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訊科技的貝爾實驗室分層的空時(BLAST)技術是移動通信方面領先的MIMO應用技術,是其智能天線的進一步發展。BLAST技術就其原理而言,是利用每對發送和接收天線上信號特有的“空間標識”,在接收端對其進行“恢復”。利用BLAST技術,如同在原有頻段上建立了多個互不干擾、并行的子信道,并利用先進的多用戶檢測技術,同時準確高效地傳送用戶數據,其結果是極大提高前向和反向鏈路容量。BLAST技術證明,在天線發送和接收端同時采用多天線陣,更能夠充分利用多徑傳播,達到“變廢為寶”的效果,提高系統容量。理論研究業已證明,采用BLAST技術,系統頻譜效率可以隨天線個數成線性增長,也就是說,只要允許增加天線個數,系統容量就能夠得到不斷提升。這也充分證明BLAST技術有著非常大的潛力。 鑒于對于無線通信理論的突出貢獻,BLAST技術獲得了2002年度美國Thomas Edison(愛迪生)發明獎。2002年10月,世界上第一顆BLAST芯片在朗訊公司貝爾實驗室問世,貝爾實驗室研究小組設計小組宣布推出了業內第一款結合了貝爾實驗室Layered Space Time (BLAST) MIMO技術的芯片,這一芯片支持最高4×4的天線布局,可處理的最高數據速率達到19.2Mbps。該技術用于移動通信,BLAST芯片使終端能夠在3G移動網絡中接收每秒19.2兆比特的數據,現在,朗訊科技已經開始將此BLAST芯片應用到其Flexent OneBTS家族的系列基站中,同時還計劃授權終端制造商使用該BLAST芯片,以提高無線3G數據終端支持高速數據接入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