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介紹了3G的發展歷程,探討了3G的標準和3G的走向,分析了3G推遲商用的原因。討論了我國如何在3G的競爭中走在世界的前列,怎樣使我國提出的標準TD-SCDMA暢游全球。
移動通信這個神奇新興的產業,使人類居住的地球變得越來越小,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與任何人進行任何類型的信息業務部能夠得以實現。但是要做到這些不是那么容易。它意味著移動通信網的覆蓋面要大,覆蓋質量要好,業務種類要多,在本地、在全國各地、在全球任何地方,利用手機不僅可以打電話,還可以看新聞、接收電子郵件、炒股、購物等。第三代移動通信(3G)正是為滿足這些需求應運而生的。
移動通信的第三代標準是全世界關注的熱點,國際電聯已經最后確定了第三代標準由六種不同的標準組成,其中WCDMA、CDMA2000和TD-SCDMA最受關注。本文將重點簡介三種標準的內涵及其不同之處。
3G市場的發展可謂一波三折,最近全球3G服務推遲的消息已成定局,給本來就撲朔迷離的3G市場增添了幾分變化,曾幾何時西歐各國拍賣3G許可證的“錘音”未盡,大有殺雞取卵之勢,今天又推遲服務。本文將著重分析這一態勢的原因和影響,尤其是對TD-SCDMA帶來的機會。然后結合國情探討如何走中國的3G路,最后介紹一下3G在國內外發展的最新動態。
1 GPRS開啟第三代移動通信之門
3G的實現,任重而道遠,尤其要結合中國國情,走中國自己的3G路。我們認為選擇GPRS技術過渡到3G是較好的方案。GPRS可以利用現有的GSM網絡,一舉在全國推出數據乃至多媒體通信服務,延長GSM的生存周期,充當3G的開路先鋒,拓展增值業務。
1.1 永遠在線、貴在移動
GPRS手機的特點在于永遠在線,不用像傳統手機一樣撥號上網,而且電信部門的收費將不依照用戶的上網時間,而是用戶每月傳輸的數據量。比如,你在網上定制了股票信息,電信部門只收你股票信息錢,不管你花多少時間看股票信息。而這些信息的獲得是在移動中進行,無論在路上、車上、在GSM網覆蓋的范圍內部可在移動中收到。
1.2 為3G開路和奠基
GPRS技術是一種經濟高效的分組數據技術,它在目前普通GSM網絡的傳統電路交換中增加了分組交換數據功能,數據彼分割成數據包而不是以穩定的數據流進行運輸。按每數據比特的發送和接收來收費,這樣會大大降低使用費用,得到用戶的支持。GPRS技術為3G開路,首先可以滿足用戶對數據的需求,并為3G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包括獲得了用戶,開拓了3G的市場。
1.3 節省投資、贏得時間
EDGE(Enhanced Data rates for GSM Evolution)是一種有效提高GPRS信道編碼效率的高速移動數據標準,它允許高達384kb/s的傳輸途率,可以充分滿足未來無線多媒體應用的帶寬需求。EDGE提供了一個從GPRS到第三代移動通信的過渡方案,從而使現有的網絡運營商運用現有的網絡設備,在第二代移動網絡商業化之前,為用戶提供個人多媒體通信業務。如果將EDGE與W-CDMA聯合使用,可以把W-CDMA的投資轉移到晚些時候,從而可以減少網絡投資,贏得時間,也可為運營者控制市場走向,判斷這些服務在多大范圍內能被接受,顯然,EDGE能保護和繼續使用GSM的大部分設備,能充分發揮GSM的余熱,延長GSM的生存周期,應該說是一條向3G過渡的好路徑。
2 3G標準的比較
2.1 三種標準的技術比較
CDMA2000 1X從IS-95平滑升級,技術成熟性最高,有明確的提高頻譜利用率的演進路線,在國外有預商用試驗網,但CDMA2000全球漫游能力一般。WCDMA來源于IS-95 CDMA技術,有較高的擴頻增益,發展空間較大,全球漫游能力也最強。而TD-SCDMA已成為國際電聯和3GPP標準,目前處于與歐洲TDD標準的融合階段,技術成熟性一般,有較高的頻譜利用率。
