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探花免费观看_亚洲丰满少妇自慰呻吟_97日韩有码在线_资源在线日韩欧美_一区二区精品毛片,辰东完美世界有声小说,欢乐颂第一季,yy玄幻小说排行榜完本

首頁 > 學院 > 網絡通信 > 正文

移動IP的兩種實現方法

2019-11-03 09:27:33
字體:
來源:轉載
供稿:網友
  移動ip從1996年RFC2002公布之后(之前),國外一些大學和公司推出了許多方案和研究項目,經閱讀標準文檔和草案及相關資料,我們認為可以有兩種方法來開發移動IP(不考慮安全因素)。首先,需要澄清一個問題,RFC2002, 即“IP Mobility Support”,在國內發表的文章中,簡稱“移動IP”, 我們認為這種稱呼有誤導的嫌疑,譯成IP的移動性支持可能更合適些。即對IP協議進行擴展,支持終端的移動性。順便說明,移動IP是以移動節點的一個固有IP地址來唯一地標識的。在有的移動IP實現中,是使用NAI或FQDN來唯一地標識移動節點的,這從一個側面說明使用IP地址標識移動節點顯得有點笨拙。當然,在許多情況下保持節點的IP地址不變還有其他原因,通常一些網絡服務是以IP地址為基礎的,比如軟件注冊和接入優先級控制等。

  第一種方法是RFC2002+區域注冊形成層次化的FA樹狀結構。這種方法由HUT進行了實施,該項目是作為學校的軟件工程課的一個題目逐步擴展而來,形成了Lifix!Go商品化方案。

  第二種方法是RFC2002+路由優化,這種方法的優勢在于升級容易,即IPv4狀態下的HA, FA, MN, CN已經是IPv6下的工作方式,只要加入IPv6的支持即可完成,IPv6環境下的移動IP開發工作量基本上可以省略。

  下面分別對兩種方法的工作機制加以介紹。

1. FA的層次化結構

  圓圈內即為FA層次化結構,這是區域注冊概念的實例化而已。在標準RFC2002中,當MN移動到外地FA覆蓋范圍內,通過FA向HA注冊或MN從當地DHCP服務器處申請獲得IP地址,以此IP地址作為COA直接向HA注冊,每次MN換接入點時,都要重復同樣的過程,這樣便引入了相當的時延。如果MN從甲地移動到乙地的過程中,正在進行某種業務且該業務是時延敏感業務,如話音,通話就會受到影響,導致用戶的滿意度下降。FA的層次化結構正是為了解決MN在移動過程中的時延問題而提出的,其思路是在第一次移動到某FA層次結構中時,MN執行標準注冊過程,即通過FA向HA注冊。在注冊過程中,注冊信息通過圖中的LFA,FA,HFA,直到HA,其中LFA,FA和HFA保留MN的注冊請求信息。在HA的響應信息(如果是MN的成功注冊)返回到HFA之后,響應信息按注冊請求信息的相反路徑返回到MN,其中LFA,FA,HFA保留有MN的注冊允許信息(如SA—安全聯盟,TTL等)。如圖中,如果MN從LFA1移動到LFA2,MN通過LFA2發注冊請求信息,LFA2接到注冊請求信息后,轉發到FA1,FA1利用MN的NAI信息查找一個表(類似移動網絡中的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拜訪位置注冊服務器),如果MN在以前注冊過,且TTL沒有過期,則FA1將注冊應答直接返回給LFA2,由LFA2轉發至MN,該應答信息包含允許MN接入的剩余時間。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層次化結構減少了2倍的從FA1到HA的傳輸時延。通過減少MN到注冊允許點的路徑跳數來間接地達到快速注冊的目的,這正是層次化結構的關鍵所在。當然在注冊過程中MN位于LFA1和LFA2的交叉覆蓋范圍時,MN要決定如何收發數據包的問題,可以使用如草案中所敘述的Buffer或Multicast來解決丟包問題,但這不是層次化結構所要解決的。據HUT的Lifix!Go白皮書,其最小時延可以做到24ms,最大為97.6ms,完全在人所能容忍的200ms限度內。

  2. 路由優化

  此圖中略掉了FA。所謂路由優化,即是在MN與CN的數據通信過程中,將HA的中轉功能省掉,MN和CN直接通信,這樣至少可以減少一跳的延時(假設圖中的各節點直接連接,在實際網絡環境中,在節點之間會有其他路由節點)。在這種方法中。

  在MN的接入點發生變化時,即COA發生變化,而在MN與CN通信時,外層IP頭的目的地址使用MN的COA而非MN的家鄉地址。MN接入點發生變化,意味著COA發生變化,則外層TCP連接不能保持。在內層IP為了維持TCP的連接性,CN中必須修改協議層軟件,以完成IP的IP封裝。在實際應用中必須考慮到數據的完整性和保密性問題,即使用IPSec中的AH(認證頭)或ESP(封裝安全載荷)來滿足這些要求。在這里,我們先不考慮安全問題。圖4直接說明路由信息的傳遞過程。

  當CN有信息要發送到MN時,CN按照常規IP路由過程,使用正常的IP數據包格式,即目的地址為MN的家鄉地址。我們假定MN不在家鄉網絡,則HA截獲數據包,并將該數據包進行封裝發送到MN的COA,同時HA將向CN發送MN的地址更新信息,CN收到更新信息后,在以后的數據發送過程中,則直接使用MN的COA進行數據封裝,這樣便消除了三邊路由問題。如果MN移動到了一個新的子網或網絡,MN除向HA注冊外,還向HA發送地址更新請求信息(請求HA代替MN向CN發送地址更新信息,通知CN地址已改),CN收到地址更新信息后,便將與MN通信的數據發送到新的COA。當然在常規的路由優化過程中,存在長延時和丟包問題,如果結合FA(oFA-以前的FA,nFA-新的FA)將可能從一定程度上得到減輕。

  在關于MIPv6的草案中,提到MN只使用CCOA(Co-located COA, 同機配置轉交地址),同時任何執行IPv6的節點都必須支持IP的移動性,即CN的協議棧天生支持路由優化。

  移動IP的發展過程中,FA層次化結構考慮的是Internet的現實性問題,是為網絡運營商構建的方案,因為該結構有低的時延,這樣便為支持時延敏感業務(話音)創造了條件。路由優化考慮的是網絡資源的利用問題,著眼未來,在IPv6中實現,可以除去歷史的包袱,沒有后向兼容問題。如果在IPv4上實現,面臨的問題較大,即必須在CN的協議棧上打個楔子。如果考慮到CN是應用服務器,而非普遍分布的各種臺式終端或便攜機的話,這種實現可以實施。


摘自 通信世界
發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發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江县| 湖州市| 延安市| 永昌县| 东宁县| 万荣县| 北票市| 宿州市| 东阿县| 松阳县| 日土县| 治县。| 伊宁市| 武义县| 汝南县| 临海市| 黑山县| 盐津县| 旬阳县| 会泽县| 巫溪县| 宜章县| 梁山县| 揭西县| 昌图县| 盈江县| 卢氏县| 大宁县| 沾益县| 绥芬河市| 凤庆县| 勃利县| 阜宁县| 鱼台县| 丰原市| 尼勒克县| 承德县| 青铜峡市| 岫岩| 洛浦县| 双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