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全球3G的發展已經走上了一條更為穩健務實的道路。一方面,標準化的工作一直在穩步推進。另一方面,基于3G標準的設備開發也在加緊進行。在諸多標準中起步較晚的TD-SCDMA系統今年3月成功地被3GPP接納,4月又完成了其全球的首次呼叫,隨后又進行了實時圖像傳輸公開演示,初步驗證了TD-SCDMA系統的性能。正是由于這些突破性的進展,大大增強了人們對TD-SCDMA系統的信心。如果以一項技術從發明到開發的進展速度來衡量,TD-SCDMA無疑是諸多3G技術中發展最快的3G技術,并展現出美好的市場前景。
技術優勢被普遍認同
以被3GPP接納并納入R4版本為標志,TD-SCDMA已經被全球電信運營商和電信設備制造商所接受。經過多年的研究與開發,人們對TD-SCDMA技術的優點有了進一步的認識,TD-SCDMA技術本身也有了新的發展,其技術優勢已經被普遍承認。
目前,越來越多的國內外企業開始認可TD-SCDMA技術。TD-SCDMA技術論壇的會員已經超過260家。在9月舉行的首屆國際TD-SCDMA高級研討會上,我們不僅聽到大唐電信和西門子的專家對TD-SCDMA技術優勢的闡述,而且也聽到北電網絡、阿爾卡特等公司的專家對TD-SCDMA技術優勢的高度評價。這些評價集中體現在TD-SCDMA的頻譜利用率以及對業務支持的靈活性方面。專家們一致認為,在頻譜利用率方面,TD-SCDMA具有明顯的優勢。有專家認為會比FDD系統的容量高4.8到5倍,其原因一方面是TDD方式能夠更好地利用頻率資源,另一方面在于,TD-SCDMA的設計目標是要做到設計的所有碼道都能同時工作。而在這方面,有專家指出,目前WCDMA系統256個擴頻信道中只有60個可以同時工作。因此,人們認為,TD-SCDMA是目前頻譜利用率最高的技術。此外,TD-SCDMA既可以很好地支持不對稱業務,也可以高效率地支持對稱業務。而FDD系統在支持不對稱業務時,頻譜利用率會降低,并且目前尚未找到更為理想的解決方案。同時,專家們也闡述了TD-SCDMA許多其他的技術優勢,如成本、頻率靈活性等等。
TD-SCDMA技術得到越來越多關注和認可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在于人們越來越清晰地認識到,TD-SCDMA技術在許多方面非常符合移動通信未來的發展方向。近來,后3G技術被人們普遍關注,運營商也更加關心目前的諸多3G標準在未來的擴展能力。那么,后3G究竟會采用什么樣的技術呢?據有關專家介紹,從2000年3月起,ITU-RWP8F工作組開始廣泛討論如何使用新技術來提高現有3G系統性能的可能性。比較一致的觀點認為,智能天線技術、軟件無線電技術、下行高速包交換數據傳輸技術等將可能是未來移動通信系統中普遍采用的技術。顯然,這些技術都已經不同程度地在TD-SCDMA系統中得到應用,而且TD-SCDMA也是目前唯一明確將智能天線和高速數字調制技術設計在標準中的3G系統。
市場前景日趨明朗
TD-SCDMA技術得到認可并不代表TD-SCDMA已經成功,正如業內大多數人所指出的那樣,TD-SCDMA真正的成功在于市場的成功,在于TD-SCDMA產業的真正形成。那么,市場對于這一技術的需求情況如何呢?這一技術是不是一項適應市場需求的技術呢?結論是肯定的。
在9月舉行的首屆國際TD-SCDMA高級研討會上,大多數專家都對TD-SCDMA的市場前景表現出樂觀的態度。北電網絡專家黃臣宏博士認為,目前世界上沒有比TD-SCDMA更好的TDD技術,而ITU確定的3G頻率中TDD頻率占三分之一,因此,TD-SCDMA完全有可能至少占領3G三分之一的市場份額。阿爾卡特的專家JohnLipp先生分析了中國移動通信市場狀況后認為,在未來,中國至少會有一家傳統的移動電話運營商和一家新興的移動電話運營商會采用TD-SCDMA技術。他給TD-SCDMA的市場定位為FDD的補充,但他表示,TDD將有很大的向歐洲銷售的機遇,以幫助歐洲利用其非對稱的頻譜資源。他還認為,歐洲在2005年后還有可能在對稱頻段中采用TD-SCDMA技術。西門子專家KlausMaler先生更為明確地表示,TD-SCDMA不僅非常適合在中國應用,也會在歐洲被采用。對于歐洲3G運營商而言,獲得TDD頻率相對要容易,成本也相對要低。大唐電信專家李世鶴博士認為,TD-SCDMA產品在得到改進和完善后,其性能絕不會比FDD系統差。