2.2 建網經濟性的比較
建網經濟性由四個因素決定:首先,在技術發展的過程中,尤其是運營商在衡量各種標準的過程中,考慮較多的是網絡能否平滑演進,這樣才能有效的利用現有的資源,節約成本,具體看:由GSM發展到WCDMA,GSM可作為WCDMA的依托網,而由GSM發展到UCDMA2000,CDMA2000則不能依托GSM網絡。其次,要看技術實現的難易程度,三種技術標準各有特色,但TD-SCDMA因為不需要雙工器,在經濟性方面會有優勢。第三,建網經濟性還與世界范圍內采用的程度及多廠家供貨環境有關,絕大多數GSM運營商采用WCDMA標準。之所以考慮多廠家供貨環境,是因為歷史經驗證明,設備成本不單取決于技術實現難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規模化程度。在網絡規模和多廠家供貸方面WCDMA占優勢。最后,是有關技術產權ipR方面,IPR不是單純的技術問題,也是法律問題。任何進行CDMA產品開發的廠家都需從Qualcomm購買專利,在產品生產和銷售方面還需生產許可證費和相應的生產提成費。WCDMA的IPR較分散,回旋的余地較大。TD-SCDMA是由中國研制開發的技術,在技術實現、IPR方面可能占優勢。
2.3 中國的選擇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總工程師李默芳明確表示:如果運營者可以自己選擇,對于FDD方式,中國移動通信將選擇WCDMA進行全國覆蓋,對于TDD方式,在TD-SCDMA技術成熟,多廠家供貨環境形成,TD-SCDMA/WCDMA甚至TD-SCDMA/WCDMA/GSM多模終端出現后,高業務地區可根據業務需求采用TD-SCDMA系統進行熱點覆蓋和室內覆蓋。
3 全球3G服務推遲的原因及其影響
3.1 全球3G服務推遲的原因
3G服務推遲是諸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主要有兩方面因素,一是技術性,二是市場還不成熟。
1)技術性原因。技術性方面也表現在兩方面,一是標準工作的推遲,二是技術還不成熟。在標準工作方面,3GPP的相關標準今年3月才最后得到完善。技術不成熟主要表現在終端技術尚需進一步發展,WCDMA、CDMA2000都有許多不成熟的地方,TD-SCDMA也在進一步研發之中。總之,要享受3G服務還需要耐心等待。
2)市場原因:市場因素也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3G市場不成熟,另一方面是資本市場對3G的影響十分關鍵。市場不成熟的表現就是移動數據業務目前還處于啟動階段,還需要一個時期的準備,資本市場對3G的進程影響較大,是推遲3G服務的另一個重要因素。一些國家的政府采取了搜刮政策,尤其是西歐各國政府高價拍賣頻段,使運營商無法承受,造成全球3G推遲商用。
3.2 TD-SGDMA新機會
1)3G服務的推遲對三種標準發展的不同影響就不同的3G標準而言,3G服務的推遲,對其影響不完全相同。在一定程度上,有可能改變未來世界3G市場的格局,3G標準的實力有可能更為接近。3G的推遲商用,受影響最大的是WCDMA,因為,歐洲和日本的運營商過去在發展3G方面投入巨大,開發商眾多,因而推遲服務對WCDMA壓力更大。而對CDMA2000而言,面臨著第二代網絡規模大大落后于GSM的現實問題,從這個角度看,3G服務的推遲對CDMA2000有了緩沖的機會,是一個好消息。全球3G推遲服務,對TD-SCDMA的發展與成熟卻贏得了時間和更多的機會。
2)TD-SCDMA的新機會
TD-SCDMA是中國研究開發的技術,是國際電聯正式批準的3G標準之一,與WCDMA和CDMA2000有很大的不同。從技術上看,它是一個TDD標準,起步又較晚,在高速移動方面,TDD系統較FDD系統要低,一開始人們就懷疑它的高速移動的能力。支持TD-SCDMA技術的廠商又比較少,因而TD-SCDMA并沒有與前兩者的相同地位,只能作為一種補充而已。
