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消費6類線纜
2019-11-03 10:05:14
供稿:網友
前不久,超訊公司在京召開6類線纜布線系統解決方案研討會,會上討論了即將頒布的6類標準所規定的非屏蔽布線系統最高性能要求,以及用戶在選擇6類線纜產品時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此消息在本刊網站發布后,一些讀者來信希望了解關于6類線纜的相關技術內容,為此,本刊編輯特采訪了超訊公司大中國區總經理黃俊熙,以為讀者答疑解惑。
6類線纜好在哪兒?
據了解,我國企業網在建設時,大部分用戶會選用5類線纜布線,因為這種線纜能夠滿足大部分應用,而且有相應的標準支持,技術較為成熟。然而,像銀行、證券等對數據處理與傳輸速度要求極高的網絡環境,用5類線纜布線顯得力不從心。比如,當布線系統的性能與網絡傳輸性能出現偏差時,網絡的誤碼率隨即增加,傳輸性能進而下降。其實,比5類線纜性能有所加強的超5類線纜在回波損耗(RL)、近端串擾(NEXT)及衰減串擾比(ACR)等參數方面都有提高,但由于帶寬仍然為100MHz,用戶感覺治標不治本。有鑒于此,6類線纜應運而生。6類線纜是一種新級別的線纜,被設計為具有比5類線纜具備更低信號衰減和更優的近端串擾特性,同時其他一些性能參數也有較大提高,最重要的是,6類線纜的帶寬將擴展至200MHz以上(是5類線纜所能提供帶寬的2倍多)。然而,6類線纜的連接結構并沒有改變,與超5類線纜一樣,但與目前廣泛使用的插接模塊(RJ45)完全不兼容。
您是否需要6類線纜?
據有關調查顯示,目前中大型企業網主干基本上是千兆以太網,由于1000Base-TX設計采用2對線對發送、2對線對接收的工作方式,因此不需要全雙工模式下的回波損耗。就目前的半導體技術水平,不使用回波及串擾損耗器件將減少1000Base-TX設計至少50%的整體復雜性。如果數據頻率從每對500Mbps提高到600Mbps,那么這種設計就可以用于1.2Gbps系統。因此,6類線纜不僅可以降低支持千兆以太網設備的費用,也為今后可能超過1Gbps的局域網技術提供基本設施保障。
根據國際布線標準ISO 11801,一個布線系統的期望壽命至少為10年。計算機與網絡技術分別以18個月和9個月翻番的速度發展,企業對網絡及帶寬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中樞神經系統的布線設施,為保證網絡的高效運行,避免網絡癱瘓,目前至少要選擇超5類線纜進行布線,而對于對帶寬要求較高且資金充裕的企業,建議選擇6類線纜進行布線。
確定一個標準通常需要漫長的探討,6類線纜標準自1997年9月提交討論以來,至今沒有定論。有消息說,今年晚些時候6類線纜標準即將出臺,由于符合6類線纜標準的布線系統必須滿足國際標準中規定的最壞情況下的信道性能,所以誰也不敢保證標準肯定會在今年揭曉。既然如此,我們怎么還推薦用戶使用6類線纜呢?
目前,很多線纜生產廠商都推出了6類線纜產品,而且已經有一些用戶在部分工程中安裝了6類線纜。用戶也許會擔心:標準沒出來,采用6類線纜是否會物非所值。事實上,廠商在設計產品時,已經考慮到最終標準中可能規定的所有要求,而且6類標準提議已有3年了,開發它的技術正在不斷提高,雖然不能保證現在的產品都會通過即將出臺的標準,由于主要參數不會有變化,目前大部分廠商的6類線纜都不存在違反標準的問題,所以用戶盡管放心大膽地選用。
怎樣挑選6類線纜產品?
畢竟6類線纜是布線新技術的代表產品,采用這種技術需要投入巨資,選用時用戶應該特別慎重。
首先,鑒于標準尚未確定,建議用戶從知名品牌中做選擇,即應從產品提供商的生產規模和市場知名度等方面綜合考慮,比如美國超訊公司的6類線纜是獲有技術專利的6類產品,其專利技術還為其他一些線纜廠商所使用,用戶選用這樣的產品不必擔心質量問題。還有安普、西蒙公司的產品,在市場上的知名度也很高,由于長期專注線纜技術,產品應用較為廣泛,深得用戶的信任,其6類線纜也是用戶不錯的選擇。
其次,布線系統的質量不僅取決于6類線纜本身的質量,更主要的是取決于精心的施工安裝,出席6類線纜解決方案研討會的福祿克公司周華認為:實施一個高質量的布線系統,40%在質量,60%在施工。他一再強調,施工的過程對布線系統的影響很大,即使選用了高性能的6類線纜系統,如果施工粗制濫造,結果將達不到相應的產品性能。所以施工是使6類線纜產品按規格指標發揮作用的關鍵。
一般地,在購買6類線纜時,產品提供商只提供產品,而其集成商提供施工服務。從目前應用來看,用戶只需要找一個有6類線纜布線經驗的施工隊伍即可。前面我們提到選擇6類線纜時要找名牌產品,除質量好以外,還有一層意思,就是施工水平高。由于名牌產品涵蓋面廣,其施工隊伍相對成熟,經驗豐富,所以可為布線系統及應用提供可靠服務。
布線時需要注意什么?
