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探花免费观看_亚洲丰满少妇自慰呻吟_97日韩有码在线_资源在线日韩欧美_一区二区精品毛片,辰东完美世界有声小说,欢乐颂第一季,yy玄幻小说排行榜完本

首頁 > 學院 > 網絡通信 > 正文

短距離無線傳輸新寵—UWB

2019-11-03 09:23:07
字體:
來源:轉載
供稿:網友
東南大學移動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 畢光國


  UWB:未來的短距離無線技術

  今年年初,美國有線新聞網(CNN)公布了2004年最有影響的十大熱門技術,超寬帶無線技術(UWB)榮登榜首。UWB究竟是何方神圣?

  其實,人們對短距離無線傳輸的需求有增無減,而目前的技術還不能滿足這種需求。未來的短距離無線技術需要考慮通信的普遍特性和 “任何人、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的連接性。這要求新的無線通信系統是現在和未來無線系統的綜合,包括局域網、無線局域網(wlan)、無線個人局域網(WPAN)、無線個域網(WBAN)、自組織網絡(Ad Hoc)和家用局域網,可以連接計算機和各種娛樂設備等,使用戶能夠管理各種信息,完全接入到各種數據。對各種不同的通信鏈路比如人-人、人-機、機-人、機-機等,短距離無線技術將起關鍵的作用。在此需求背景下,基于超寬帶的無線技術(UWB)開始商業化,并受到廣泛關注。

  UWB本來是為軍事目的而開發的,而巨大的商機使FCC批準其開始民用化,并將3.1GHz~10.6GHz作為UWB頻帶。UWB被批準民用后,眾多家電廠商和個人電腦廠商蜂擁而上,在產品研發上展開競爭。

  與其他無線通信技術相比,UWB具有傳輸速率高、系統容量大、抗多徑能力強、功耗低、成本低等特點。UWB與WiMAX、Wi-Fi一樣,都是用于傳輸無線信號的技術。不過與Wi-Fi解決無線局域網的接入問題和WiMAX解決無線城域網的問題不同,UWB是一種極具競爭力的短距無線傳輸技術,能以極高速率傳送數據,最適合需要高品質服務的高速無線多媒體應用。

  在被軍方“禁錮”幾十年后,UWB走出了“深閨”,立即受到熱烈歡迎。經過多年的發展,終于在2004年走上“標準化”之路,距離實際應用越來越近。

  超寬帶無線傳輸技術(Ultra-Wideband Radio Technology, 簡稱UWB-RT或UWB)被美國有線新聞網(CNN)評選為2004年最有影響的十大熱門技術之首,這讓很多人頗感意外。他們甚至還是第一次聽到超寬帶(UWB)無線技術這一說法,大部分人還不大了解什么是超寬帶?這是什么“秘密武器”,突然冒出來就擷據十大熱門技術之首?

  什么是超寬帶?

  目前人們普遍認同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關于超寬帶設備帶寬的規定:-10dB的相對帶寬大于0.2或占用帶寬大于500MHz。因此對于中心頻率高于2.5GHz的超寬帶設備和信號,其最小-10dB占用帶寬必須大于500MHz,而中心頻率低于2.5GHz的超寬帶設備和信號,其最小-10dB相對帶寬至少為0.2。

  超寬帶無線技術從信號形式來看,大體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基帶窄脈沖形式,窄脈沖序列攜帶信息,直接通過天線傳輸,不需要對正弦載波進行調制,采用時域信號處理方式,這種傳輸方式在中低速應用時具有系統實現簡單、成本低、功耗小、抗多徑能力強、空間/時間分辨率高、具穿透性、不易被截獲/檢測、隱秘安全等優點,是超寬帶技術早期發展首先采用的方式,在很多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另一類是帶通載波調制方式,可以采用不同的無線傳輸技術,如OFDM、DS-CDMA等,有利于實現高數據速率低功率傳輸,適用于短距離室內高速率傳輸的應用,是目前高速多媒體智能家庭/辦公室網絡應用中的優選技術。

  超寬帶無線技術優勢何在?