但是,隨著TD-SCDMA開發工作的進一步深入,人們對3認識程度的加深,TDD方式的優勢逐漸被認識,如在頻譜利用率方面的優勢、在移動互聯網的優勢、在從GSM平滑演進到3G的優勢等等。加之,在3G受阻的情況下,TD-SCDMA卻逆勢上行,好消息不斷,首先是今年3月份,TD-SCDMA被3GPP所接納,正式成為3GPP標準的一部分;其次是TD-SCDMA完成了其全球的首次呼叫演示;第二,也是最近TD-SCDMA又公開展示了其圖像傳輸能力。這樣一來,越來越多的廠商開始重視和研究TDD技術,TD-SCDMA技術論壇規模不斷擴大。所以說,3G業務的推遲商用,不但沒有影響TD-SCDMA的發展,反而為其發展成熟贏得了時間。
3)TD-SCDMA的優勢
從技術的角度看,TD-SCDMA是一個TDD模式的標準,這就是與其他的種標準的不同之處,也就帶來獨特的優勢。首先,TD-SCDMA可在非成對的頻譜上實現所有業務,其特點是收發在相同的頻率上。而FDD模式的標準,需要兩段對稱的頻率,分別用于收發。同時,由于TD-SCDMA采用了CDMA和TDMA的多址技術,使TD-SCDMA在傳輸中很容易設置一個上行和下行鏈路的轉換點,來針對不同類型的業務,類似于可根據交通的流量來控制紅綠燈轉換的時間間隔。對于像互聯網這樣的“不對稱”傳輸業務,可使其轉換為“不對稱”,而對于像語音這樣的“對稱”傳輸業務,可以使其轉換為“對稱”,這樣總的頻譜效率更高。
而FDD模式卻不能做到這一點。因為其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是相互獨立的,資源不能相互利用。對于對稱業務,FDD有很好的頻譜利用率,而對于不對稱業務其頻譜利用率將有所降低。
從市場的角度看,能夠接入現有第二代的GSM核心網,是TD-SCDMA的又一個突出特點。這樣可以使TD-SCDMA提前提供3G服務,率先走向市場。
在開發方面,中國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和西門子公司進行合作,特別是西門子公司最近宣布,將所有TDD業務都集中到TD-SCDMA上來,實現了UMTS TDD標準的歷史性融合。這對TD-SCDMA在全球推廣具有重要意義。這將吸引全球,特別是歐洲更多的制造商和運營商關注TD-SCDMA技術。
4 3G在國內的發展動態
4.1 中國移動通信的國情特點
現在移動電話的人口普及率還不高,仍然處于高速增長的階段,且是以話音為主的用戶需求,因此,要求3G網必須與GSM網兼容。充分利用現有的GSM網,選擇頻譜利用率高的制式,是我國3G怎么走的關鍵一步。
就中國移動電話市場而言,也有不同的聲音,分析起來不無道理。8月下旬,香港上市的中移動股票狂跌了28%,創1999年10月以來的最低點,這與中國移動的中報較去年下降35%有關,但更深層次的原因是,投資者對貧富分化的中國市場的基本認識。他們認為,中國市場目前面臨這樣的尷尬:最先富起來的一批人早已有了手機,而新增的那些用戶囊中還稍嫌羞澀,他們不會在手機上耗費過多的時間和金錢。他們不再相信移動市場的增長神話。
中國移動電話市場是這樣,那么移動多媒體通信市場就更不用著急,我們從下面的分析中也可看出,3G的路還長,就世界而言也是如此。
4.2 百年來中國電信技術史上的重大突破
2000年5月,國際電聯(ITU)在土耳其召開全會,正式批準中國提交的TD-SCDMA為國際第三代移動通信標準(IMT-2000)之一。TD-SCDMA躋身三大主流標準之列,這是百年來中國電信技術史上的重大突破。標準是移動通信的制高點,移動通信的網絡設備和終端均須按國際標準研制,其目的是保證移動通信的暢通。回顧1G、2G的發展,可以看出,標準的提出者占有技術上的優勢,能帶來豐厚的經濟利潤。在1G時代,中國沒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模擬移動通信設備和終端。數字移動通信時代,中國主要使用歐洲的GSM系統,雖然在中期有大唐、中興、華為等通信設備供應商的群體突破,但也仍屬跟隨的局面。中國要改變落后局面,只有從標準入手。1998年6月30日,國際電聯接收第三代通信標準提交的截止日,中國信息產業部電信科技研究院首次提交了第三代移動通信國際標準TD-SCDMA建議。