不僅如此,我們看到,在技術被認可之后,人們已經開始更多地從業務的層面上來考察TD-SCDMA系統的市場前景。大唐電信專家李世鶴博士在分析未來3G市場需求時指出,不對稱的移動因特網將是IMT2000的主要業務,其不對稱比,2005年將是5∶1,而到2008年可能會達到8∶1或更高。這樣,TD-SCDMA會是最適合移動因特網業務的技術。西門子專家KlausMaler先生在分析中國移動通信市場時認為,解決話音和數據的雙重需求是十分重要的,而這正是TD-SCDMA的突出特點。
在部署TD-SCDMA系統的方式上,目前TD-SCDMA的第一階段——TSM(基于GSM核心網的TD-SCDMA系統)已經被人們更多地提及。雖然運營商對此尚有疑慮,但有關專家也認識到TSM在提高頻譜利用率、保護GSM系統投資、降低技術風險、節省部署成本等許多方面的優點。阿爾卡特的專家JohnLipp先生認為,TSM對于啟動TD-SCDMA的空中接口是重要的,可以緩解熱點地區GSM頻譜壓力,是支持數據業務的一個有效的辦法,可減少技術風險,是邁向3G的第一步。西門子專家KlausMaler先生認為,在部署TD-SCDMA方面,中國運營商和歐洲運營商會有不同的策略,中國運營商可能從宏蜂窩做起,而歐洲運營商可能會逐漸使用TDD頻譜,從微蜂窩基站開始部署。不同的市場策略并不會影響TD-SCDMA在市場上取得成功。大唐電信李世鶴博士則更充滿信心地表示,雖然人們現在還是把TD-SCDMA定位為FDD的補充,但這種補充不是一般的補充,將來人們會看到,這種補充將比被補充的系統還要好。
開發陣營日益壯大
在當今世界,一個新的通信技術要取得市場的成功,除了技術優勢和市場需求的因素之外,形成一個多廠商的供貨環境也是十分重要的條件。在這方面,起步較晚的TD-SCDMA明顯不占優勢。但是,隨著TD-SCDMA技術得到廣泛認可及市場前景的日趨明朗,我們看到,TD-SCDMA開發陣營在世界范圍正在日益擴大。大唐電信和西門子在TD-SCDMA領域的合作已經取得了劃時代的巨大成功。同時,他們的成功合作也大大推動了TD-SCDMA技術的發展。由于雙方在合作方面都采取了開放的態度,使得越來越多的公司成為TD-SCDMA開發的合作伙伴。
應該指出的是,西門子把所有TDD業務集中于TD-SCDMA的戰略決策,促進了UMTS TDD標準的融合,對于TD-SCDMA陣營的擴大十分有利。大唐電信也積極在國內外尋求合作伙伴,探求多種不同的合作方式。在國內他們已經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簽署了全面合作開發TD-SCDMA產品的諒解備忘錄,與廣州南方高科公司簽訂了合作開發雙頻雙模TD-SCDMA終端的合同,與CECW、清華大學、臺灣明基、大霸等企業和機構簽訂了合作意向書。在國際上,大唐電信還與TI、飛利浦、雷卡等公司簽訂了合作開發TD-SCDMA產品、儀表的意向書和協議。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合作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包括成立合資公司。
實際上,世界上有更多的公司和研究機構已經開展了多方面的研究開發工作,韓國ETRI就在北京首屆國際TD-SCDMA高級研討會上提出了一些完善TD-SCDMA技術的建議。這表明許多公司和機構在TD-SCDMA技術方面的研究已經相當深入。一些國外知名的跨國通信設備制造商也開始以不同的方式開展TD-SCDMA技術的研究工作,如TD-SCDMA已經成為三星在中國的研究機構的重要課題,富士通在中國的研究機構已經與中國的一些高等學校簽署了共同研究TD-SCDMA的協議。此外,世界移動通信界對TD-SCDMA技術研究的范圍已經拓展到很寬的領域,基本上涵蓋了從空中接口到核心網、從芯片到軟件平臺、從測試儀表到終端在內的所有領域。這更加清楚地表明TD-SCDMA技術的影響以及開發陣營實際上正在日益擴大。