  ● 頻帶寬,可實現極高速傳輸和極大的系統空間容量

  超寬帶系統的工作頻帶極寬,一般從幾百MHz到幾個GHz,將來還要向更高帶寬發展。信息論告訴我們,通信系統的容量或最大可靠傳輸速率與所占用的帶寬成正比。頻帶極寬,意味著在一定信/擾比要求下,可實現極高速率的可靠傳輸;或者在一定傳輸速率下,可以在很低的信/擾比或信號功率譜密度下實現可靠傳輸。目前研制的實驗超寬帶短距系統傳輸速率已經達到1Gbps以上,其空間通信容量(即每平方米面積可達到的通信容量)是無線局域網、藍牙等系統的10~1000倍以上。

  ● 功率低,功耗小

  由于UWB可工作在極低的信/擾比門限,因此平均發射功率很低,如工作范圍在10米以內,所需功率僅需幾十到幾百微瓦,其功率譜密度極低,甚至低于環境噪聲以下。這樣的信號極難被非授權方所截獲或檢測,具有極強的隱秘安全性。同時,這樣的信號也不會對其他系統產生不良的干擾,可以與之共享頻帶,實現共存,使稀缺的頻譜資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這是超寬帶技術受到重視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功率低又意味著低功耗,特別有利于用電池供電的手持式通信設備,使其不充電工作時間大大增加,甚至可達一年至幾年。低功率的另一個重要好處是大大降低了對人體的有害輻射,成為真正的“綠色”手持設備。

  ● 脈沖寬度極短,定位精度極高,抗多徑能力和多徑分辨力強

  超寬帶脈沖系統一般工作在亞納秒級(<1ns),具有厘米級的距離分辨率,特別有利于雷達、定位和有定位功能的綜合移動通信業務。

  寬度極短的脈沖信息又具有天然的抗多經分辨力,抗多徑能力強,從而在各種無線環境中具有優越的傳輸性能。

  ● 具有穿透性

  超寬帶脈沖信號含有豐富的低頻分量,因而具有很強的穿透地表面、墻壁和其他物體的能力,可應用于需要穿透物體進行成像、檢測、監視、測量和通信的場景。

  ● 實現結構簡單、成本低

  超寬帶系統不論是基帶脈沖的還是帶通調制載波的,射頻、模擬以及信號處理部件都相對較簡單,容易實現全數字化的結構,因而可以大大降低成本。

  ● 結構通用

  超寬帶通信、雷達、成像和定位系統可采用通用的硬件結構和工作頻段,通過軟件改變其功能,便于用軟件無線電技術實現,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和經濟性。

  超寬帶無線技術主要用在哪兒?

  2002年4月,FCC公布了超寬帶設備在三類民用領域應用的初步規范,規定了工作頻段、功率限制、開放范圍和使用對象。限定的三類民用超寬帶設備為:成像系統,包括透地探測雷達(GPRS)、墻內、穿墻和醫用成像以及監視設備;車輛雷達系統;通信和測量系統。這些設備的功率和頻譜都受到嚴格的限制,只能作用于短距離、小范圍。但FCC指出,今后經過更充分的測試和研究,有可能有條件地逐步放寬對超寬帶設備應用的限制。相信更多新的超寬帶應用領域將會出現,造福于社會進步和人類的幸福生活。

  超寬帶技術在下列應用領域已顯現出或估計會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 短距離(10米以內)高速無線多媒體智能家域網/個域網。在家庭和辦公室中,各種計算機、外設和數字多媒體設備根據需要,利用超寬帶無線技術,在小范圍內動態(即需即用)地組成分布式自組織(Ad Hoc)網絡,協同工作,相互連接,傳送高速多媒體數據,并可通過寬帶網關,接入高速互聯網或其他寬帶網絡。這一領域將融合計算機、通信和消費娛樂業,被視為具有超過移動電話的最大市場發展潛力。

  ● 智能交通系統。超寬帶系統同時具有無線通信和定位的功能,可方便地應用于智能交通系統中,為車輛防撞、電子牌照、電子駕照、智能收費、車內智能網絡、測速、監視、分布式信息站等提供高性能、低成本的解決方案。

  ● 軍事、公安、消防、醫療、救援、測量、勘探和科研等領域。用做隱秘安全通信、救援應急通信、精確測距和定位、透地探測雷達、墻內和穿墻成像、監視和入侵檢測、醫用成像、貯藏罐內容探測等。