國際電聯曾經想將電信標準統一為一種制式,以實現全球無縫接入、完全無障礙的自由通信。但由于技術上各有優勢,加之經濟紛爭的原因,最后確定了第三代通信標準的家族概念。
實力給予標準以決定權,標準又會給于更多的回報,因而標準已成為通信領域商家必爭之地。中國提出的TD-SCDMA躋身于世界三大主流標準之列,使中國在3G市場之爭中已搶先進入制高點。但從商業角度看,我國的TD-SCDMA是屬新生兒,TD-SCDMA的主要支持者是以大唐、中興、華為等為代表的中國個業。單就技術來說,TD-SCDMA適用了城市人口密集和手機上網需求密集的地區。而WCDMA和CDMA2000在網絡基礎和市場推廣上已先行于我國一步。其中WCDMA的支持者是歐洲和日本廠商,WCDMA在技術上適合遠距離通信。而CDMA2000則主要以美國高通公司為代表。這三大主流標準并存,未來誰主沉浮,誰能占領市場的最大份額,競爭將十分激烈。
競爭從標準開始,卻不一定會以標準結束。中國雖然有TD-SCDMA標準提出者的優勢,但能否搶占TD-SCDMA的市場也是個未知數。因為我們面對的競爭對手,不屬同一數量級,正像有人形容的那樣,艱苦的競賽有如龜兔賽路。因為世界上各大著名公司都分散壓寶,諾基亞、北電、朗訊、松下、NEC、阿爾卡特、愛立信等公司內部也都至少有一個小組在做TD-SCDMA的產品開發。我國的企業與世界上著名的如西門子、朗訊、阿爾卡特等比較起來,無論在規模上還是在技術上都不是對手,不屬于同一級別上的較量。但既然是龜兔賽路,最終還是龜勝利了,我們期待著這種結果。
4.3 我國互聯網進入GPRS時代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2001年7月12H宣布,醞釀已久的GPRS業務已于日前開始,在全國25個城市投入試用。全國有2900名志愿者成為試用者。中國移動此次推出GPRS新業務,首次采取在全國商用前邀請部分客戶試用這一形式,改變了我國電信運營商“建網即開通、開通即放號”的傳統模式。
對此,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稱:“希望通過實際應用,充分聽取客戶反饋意見,根據在試商用過程中反映出來的問題和客戶的需求,不斷進行網絡優化和產品改進。同時與服務提供商緊密合作,開發更多、更實用、更精彩的應用和服務。’此次GPRS試尚用表明,中國移動在升級網絡、出新業務時,更加趨于成熟和理 智,對客戶更加負責,總之更趨于市場的需求,是一大進步,這2900名勇于試用者,拉開了我國無線通信進入2.5G時代的序幕。
5 世界的3G行情
5.1 大肆“炒作”許可證,3G也將擠進“發泡”行列
由于移動通信和互聯網的發展勢頭正旺,不論是運營商還是制造商,甚至包括政府在內,都對第三代移動通信寄予極大的希望,生怕丟失了這次機會,致使3G也開始產生泡沫,這表現在歐洲一系列許可證拍賣中。2000年4月英國首開記錄,5張3G許可證公開拍賣所得竟高達360億美元,緊接著德國政府更勝一籌,拍賣6張3G許可證獲得450億美元,創世界紀錄。此后,荷蘭、奧地利、法國、葡萄牙、意大利等國都相繼開始拍賣許可證。
5.2 3G的市場定位