具體而言,除了大唐電信和西門子在全力開發TD-SCDMA技術以外,許多企業不僅表示支持TD-SCDMA技術,并已經開始考慮在自己的產品系列中支持TD-SCDMA。也就是說,TD-SCDMA已經成為其解決方案的一個組成部分。
北電網絡的專家黃臣宏博士談到,北電網絡作為在無線通信領域支持所有3G標準的廠商,將在其占優勢的核心網層面提供TD-SCDMA的產品。北電網絡非常關注TD-SCDMA在核心網方面的發展,他認為,TD-SCDMA的第一階段采用TSM是一個很好的開端,但是采用R4版本以及更高版本的核心網是十分重要的,對于把TD-SCDMA推向世界是十分關鍵的。北電網絡認為,完全可以做到基于一種平臺,通過軟件升級的辦法使核心網同時支持3GPP的TDD和FDD標準。UT斯達康公司也宣布其核心網產品支持TD-SCDMA和WCDMA,并可以滿足TD-SCDMA第一階段即TSM的要求,其思路是使用單一的核心網來支持WCDMA和TD-SCDMA。另外一個知名廠商阿爾卡特的專家也表示,阿爾卡特會考慮建立TD-SCDMA的空中接口。阿爾卡特認為,他們在3G的許多方面具有優勢,在建立多標準的RNC方面,其解決方案將支持UMTS框架下的FDD和TDD。
在被人們普遍認為是TD-SCDMA成敗關鍵的終端設備方面,我們同樣看到許多國內外企業已經參與其中。西門子和大唐電信都在進行開發,西門子已經向人們展示了一款TD-SCDMA的樣機。前面提到的飛利浦、CECW等企業已經開始著手有關研發工作。此外,一些專業的手機設計機構也開始研究TD-SCDMA手機的設計方案。如著名的RTX電信A/S——丹麥一家在開發GSM和IS-95手機方面有著多年豐富經驗。能提供全面解決方案的研發公司很早就認識到了TD-SCDMA標準的潛能,決定開發帶有TD-SCDMA技術的系列產品。他們已經研制了基帶硬件的樣品,并已經開始進行物理層控制軟件和聯合檢測DSP軟件的編寫。其目標是在今年年底開發出第一個包括可用于誤碼率有關操作的第一物理層軟件的樣品,他們采用了協處理器的解決方案,將TD-SCDMA的功能模塊加入到GSM基帶芯片集里。另外一個設計公司ST Microelectronics仔細地研究了市場需求的特點,認為WCDMA和TD-SCDMA在建設初期,多模手機都是必需的,要盡可能采用共用的平臺。對此,他們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包括不同標準的信道編碼、調制解調方式、協議、幀結構等許多方面,制訂了自己的解決方案。
對于一個新技術和新產品的開發而言,測試手段也是相當重要的一個環節。在這方面,我們看到已經與大唐電信簽署合作協議的雷卡公司在TD-SCDMA測試儀表研發方面做了相當多的工作。應當承認,對于TD-SCDMA系統中許多新的技術,如智能天線、聯合檢測等,如何對系統進行測試評估是一個很大的挑戰,解決這些問題對TD-SCDMA的發展是十分重要的。作為電信儀表領域的知名廠商,雷卡的參與將推動TD-SCDMA測試技術的發展。
由此可見,雖然人們關注的多廠商供貨環境目前尚未完全形成,但是,事實上,以某種方式進行TD-SCDMA產品開發的企業已經相當多,涉及的范圍也相當廣,這將是最終形成人們滿意的多廠商供貨環境的基礎。
總而言之,作為國際3G標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提出的TD-SCDMA標準的技術優勢已經在世界范圍內得到充分的認可,其突出的特點和適應未來移動通信發展的技術優勢為其展現了廣闊的市場前景,并已經使其成為發展最快的3G技術。同時,我們應該認識到,對于一項全新的技術來說,形成多廠商供貨環境的最重要動力在于現實市場的形成。一旦具備了形成一定規模現實市場的條件,投入系統開發的企業就會大大增加,也就是說,現實市場的形成與多廠商供貨環境的形成,甚至技術的完善都將是一個互動的過程。對于移動通信系統而言,形成現實市場的條件包括:技術、頻率規劃、許可證、運營商策略等等。我們相信,隨著我國3G技術實驗的進行,TD-SCDMA現實市場的形成是必然的,這也將為其開拓廣闊的世界市場。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