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豫沛 五類、“超五類”給許多用戶的印象是多變,其性能差異似大非大。例如,有的廠商甚至于說自己的“超五類”產品相當于六類,令人質疑。
隨著信息網技術應用的普及,傳輸技術必須不斷滿足帶寬增長的需要。進入新世紀以來,常見媒體報道“寬帶”,筆者走近樓宇大廈,尤其是居民住宅區,觀察“寬帶”布線,仍是以五類或“超五類”(5E)技術的應用為熱點。五類、“超五類”給許多用戶的印象是多變,其性能差異似大非大(例如,有的廠商甚至于說自己的“超五類”產品,相當于六類),令人質疑。
廠商要對系統保證
布線系統常從終端插座開始,經水平線纜接至樓層配線架,再經跳線、垂直干線接至樓宇主配線架,有人簡單地認為:“只要是五類部件就可以構成5類系統”,這是認識五類標準的誤區。事實上,并非所有自稱符合五類標準的產品都是同等的,產品之間的性能差異往往明顯存在。而且,產品性能并不就等于系統性能,一組互不相稱的五類產品可能無法構成符合標準的5類系統。
如果要確保整個系統具有五類性能,則系統的組合部件和安裝的每一個環節都必須符合“五類”。因此,廠家提供的質量保證書(有15、20年等)不僅要對產品保證,而且必須對系統保證。用戶往往不清楚這一點,有的布線商便趁此空隙亂操作。
測試NEXT必須在兩端進行
GB/T 50312-2000《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驗收規范》,在附錄B中描述了綜合布線系統工程的電氣性能測試方法及測試內容。筆者在此強調,測試NEXT必須在兩端進行。這在規范中是很明確的,可是有的布線商在測試報告中只有一端的測試值。為什么這些布線商對此忽視呢?分析其原因有:
(1)沒有認真看規范。規范中采用“必須”二字,是非這樣做不可的用詞;
(2)可自動進行兩端測試的部件,廠家作為“選件”提供,購買者往往認為“選件”可買可不買,既然可不買,就誤以為可不進行。豈不知“選件”在此是指人工與自動之間的選擇;
(3)不知道測試NEXT為什么必須在兩端進行。不懂得發生在另一端的NEXT,經過電纜的衰減到達測試點,其影響會減小到標準的極限值以內,如果在另一端測試,則可能通不過。NEXT并不表示在近端點所產生的串擾值,它只是表示在近端點所測量到的值,這個測量值會隨電纜長度不同而變化。
正確理解“全五類”
從線纜的四對芯全部用來傳輸信息出發,倡導的“全五類”概念,是指在四對芯電纜中,只有當每對電纜及電纜對的不同組合,其NEXT等參量都符合規定的“五類”技術規范時,即為“全五類”時,才能保證五類電纜的每一對都支持100MHz的帶寬。倡導“全五類”這一概念,有利于支持有關應用(例如:千兆以太網),“增強型5類”采用了這一概念。
上述的“全五類”概念剛被倡導不久,人們還沒有來得及理解,卻刮起了“全五類布線”風。樓上樓下,不管是用來傳輸高速或低速數據,還是用來傳輸語音,全部采用五類或“超五類”線纜。更有甚者,在配置一臺PC、兩部電話(一部直撥;一部二次撥號)的桌面上,卻從同一線槽布放了3根4對芯UTP(非屏蔽雙絞線),全是五類或“超五類”。全五類布線常被簡稱為“全五類”,但其實質與本來倡導的“全五類”完全不是一回事,應稱其為:“全一樣”布線,以便與倡導的“全五類”區別。
對于綜合布線技術的應用,應針對不同性質的建筑,采取相應的布線方式,對于用途很明確的建筑,其語音和數據的水平布線,應從經濟上進行綜合比較,不宜采用同類高性能的線纜。
常聽到有人說:現在是市場經濟,買方市場,甲方有錢,愿意“全一樣”。我們不要冤枉業主,并不是業主“有錢,愿意”,而是被誤導、隨風所致。如果說“有錢,愿意”,要顯示布線的先進性,要顯示政績、業績,則可以先預算一下“全一樣”浪費在電話布線上的資金,然后轉用于數據布線,為未來適當多作些光纖布線,才是真知灼見,才是明智的投資。筆者懇切地希望不要再誤導“全一樣”(“全五類”、“全6類”等)布線!
“寬帶”干線不用大對數UTP
綜合布線系統呈星型分布,然而如果忽視了“寬帶”的主干配置應和計算機網絡的組成相結合,直接從數據水平電纜的線對容量去進行配置,大部分主干線纜則在豎井中成了擺設,造成浪費。因為網絡設備通常是分級連接,主干線不直接連接到桌面,往往是數十路共享或交換,用量并不大。
“超五類”的應用是定位于千兆以太網,所有線對都要全雙工傳輸信號,必須強調各參數的功率和(Power Sum,PS)指標。大對數“超五類”線纜,能保證這一指標嗎?如何檢測?不可使用測試4對芯線纜的方法,將大對數線纜分為每4對進行測試,否則,何謂大對數!尤其是,讀者可能早已了解,目前市場上號稱的大對數“超五類”線纜,其實是由數根4對芯“超五類”線纜組合而成。
有廠家在宣傳位于建筑物之間的主干采用五類大對數,我們不能不注意,與室外銅纜相連接,必須在配線架上加裝防雷或防過壓過電流器件(簡稱:防雷器件),防雷器件的頻帶寬度必須與雙絞線一致,才能保證傳輸性能。五類/5E類雙絞線的頻寬是100MHz,與其一致的防雷器件,據悉布線廠家一般不生產,只能找專門生產防雷器件的公司定做,價格十分昂貴。
總之,“寬帶”樓內外干線首選光纖;若用銅纜,不要使用大對數“超五類”,五類大對數電纜也是不用為好,使用4對芯線纜即可,但要注意防雷防過壓。
摘自《賽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