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探花免费观看_亚洲丰满少妇自慰呻吟_97日韩有码在线_资源在线日韩欧美_一区二区精品毛片,辰东完美世界有声小说,欢乐颂第一季,yy玄幻小说排行榜完本

首頁 > 學院 > 網絡通信 > 正文

CDMA和GSM智能網的技術比較

2019-11-03 09:42:18
字體:
來源:轉載
供稿:網友
 一、發展背景

  隨著移動通信的發展,運營商和用戶對業務拓展的需求不斷增強,從通信技術發展的角度看,未來的通信網絡必將是一個寬帶化、智能化、個性化的網絡。作為第二代移動通信技術的CDMA和GSM系統,網絡體系結構逐步由移動網向智能化方向發展,在移動網絡中引入智能網概念,增加智能網相關功能模塊,使得移動網絡能夠很容易地提供更多新業務來進一步滿足客戶不斷增長、變化的需求。

  對應于CDMA和GSM兩種移動網絡的智能網功能模塊分別是無線智能網WIN(Wireless Intelligent Network)和移動智能網————移動網增強邏輯的客戶化應用CAMEL(Customised applications for Mobile Network Enhanced Logic)。北美CDMA移動通信系統采用的是ANSI—41D協議,為了支持智能業務,在ANSI41D協議的信令結構和信令流程的基礎上4定義了一系列無線智能網(WIN)協議,分別是IS—771、IS—826和IS—848,這些協議最終將整合到ANSI—41E協議中,從而使ANSI—41E成為一個完全基于智能網的核心網絡協議。在北美CDMA無線智能網發展的同時,ETSI標準化組織也在推動著GSM移動網絡智能化的發展,研究和制定了為GSM移動用戶提供CAMEL業務的移動智能網系列協議。CAMEL是一種業務,它采用智能網業務控制功能,提供一種機制,使GSM網絡能夠提供獨立于服務網絡的業務。

  二、應用協議比較

  CDMA首先是在美國提出和發展的,CDMA無線智能網系統的WIN協議是由ANSI標準化組織制定的。WIN系統的研究是分階段進行的,WIN Phase I階段提出了IS771協議,WIN Phase Ⅱ提出了IS—848協議,此外,在WIN Phase I之后專門為預付費業務制定了IS—826協議。所有WIN協議均以ITU—T CS—2功能子集為基礎,增加了無線接入和移動性管理等功能實體,從MAP角度看,它也是對ANSI—41D協議的補充和豐富。

  如同CDMA在美國一樣,GSM網絡大都在歐洲,所以GSM方面的標準都是由ETSI制定的。隨著GSM網絡智能化的發展,ETSI制定了GSM移動智能網CAMEL系統標準。考慮到CAMEL系統的復雜程度不同,CAMEL標準也是分階段研究制定的。CAMEL各個階段的接口規范都是以ITU—T的接口協議為基礎,CAMEL Phase I和CAMEL Phase II的接口規范是ITU—T CS—1接口協議的子集,只是在CAMEL的接口協議中增加了GSM移動用戶所特有的一些參數。對于CAMEL Phase I技術規范所規定的功能較少,在CAEML應用部分CAP(CAMEL Application Part)中只包含7個操作,沒有用戶交互等功能;CAMEL Phase II技術規范所包含的內容與ITU—T的CS—1內容大體相同,只是缺少一些話務量管理和業務量管理功能。

  比較WIN系列協議和CAMEL系列協議可以發現以下幾點區別:

  1、標準制定方式

  ANSI標準制定的方式是各個課題分別工作,提出自己的要求,各個課題的最后標準可能存在部分不協調,例如業務流程中的要求沒有反映到協議要求里,從而給設備商造成一定困難,設備商開發協議時,必須全面兼顧多個規范;ETSI標準化方式則是首先確定一個明確的計劃和總目標,相關課題根據該計劃協調工作,互相補充和完善,形成一套完整的、互相協調的標準。

  2、基于智能網的能力集

  CDMA的WIN系列協議是在CS—2基礎上定義的,而CAMEL Phase I ̄II的接口規范是CS—1接口協議的子集。

  3、業務信令流程的規定

  WIN協議對業務信令流程規定得非常詳細,而CAMEL系統規范沒有對業務流程進行規定,只是定義了業務的含義和業務特征。

  4、智能網協議和MAP協議關系

  WIN協議是對MAP協議的補充,所以它和MAP一樣同為TCAP的一個用戶;而CAMEL協議則不同,CAP和MAP分別為TCAP的兩個不同的用戶。

  5、智能網協議和TCAP的關系

  由于WIN協議是對MAP的補充,所以它和MAP一樣同為TCAP的一個用戶,而CAMEL協議則不同,CAP和MAP分別為TCAP的兩個不同的用戶。

  三、呼叫狀態模型比較

  由于WIN和CAMEL基于不同的智能網能力集,因此二者的分布功能平面的基礎不同,這就造成它們的呼叫狀態模型也有所不同,主要表現它們所支持的DP點不同:

