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通信走向誤區
2019-11-03 09:51:12
供稿:網友
集群通信走向誤區 移動通信從應用方面劃分為公眾移動通信網和專用移動通信網。公用移動通信網俗稱移動電話,專用移動通信網俗稱集群電話。在專用移動通信網中又分為共同調度集群移動通信網和專用集群通信網,由于應用范圍的不同,要求的網絡結構,技術特性和使用功能是有區別的。 公眾移動通信網是為個人提供移動電話業務,由于用戶眾多,容量大,為了提高頻率利用率,采用小區或微小區蜂窩方式組網,必須與公用電話交換機互聯,形成整個地區和國家規模的通信網,必須具備國內和國際漫游功能。公眾移動電話服務對象同有線電話一樣,用戶接續平等,沒有優先權和特權用戶功能,并采用雙工通信方式,絕大多數用戶使用手機與有線電話通話,以電話業務為主,附加數據業務功能。共用調度集群移動通信網是供城幣中各個業務部門作為生產調度,行政管理和搶險救災,應急救援而建立的集群移動通信網,不需要漫游,更無需國際漫游。該網為專業人員或生產一線調度人員使用,必須具有群呼、組呼、會議呼和優先、強析強插等功能,在緊急情況下可以臨時將幾個系統進行指揮調度,所以必須有動態重組功能。使用雙工選呼電話需要逐一撥號,接續時間長,調度指揮系統不需要撥號,通話簡練,所以雙工通信方式不適合調度工作,但必須具備半雙工,單工以及脫網直接對講功能。該網除進行電話業務外,還應具備車輛定位、靜止圖像與數據業務傳輸等功能,因此無論從業務對象,性能要求,業務范圍和通信方式等兩種網絡是有區別的。 90年代初期,我國集群通信的建設一度火爆,當時一些搞集群通信網的部門和單位,利用我國公共蜂窩移動電話網建設初期容量不足,價格昂貴等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的機會,將本單位的集群通信網向社會開放提供服務,再加上我國對模擬集群通信網的發展缺乏宏觀指導,因而出現兩個誤區,一是擁有集群通信網的單位,企圖利用集群通信網的手機代替蜂窩移動電話的手機使用(二哥大),并試圖與其爭奪幣場。這是一種服務定位的錯誤,其結果必然是失敗。二是擁有蜂窩移動通信的部門認為,隨著蜂窩移動電話網的普及,集群通信也就沒有必要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國政府主管部門對集群通信建設也沒給足夠的重視,因此成為“被遺忘的角落”,致使我國的集群通信系統至今沒有發展起來。 不久前,吳基傳部長在《開發數字集群通信系統有關問題的匯報》中做出重要批示“主要研究市場需求”。為此信息產業部電子信息產品管理司組織人員于今年一季度進行了“關于數字集群通信系統的市場調研”,具體市場需求情況如下: ·公安系統 網絡結構:公安無線通信網主要以覆蓋本轄區的本地網為主,采用大區覆蓋。大中城市網結構分為三級四層,移動臺可以跨區跨省異地入網使用。 主要應用業務:應用于公安指揮調度,應付各類突發事件。以話音通信為主,移動數據傳輸、GPS定位等業務為輔。手機要能脫網直通。 公安數字集群移動通信系統市場預測:公安系統要統一規劃及要求,將自建數字集群網,不租用公網,不用作經營。公安系統是數字集群潛在的最大用戶。消防、警衛、邊防對移動通信系統的應用均劃分到公安系統。目前,全國有120萬公安干警,目標配置為平均每3人一部無線電臺,則需40萬部移動臺。 ·國家安全系統 安全部認為公網不能代替專網,模擬集群不能代替數字集群。 建網特點及需求:希望以大區覆蓋為主。移動臺要求體積小、可靠性高,可實現即講即通。目前的管理體制下,以自建系統為主。條件具備,可相關部門聯合建網,各自配備移動臺。 市場預測:由于目前使用的模擬集群系統有10年左右的壽命,因此在今后的5-10年中如果經費許可,以代替模擬系統為目標。 ·水利系統 公眾網(GSM)不能滿足水利指揮。調度的要求。但在汛期可以起到輔助作用。水利系統要單獨建設自己的專網,平時可以與其它部門共用,汛期必須專用。 水利系統在采購無線通信設備過程中,將優先使用國產系統。如果國內開發數字集群設備,水利系統可以等上一到二年,再上國產設備。水利系統無線通信設備的使用有季節性特點,主要在汛期抗洪救災。 從總的發展上,水利專用通信骨干網中以衛星、微波為主,集群為輔。