1500VAC測得漏電流小于10mA,并且無火花、電暈出現。
二、環境測試包括低溫、高溫高濕、低溫存儲、高溫存儲測試
測試環境要求:
1.對實驗箱的要求參見GB/T 2423.3-93 第三章。
2.對實驗箱內檢定用主要儀器及要求參見GB/T 5170.2-96 第四章。
3.受檢設備的外觀和安全要求參見GB/T 5170.1-95 第八章。
4.在升降溫度過程中,箱內溫度變化速率不大于1℃/分鐘(不超過5分鐘時間的平均值)。
低溫測試要求溫度0℃高溫測試要求溫度40℃、濕度85%-90%被測設備加電2小時。被測設備恢復后工作正常。
高、低溫存儲測試要求:在低溫-40℃、高溫55℃,存儲時間48小時后,恢復后設備工作正常。
三、設備物理接口測試
3.1 低速數據V.24/V.28接口
測試內容及要求:
1.接口電路輸入電阻,要求在3-8kΩ范圍內。
2.輸入電路開路負載電壓,要求不大于2V。
3.輸出電路空載和負載電壓及負載電流,要求空載電壓不大于25V;負載電壓為5V≤|VL|≤15V時,電流值在0.5mA≤|IL|≤8mA。
4.接口時鐘頻率偏差要求不大于1×10-4。
5.輸入電路工作電流要求0.3mA≤|I|≤8mA。
3.2 V.35接口
控制電路測試內容:
1.接口電路輸入電阻,要求在3-8kΩ范圍內。
2.輸入電路開路負載電壓,要求不大于2V。
3.輸出電路空載和負載電壓及負載電流,要求空載電壓不大于25V;負載電壓為5V≤|VL|≤15V時,電流值在0.5mA≤|IL|≤8mA。
4.接口時鐘頻率偏差要求不大于1×10-4。
5.輸入電路工作電流要求0.3mA≤|I|≤8mA。
接口信號電路測試內容
1.信號發生器輸出電阻要求為150Ω±50Ω。
2.收發定時時鐘準確度,要求不大于1×10-4 3.3 2048kbit/s(E1)接口 詳見GB7611標準。
3.4 ISDN S/T接口物理、電氣性能測試方法
詳見YD/T XX.XX.XX《綜合業務數字網(ISDN)基本速率終端適配器(TA)技術要求及測試方法》第8章。
3.5 ISDN U接口物理、電氣性能測試方法
詳見YD/T XX.XX.XX《金屬本地線路上用于ISDN基本速率接入的數字傳輸系統》 附錄2-采用2B1Q線路碼的系統的核心要求(G.961)。
3.6 ISDN PRI接口 詳見GB7611標準。
3.7 10M/100M以太網接口
測試內容
1.silence發送周期。
2.Link-loss定時器值要求:Link-loss 定時器的值在50~150ms之間。
3.連接測試失敗時,TD電路發送的信號要求TD電路發送TP-IDL信號。
4. 退出連接測試失敗狀態的條件。
5. Link-test-min定時器范圍:2 to 7ms。
6. Link-test-max定時器:25至150ms之間。
7. 連接失敗對發送功能的影響要求 在連接失敗狀態,禁止發送。
8. 連接失敗對接收功能的影響要求在連接失敗狀態,禁止接收。
9. TD電路上差分輸出峰值電壓要求 在2.2 至 2.8V。
10. 全1/0信號的諧波分量要求 諧波分量比基波低至少27dB。
11. TD電路輸出波形要求 TD電路輸出波形符合IEEE802.3圖14-9波形模板。
12. TD電路阻抗平衡要求 在1.0~20MHz范圍內,回損應不小于29-17logf/10dB f(1.0~20MHz)。
13. TP-IDL信號波形要求 TP-IDL信號符合IEEE802.3圖14-10波形模板。
14. 連接測試脈沖波形要求符合IEEE802.3圖14-12模板。
15. TD電路差分輸出阻抗要求在5~10MHz范圍內≥15dB,100Ω負載情況下,阻抗值在85Ω~110Ω之間。
16.TD電路共模抑制要求:Ecm為峰值15V,頻率為10.1MHz正弦信號,引起的Edif小于等于100mV。
17. TD電路短路容限要求TD電路短路10秒鐘后能正常工作。
18. TD電路短路電流要求 TD電路短路電流小于300mA。
19. TD電路共模輸出電壓要求小于50mV。
20. 電源開/關對TD電路的影響要求 電源開/關在TD電路不出現無關信號。
21. RD電路信號接收容限要求 RD電路能夠接受符合IEEE802.3圖14-1617的信號。