對6類線纜布線施工的學問很大,根據經驗,施工時應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1、如果在2個終端間有多余的線纜,應該按照需要的長度將其剪斷,而不應將其卷起并捆綁起來。
2、線纜的接頭處反纏繞開的線段的距離不應超過2cm,過長會引起較大的近端串擾。
3、在接頭處,線纜的外保護層需要壓在接頭內而不能在接頭外。雖然在線纜受到外界拉力時整個線纜均會受力,但若外保護層壓在接頭外,則受力的將主要是線纜和接頭連接的金屬部分。
4、在線纜接線施工時,線纜的拉力是有一定限制的,一般為9kg左右。若不清楚,請與線纜提供商確認其拉力。過大的拉力會破壞線纜對絞的勻稱性。
布線之后別忘了測試
布線之后,我們還要進行最后一項工作: 檢測布線系統。用戶和集成商都需要通過檢測來衡量6類線纜的布線系統是否滿足實際應用。此時,用戶和集成商會使用自己的測試工具。
首先,布線施工人員隨裝隨測,只需使用一般的線纜檢測工具,即可測試6類線纜的通斷、線纜的打線方法、長度及線纜的走向等問題。
其次,當6類線纜布線施工完畢后,需要對全部線纜系統進行認證測試。此時需要根據6類線纜最新草案標準進行較為全面的測試,包括近端串擾和遠端串擾(FEXT)等一些已經穩定的指標參數,然后出據每一條鏈路的測試報告。測試報告包括了測試時間、地點、操作人員姓名、使用標準和測試結果。 最后,在施工完畢時,需要有第三方對6類線纜系統進行抽測,抽測是代表公正以及對施工的驗收。通常,線纜系統抽測的比例為10%~20%。
還有7類、8類線纜嗎?
從國外對線纜技術的研究結果看,特別是考慮到信號衰減與輻射等問題,有專家認為,憑借雙絞線的現有結構,幾乎沒有可能再提高帶寬的頻率。另外,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萬兆網標準的即將出臺,進而帶動光纖技術的廣泛應用,雙絞線在以太網的舞臺上將漸漸退卻,有可能遲遲未出的6類線纜標準是為雙絞線圈點的最后一個句號。
然而,早在1997年就有國際標準化組織宣布進行7類線纜標準的研究,并建議7類線纜的帶寬為600MHz,而且需要采用全新類型的屏蔽式雙絞線、接頭和插座,同時兼用全新獨立端邊接方式和界面。由此看來,似乎7類線纜正豐羽長翼。
關于雙絞線的未來發展,誰也難以給予準確的預測,但是就企業用戶而言,根據自己的應用需求、資金狀況及近幾年的發展,決定是否選擇6類線纜還是可望可及的。
什么是帶寬?
信道帶寬是指在信噪比確定不變的情況下信道的頻率范圍。在銅介質布線系統中,每100m雙絞線信道的帶寬常用MHz表示。
以MHz計量的信道帶寬與以Mbps計量的信息傳輸能力或數據傳輸速率之間的基本關系類似于高速路的行車道數量與車流量的關系,帶寬好比高速路上行車道的量,數據傳輸速率好比交通流量或每小時車輛的通過數量。
線纜類別與應用
在用戶應用的線纜中,已有5類線纜標準出臺尚待時日,它們的應用與發展從以下闡述中可見一斑。
1類線纜:傳統電話線,適于模擬語音和數據。
2類線纜:最初為IBM3類,適于4Mbps令牌網LAN,但較少被使用。
3類線纜:為10Mbps以太網設計,被廣泛用于數字BPX系統,但由于5類線纜的出現而趨于衰退。
4類線纜:為10Mbps以太網與令牌網設計,較少使用。
5類線纜:為100Mbps以太網和155Mbps令牌網設計,這是目前大多數企業安裝的首選線纜。
6類線纜:用于1000Mbps以太網。
超6類線纜說法合適嗎?
雖然關于6類線纜的國際標準還未出臺,但是我們可以從市場上見到超6類線纜產品。有專家認為,超6類線纜的國際標準未出臺前,它就不有稱之為超6類線。然而,從應用角度看,廠商把帶MHz以上且有關參數達到一定指標的線纜稱為超6類線纜已成為不爭的事實。其實,說法只是一種語言表達和標志方式,如果企業能用,性能也不錯,何必在意說法呢。
出處:《微電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