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對GSM系統體系結構的影響
不斷增加的EDGE比特率對GSM網絡結構提出了新的要求。圖1表示了GSM/GPRS網絡結構。

圖1 EDGE的突發結構
從表面上看,A-bis接口是一個瓶頸。這個接口目前能支持每業務信道速率為16kbps。部署EDGE后,每個業務信道能支持的速率能達到64kbps,這就需要給每個業務信道指配多個A-bis接口時隙。然而,16kbps這個極限由于在GPRS中引入兩種編碼方式(CS3和CS4),早就被突破了。這個方式下的最大碼率為22.8kbps。因此,A-bis限制問題早就在EDGE標準之外解決了,因此它是與GPRS有關,而與EDGE無關的修正方法。
對基于GPRS的分組業務,別的節點的接口已經能夠處理更高的比特率,因此,不受影響。對電路交換業務,A接口可以處理每用戶64kbps的業務,EDGE電路交換承載者不能超過。
2、對GSM無線網絡規劃的影響
網絡運行者能夠逐步引入EDGE,這是一個在很大的程度上決定GSM網中EDGE的成功與否的重要的先決條件。對初始部署情況,能支持EDGE業務的收發信機將在EDGE沒有開放的地區作為標準GSM/GPRS收發信機存在。因此,能支持GSM、GPRS、EDGE的用戶將在同一頻段共存。
為了減少網絡運行者的費用和工作量,無線網絡的規劃(包括小區規劃、頻率規劃、以及功率設置和其它小區參數)不需要作大的修改。下面將討論EDGE對無線網絡規劃影響,其中主要考慮對非透明業務的影響?! ?/p>
(1)覆蓋規劃--包括自動重傳請求的非透明無線鏈路協議的特征,較低的無線鏈路質量只會引起較低的比特率。因此,低信干比不會引起掉話,但會引起暫時的用戶比特率的降低?! ?/p>
透明業務承載者一般提供一個恒定的比特率,因此鏈路質量控制必須與資源指配相結合。這樣,動態指配的時隙數與比特率和誤比特率的要求相適應。所以,前面定義的透明業務承載者可以用在整個GSM小區中,但是,在小區中心地帶,所需要的時隙數比較少(因為這里可以采用8-PSK調制方式)。
(2)頻率規劃--現有GSM系統中,頻率利用系數一般為9。然而,也有朝更小的頻率再用系數發展的趨勢。通過運用跳頻和多種頻率再用圖樣,以及不連續發射技術(DTX),頻率再用系數小于3也是可行的。EDGE支持許多種再用圖樣。實際上,通過采用鏈路質量控制手段,EDGE可以在任意的頻率規劃中引入。所以,EDGE可以在現有的GSM頻率規劃中采用,并且它支持在更緊湊的頻率再用方案基礎上的未來高容量解決方案?! ?
(3)信道管理--引入EDGE后,基站將有兩種收發信機:標準GSM收發信機和EDGE收發信機,如圖2所示。

圖2 基地收發信機和信道規劃的一個例子
每個物理信道(時隙)可以看成是以下幾種信道之一:
·GSM語音和電路交換數據(CSD)
·GSM分組數據(GPRS)
·GSM語音和電路交換數據(CSD和ECSD)
·分組數據(GPRS和EGPRS)
標準GSM收發信機只支持以上信道的前面兩種信道類型,而EDGE則支持所有四種信道。物理信道可以根據需要在基站動態定義。例如,如果有許多語音用戶正在通話,則增加第一、三種信道的數量,當然,代價是減少了GPRS和EGPRS信道的數量。最重要的是信道的管理過程應該是自動的,以避免把信道分成靜態的組。因為如果將信道分成靜態的組的話,會嚴重降低線路利用的率,并且也會使得網絡運行者面對一個費時、費力的分組問題。 (移動信息港)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