  1、O—BCSM

  在WIN中,到IS—826為止O—BCSM僅支持Origination—Attempt—Authorized、Collected—In-formation、Analyzed—Information、O—Answer和O—Disconnect等DP點,協議發展到IS—848之后,在O—BCSM中增加了O—Called—Party—Busy和O—No—Answer兩個DP點。

  對于CAMEL的O—BCSM,除了上述所有的DP點之外還支持Route—Select—Failure DP(4)、O—Not—Reachable DP(50)和O—Abando n DP(10)。

  2、T—BCSM

  在WIN的T—BCSM,到目前為止只定義了5個DP點,分別是Termination—Attempt—Authorized、T—Answer、T—Disconnect、T—Busy和T—No—Answer。

CAMEL的T—BCSM,除了上述5個DP點外,還支持T—No t—Reachable DP(51)和T—Abandon DP(18)兩個DP點。

  四、業務觸發方式比較

  CDMA無線智能網中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基本概念,即DP點和觸發器。DP點是呼叫過程中的狀態,這些狀態由協議定義,對業務邏輯開放。也就是說,業務邏輯可以在DP點對呼叫進行控制,要求SSP報告DP點的到達,并通過消息返回給SSP一組操作,決定呼叫進程的下一步走向。業務邏輯在每個DP點上定義了一組觸發器,DP點的任何一個觸發器都滿足表示該DP點被檢出。DP點是靜態的,也就是說呼叫進程運行到DP點時必須判斷是否需要檢出,而觸發器則可以動態配置,使DP點的檢出條件多樣和靈活。

  CDMA無線智能網和GSM移動智能網的觸發機制類似,兩者都是通過靜態配置DP點觸發智能呼叫,當用戶發起呼叫時,遇到配置的DP點,由SSP向SCP上報智能呼叫。

  當移動用戶漫游到一個新的位置區時,需要進行位置更新,HLR通過此過程將用戶的簽約數據傳送到VLR。當移動用戶終呼時,GMSC向HLR發送路由請求消息,HLR在響應中將用戶簽約信息帶回GMSC,用于觸發智能業務。

  WIN和CAMEL智能業務的觸發方式在具體實現上的區別表現在:

  1、DP點含義

  WIN的每個DP點都有許多觸發器,而CAMEL在DP點沒有觸發器的概念,每一個DP點為一個判斷條件。

  2、對呼叫的控制關系

  在WIN中由SCP控制呼叫,但是觸發器基本由HLR下發,并且大都為靜態觸發器,而對于CAMEL來說,一旦SSP觸發一次后,所有后續DP點都由SCP動態裝配。

  3、智能業務的觸發方式

  在WIN中,所有的智能業務都由SCP判斷,SSP的能力相對而言較弱,只是把觸發器上報上來,沒有業務鍵概念,具體的業務種類由SCP分析確定并向SSP指示業務信息;而在CAMEL中,SSP則需要對用戶CSI信息進行分析,并根據業務鍵來確定業務種類,向SCP發出業務請求。

  4、在SSP獲得的智能用戶的簽約數據

  對于WIN,下發到SSP的用戶簽約觸發數據就是屬于各個DP點的觸發器(包含SCP地址),而對于CAMEL,SSP需要知道用戶的簽約觸發數據,包含SCP地址、業務鍵和觸發檢測點等信息。

  五、總結

  從以上可以看出,無論是CDMA無線智能網還是GSM移動智能網,它們都是在原有的移動網絡上進行智能化的結果,是智能網技術在CDMA和GSM移動領域的拓展。華為公司在GSM移動智能網和固定智能網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目前已經應用到CDMA移動網絡,提供完整的無線智能網解決方案。

  WIN的發展是第二代移動通信向第三代移動通信演化的過程,同時第三代的發展也對WIN的發展提出了要求,而WIN的分布功能平面中所定義的與移動性有關的功能實體正是第三代移動通信(IMT—2000)網絡功能結構的一個子集。

  智能網在不斷地發展,已經從為固定網用戶提供增值業務的最初目的逐漸轉換為全面考慮終端的移動性和個人的移動性,而智能化、個性化、寬帶化則是整個通信發展的必然方向,移動網與智能網最終將趨于融合。第三代移動通信的最終目標就是實現與智能網CS—3的無縫互通。

摘自《中國通信標準研究組》
發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發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秀| 来宾市| 象州县| 蒲江县| 保靖县| 榕江县| 洛阳市| 且末县| 桑植县| 安仁县| 穆棱市| 佛坪县| 临泉县| 离岛区| 公安县| 措勤县| 商都县| 承德县| 灌云县| 西充县| 新晃| 格尔木市| 绩溪县| 屏南县| 休宁县| 云霄县| 保亭| 上饶市| 哈密市| 台江县| 垣曲县| 元朗区| 普陀区| 林周县| 衡水市| 上林县| 雅江县| 盈江县| 和静县| 恩施市| 响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