22. 電路信號接收抖動容限達到±13.5ns。
23. RD電路連接測試脈沖容限要求:RD電路能夠接收符合IEEE802.3圖14-12電壓模板的連接測試脈沖。
24. RD電路差分輸入阻抗要求在5~10MHz范圍內≥15dB,100Ω負載情況下,阻抗值在85Ω~110Ω之間。
25. RD電路短路容限要求:電路短路10秒鐘后能正常工作。
26. FCS錯誤幀接收和恢復要求:發送FCS錯誤幀時,被測設備不接收。
27. 長度錯誤幀接收和恢復要求:發送長度錯誤幀時,被測設備不接收。
28. 碎片接收和恢復要求:出現碎片時,被測設備不接收。
29. 短幀接收和恢復要求:要求發送長度小于64字節包括CRC字段的幀時,被測設備不接收。
30. 巨幀接收和恢復,要求:發送長度大于1518字節包括CRC字段的幀時,被測設備不接收。
31. 最小幀間隔接收和恢復,要求:以太網幀間隔不小于9.6μs。
32. 傳輸距離測試要求:在線徑為0.4~0.6的五類非屏蔽線,實際線長為100米的情況下能正常傳輸數據。
33. 絕緣電阻要求不小于2MΩ。
34. 漏電流要求:在1.5kVAC電壓下,漏電流應不大于10mA,并無火花、電暈出現。
四、協議測試
4.1 X.25協議測試方法 詳見YD/T 869-96 《用于局域網與分組交換公用數據網互連的網橋/路由器入分組交換公用數據網技術要求和檢測方法》。
4.2 幀中繼PVC管理測試方法 詳見YD/T XX.XX.XX《幀中繼設備測試方法》第4.3節。
4.3 綜合業務數字網(ISDN)協議測試方法 詳見YD/T XX.XX.XX《綜合業務數字網(ISDN)基本速率終端適配器(TA)技術要求及測試方法》第9,10章。
4.4 PPP 協議的測試 測試標準:STD51,RFC1994,RFC1334,RFC1332。
4.4.1 LCP 協議的測試
1.驗證對各種LCP非法報文格式的處理。
2.驗證在非LCP OPENED狀態下對各種報文的處理。
3.驗證在LCP OPENED狀態下對各種報文的處理。
4.LCP各種選項的處理。
4. 4.2 CHAP協議的測試 驗證CHAP各種報文的處理。
4.4.3 PAP協議的測試 驗證PAP各種報文的處理。
4.4.4 IPCP協議的測試
1.驗證IPCP協議對非法報文格式的處理。
2.驗證在非IPCP OPENED狀態下的各種報文的處理。
3.驗證在IPCP OPENED狀態下的各種報文的處理。
4.IPCP各種選項的測試。
4.5 ARP協議的測試
1.ARP 報文的處理。
2.IP轉發對生存時間(TTL)的處理。
3.IP包中源地址包含非法地址的處理。
4.IP包中目的地址包含非法地址的處理。
5.在IP轉發中,分段的功能。
6.在IP轉發中,重組的功能。
7在IP轉發中,對松散源路徑記錄選項的處理。
8.在IP轉發中,對嚴格源路徑記錄選項的處理。
9.在IP轉發中,對記錄路徑選項的處理。
10.在IP轉發中,對時戳選項的處理。
11.在IP轉發中,對選項結束選項和未知類型選項的處理。
4.6 ICMP協議測試
1.ICMP信宿不可到達消息。
2.ICMP超時消息。
3.ICMP數據報參數錯消息。
4.ICMP重定向消息。
5.ICMP回應請求應答消息。
6.ICMP時間戳請求應答。
7.ICMP地址掩碼請求/應答。
8.未知類型的ICMP消息的處理。
9.不能發送ICMP包的處理。
4.7 IGMP協議測試
1.IGMP V1協議查詢應答消息的測試。
2.IGMP V2協議查詢應答消息的測試。
4.8 UDP協議測試 UDP各種異常情況的處理。
4.9 TCP協議測試 正確的TCP連接的建立、拆除和數據傳輸。
4.10 RIP V1 路由協議測試
1. RIP V1應答報文定時器。
2. RIP V1 版本字節的測試。
3. RIP V1 報文中全零域為非零值的處理。
4. RIP V1應答報文端口非法的處理。
要求:路由器僅從UDP端口520接收應答報文,并且忽略收到的來自于UDP端口號為非520的RIPV1應答報文,不作處理。
5. RIP V1應答報文中條目值非法的處理。