大肆炒作許可證的結果,必然帶來泡沫。冷靜下來考慮,3G許可證值不值這么炒,且不去深究,其實買這些許可證的公司和制造商也未必清楚許可證值俏不值這么高價,盲目認為好東西就不能錯過機會,加之財大氣粗,就使3G許可證的價值“哄抬”起來。其實3G的價值是與其在市場定位有關。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的市場定位是決定第三代有無長期生命力的一個策略問題。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的市場定位應該是移動多媒體業務。但是移動多媒體業務是否就迫在眉睫,就像當年建GSM網一樣,一點也不能等呢?其實今天和當年建GSM大不一樣,在中國移動電話市場發展空間還很大,國外也同樣存在著巨大的市場,移動多媒體市場不是眼前的主要市場,而是未來的市場,據估計2004年以前3G不可能有明顯的發展。況且一個市場的產生、成長到成熟都一段過渡時間,1G向2G,移動電話經過1G的培育市場,2G一上馬就像海綿吸水那樣吸收了大量用戶;同理,移動多媒體(3G)市場也需經過2.5G(EDGE提供了一個從GPRS技術到第三代移動通信的過渡方案,稱2.5G)的過渡。
5.3 3G在世界各國
1999年10月,ITU-R TG8/1最后一次會議最終完成第三代移動通信無線接口標準的制訂工作,通過“IMT-2000無線接口技術規范”。原預計2000年底ITU將完成第三代移動通信網絡標準的制訂,實際往后推遲了。但總的看來,已經為3G商用化創造了條件。現在,不少國家和地區準備發放3G許可證。芬蘭是世界上第一個發放3G許可證的國家,1999年3月18日芬蘭政府向4家公司發放了許可證。截止到2001年3月奧地利、比利時、德國、意大利、芬蘭、法國、葡萄牙、荷蘭、西班牙、瑞典和英國,共11個歐盟國家發放了許可證,共獲1300億歐元。亞洲國家中,日本與韓國率先發放了許可證,其它一些國家也做出了發放許可證的準備。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DoCoMo已決定個球第一個推出3G移動電話服務,推出時間在今年10月1日。DoCoMo將調降其數據傳輸核心服務費用至目前費用的確良/10以下,以期刺激3G服務使用率。DoCoMo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先進的移動運營商之一,5月30日,該公司正式啟動實驗性3G服務。根據NNT DoCoMo7月底公布的試用滿意程度調查結果:試用者對音質的滿意程度高達71%,對于電話接通率,不滿意的達47%,48%的試用者對電視電話功能表不滿意,61%的試用者切實感到搜索速度提高了,43%的試用者對384kbps的分組通信服務表不滿意。
在一片利好的消息中,也有對3G市場的不利報導。從反映國民經濟晴雨表的股市來透視全球電信類股票的走勢,一年來只可用“慘不忍睹”四字形容!撇開處在重整階段的美國AT&T不說,德國電信(DeutSche Telecom)九個月以來下跌了60%,法國電信股價重挫40%,英國電信的市值也將近削上了一半。
在基本環境差、利空因素頻傳的狀況下,目前市場普遍對電信類股未來的表現狀況持悲觀的態度。高盛證券提出對3G市場的研究報告,報告中指出,盡管現在電信業者對于3G時代的來臨寄予無限的厚望,但在未來五年內,消費者將會傾向于采用低成本的2G及2.5G型手機,若此項預測準確,對于電信業者將是一個重大的打擊!
不過,高盛證券在報告中對于日本、韓國以及斯堪地那維爾等地區的3G發展狀況遠較其他區域樂觀,特別是美國。對于上述區域3G市場發展持樂觀態度的主因,是因為預期這些區域的電信業者將不會在執照取得及工程建設上耗費太多的資金,而能使3G通信服務的價格維持在一定的程度,分析師認為,由于家用及企業用電腦有線傳輸服務的收費方式是采用價格逐漸下跌的“固定費率”,而無線通訊所采取的“浮動”費率收費方式,將無法在“上網”中大量地被消費者采用,因此,消費傾向也將連帶地延緩消費者購買3G移動電話的時機。
摘自《移動通信》2001.12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