集群通信建于重要堤防,作為應急網,用于汛期的調度和平時的維護。全國重要提防要全部覆蓋。 水利系統最高目標是實現汛情的圖象傳輸。目前重點是解決話音通訊。 ·交通系統 公路專用通信是公路現代化動態管理實現指揮調度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公路專用移動通信網主要用于公路工程、路政管理、養路費嵇征及公路運輸等。 公路專用移動通信網有以下特點:1.地域遼闊,地形復雜;2.是鏈狀通信網;3.所需基站多;4.用戶量不大,每個基站大約30-50個用戶等。5.要求接續時間小于500毫秒,具有漫游功能、越區切換和脫網功能。 運輸管理方面是專用移動通信的一個較大的潛在市場,在交通匯集點全國建有54個樞紐港,各港口以信息服務為主,用戶量大。運輸管理公司將是共用專業調度網較大的用戶。 ·城建系統 一個城市在建設過程中,電力、煤氣、自來水的生產與供應,交通運輸、倉儲的調度和指揮,金融、保險、房地產。社會福利、商貿、餐飲的運營,工商、稅務、市容等的綜合治理都急需集群設備。城建系統應用集群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工況監測,二是搶險。水、電、氣都是關系到人民生活的大事,一旦出現險情就造成較大損失。為了保證城市建設的需要,保證安全,建設部十年前就做出規定,要求在建設的同時要考慮自動化,以實現安全運行。城建系統是一個很有潛力的市場,如在各種管道關鍵部件流量、壓力等參數的提取對防災、搶險十分重要,這方面的使用需求必由經營性的集群調度網解決,如北京華訊集團和上海國脈的共用網。國外共用專業網有很多公共事業部門的用戶。 ·司法系統 移動通信在通信投資中所占比例較大。從發展上看150MHZ設備已落后,將逐步淘汰,更新為集群系統。下一步重點是發展模擬集群(MPT-1327),爭取跟上數字集群的發展。 ·電力系統 電力系統通信與電廠同時建設。一般通信項目的投資都掛在基建項目上。由于投資規模大,模擬集群上的時間不長,預計電力系統最近對數字專用移動通信不會有太大的需求。 長遠來看,電力調度自動化方面的需求較大。主要在各變電站電力供應情況、電力線路運行參數的集中匯總,供電局調度所據此進行控制操作。數字集群在解決數傳及指揮調度方面,市場相當可觀。 ·民航系統 總體規劃,對于小規模機場,采用常規對講設備;對于中規模機場,準備采用準集群系統(即單基站系統);對于大規模機場采用800MHZ集群系統。 ·鐵路系統 鐵路本身的特點決定現有GSM不能滿足鐵路的要求。隨著列車的提速,“安全正點”對指揮調度網的要求就越發迫切,集群通信系統適合鐵路的要求。現鐵道部內上下已統一認識,領導日常工作可用GSM手機,一線的指揮調度靠集群調度網加上已有的列車調度網。考慮鐵路安全的急迫要求,當前要建自己的MPT1327模擬集群網,不租用商用集群網。 ·海關系統 公網與專網各有特點,互不包容。海關的固定通信靠公網,移動通信離不開專網。海關建網優先考慮的是性能價格比。海關有能力自己建網,對設備進行統一管理。 由于海關總人數的限制,數字集群總的需求不會太大,暫不要求全國聯網,但要求局部區域聯網。 ·共用專業網 華訊公司對北京地區的共用集群市場做了一次市場調查,結果認為在1-2年內將用戶數目發展到2-3萬戶,5年之內發展用戶到5萬戶,6年以后發展到8-10萬用戶,上述數字是公司最為保守的預測。 綜合華訊及其他集群運營部門的情況,結合從建設部了解的情況,我們作出以下預測數據:在2年內,全國共用集群有8萬移動用戶;在3——5年內,全國共用集群新增80萬移動用戶;在6-10年內,全國共用集群新增320萬移動用戶。 在被調查的15個部門中,有 11個部門認為建立專用集群調度系統是必要的。根據各部門的需求情況,以及數字集群移動通信系統的性能和建網特點,我們作了如下保守預測: 數字集群的潛在巾場需求:800-900萬部移動臺,14-15萬個信道,500億元的市場價值。其中2005年前,需要135萬部移動臺,23500個信道,約80億元;2005-2010年需380萬部移動合,54000個信道,250億元。 其中最有市場潛力是共用的經營性的(或稱為商用的)集群調度通信網(國際電聯稱為PAMR),這也是同際集群通信系統發展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