要求:路由器忽略收到的條目中距離值大于16或地址簇為非2的應答報文,不作處理。
6. RIP V1應答報文中非法地址的處理。
要求:路由器對收到的RIP V1應答報文中含有D、E類地址,127地址,廣播地址的條目,不作處理。
7. RIP V1更新路由報文處理。
8. RIP V1路由刪除處理。
9. RIP V1 對請求報文的處理。
要求:路由器忽略無條目的請求報文;對于只有一條地址簇域為0,距離為16的請求報文,路由器的應答報文中包括其路由表中的所有的路由;對于查詢報文中的路由,若其路由中存在此路由,則應答報文中包含其路由表中的距離,否則,應答報文中的距離值為16。
4.11 RIP V2 路由協議測試
1. RIP V2兼容性切換測試要求:支持RIP V2的路由器應該可以設置4種兼容性開關,1是RIP V1,在此設置下,路由器采取發廣播的RIP V1報文(UDP 端口520);2是RIP V1兼容,在此設置下,路由器應是發RIP V2廣播報文(UDP 端口520);3是RIP V2,在此設置下,路由器應是向組播地址224.0.0.9,UDP端口號為520發RIP V2的組播報文;4是禁止,在此狀態下,將不會發送任何RIP報文。
2.RIP V2認證狀態。
3.RIP V2應答報文端口非法。
測試要求:路由器僅能從UDP端口520接收應答報文,并且忽略收到來自于UDP端口號為非520的RIP V2應答報文,不作處理。
4.RIP V2應答報文條目值非法。
測試要求:路由器忽略收到距離值大于16或者地址簇為非2的RIP V2應答報文,不作處理。
5.RIP V2應答報文條目中地址域為非法地址。
6.RIP V2更新路由信息。
測試要求:路由器若收到一條目其距離值比存在的路由距離值要小的RIP V2應答報文,則將修改路由表中此條目的各項;若收到新加的路由,則將此條目添加到路由表中。
7.RIP V2路由刪除處理。
測試要求:路由器在180秒內未收到某路由的應答報文,則將其距離值改為16,若再在120秒后依舊沒收到此路由的應答報文,則路由器將刪去此條目。
4.12 OSPF v2路由協議測試
測試內容
1.OSPF報文頭合法性檢查。
2.HELLO報文頭合法性檢查。
3.各種接口發送的HELLO報文。
4.接收HELLO報文。
5.數據庫同步過程中的主/從關系的確定。
6.發送和接收數據庫描述報文。
7.接收非法數據庫描述報文。
8.對各種鏈路狀態廣告的數據庫同步。
9.發送和接收鏈路狀態請求報文,鏈路狀態更新報文和鏈路狀態確認報文。
10.鏈路狀態更新報文合法性檢查。
11.路由傳播。
12.最短路徑優先算法。
13.虛擬鏈路的測試。
14.不透明鏈路狀態通告的處理。
4.13 BGP 4路由協議測試
測試內容
1.消息頭錯誤處理(Message Header error handling)。
2.OPEN消息錯誤處理(OPEN message error handling)。
3.UPDATE消息錯誤處理(UPDATE message error handling)。
4.保持定時器超時錯誤處理(Hold Timer Expired error handling)。
5.UPDATE消息中各種屬性的處理。
6.收到UPDATE消息后的更新處理。
7.路由信息匯聚的處理。
8.共同體屬性的測試。
9.路由映象功能的測試。
五、路由器性能測試
測試參照標準:RFC2544
1. 端口吞吐量測試 測試要求:測出在不同幀大小情況下的單端口包轉發速率。
2. 丟包率測試 測試要求:測出在滿線速不同幀大小情況下的單端口丟包率。
3. 吞吐量下包轉發時延測試 測試要求:測出在吞吐量下不同幀大小情況下的單端口包轉發時延。
4. 背對背緩沖能力測試 測試要求:測出在吞吐量下不同幀大小情況下的單端口背對背緩沖能力。
5. 路由表容量測試 測試要求:測試路由器整機的路由表容量。
6. 整機吞吐量測試 測試要求:測出在不同幀大小情況下的整機包轉發速率。
(信息產業部數據通信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李瑾 何振武)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