  ● 傳感器網絡和智能環境。這種環境包括生活環境、生產環境、辦公環境等,主要用于對各種對象(人和物)進行檢測、識別、控制和通信。

  UWB從軍用起步

  當今的無線技術幾乎全部采用信息對正弦載波調制的帶通傳輸方式,但早在1942年和1945年,De Rose 和 Hoeppner就相繼分別申請了隨機脈沖系統和脈沖通信系統的專利。但因二戰和機密原因,被美國政府封存,直到1954和1961年才先后予以公布。此后學術界逐漸認識到用做無線傳輸和雷達的信號,并不一定必須具有近似正弦函數的波形。脈沖信號在科研、儀器和檢測領域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應用,并在70年代受到雷達信號處理領域研究人員的關注,應用到雷達高精度測距和測角。

  在20世紀80年代,通信領域的研究人員開始研制超寬帶脈沖無線通信系統,但其性能和成本受到當時技術條件的限制,未能得到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隨著集成電路技術按摩爾定律的發展,每一年半速度和密度提高一倍,成本下降一半,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使超寬帶無線技術進入民用領域成為可能。它具有的優越性日益受到重視。1994年美國政府批準第一個非保密超寬帶通信系統項目,促進了超寬帶技術和系統的研發,但仍停留在實驗室里,因為FCC沒有批準超寬帶設備的商業應用。但這一期間,消費者對訪問網絡和寬帶多媒體信息獲取的需求卻有爆炸性的增長,超出了可用的無線系統傳輸能力。

  1996年,無線產業界討論各種小范圍無線網標準的方案,包括IEEE 802.11、藍牙、Home RF、IEEE 802.15等。由于缺乏國際通用的可用頻率,這些標準都工作在2.4GHz“ISM”免授權頻段,難免互相干擾,而且都不能傳輸如HDTV等市場需要的高速寬帶多媒體業務。這使得業界不得不去尋求更好的無線技術,超寬帶技術就成為最佳選擇。

  在此情況下,為探索超寬帶技術在民用領域應用的可行性,1998年9月FCC公開向各界就開放超寬帶技術應用征求意見(Notice of Inquiry);2000年6月,FCC又發布制定相關規定的建議(Notice of Proposed Rule Making);2002年2月,FCC通過了超寬帶設備商業應用的初步規范(First Report and Order),同年4月正式公布了此規范。2003年2月,FCC又對該規范進行了確認,局部放寬了對成像系統頻帶的限制,并稱在今后一年半內繼續探討和完善超寬帶技術,并有可能進一步放寬超寬帶技術應用標準方面的限制。

  兩種標準方案與多方競爭格局形成

  目前美、歐有關標準化組織,如IEEE 802、ETSI等正在進行超寬帶技術的標準化工作。其中IEEE 802.15 TG3a關于超寬帶技術應用于高速無線個域網(WPAN)低層協議的標準化工作成為全球業界關注的焦點。那些超寬帶技術的先創者們努力想把他們的技術變成IEEE802.15.3a高速WPAN物理層的基礎。目前主要集中在兩種方案的競爭中。以Intel、TI為首的多帶OFDM聯盟(MBOA)所提出的多帶OFDM方案目前擁有多數支持者;而以Motorola為首的一些公司支持DS-CDMA方案,他們已開發出芯片,正在被一些開發商試用中。目前標準制定處于兩種標準僵持不下的狀態。

  惠普、摩托羅拉等在無線網絡、消費電子、微電子和超寬帶技術方面處于領先的九個業界巨頭于2002年9月成立了WiMedia聯盟(目前其成員已大大增加,包括Intel等MBOA的很多成員),致力于開發和采納基于標準的、連接高速數據和多媒體設備的WPAN規范的制定。Wi Media對標準的態度將會對標準方案的選定起重要作用。

  另外IEEE 802.15 TG4a也于2004年3月成立,開始進行超寬帶技術應用于低速無線個域網(WPAN)低層協議的標準化工作,目標是低速、超低功率、低成本的通信和高精度測距/定位設備。

  與此同時,歐洲、日本等國的研究機構、大學和企業也不甘落后,紛紛啟動了超寬帶領域的一系列研究項目,一個波瀾壯闊的超寬帶技術的研發熱潮正在世界范圍內興起。超寬帶通信、雷達、成像和監視設備在軍事上的應用已有十幾年的歷史,但商用產品還不成熟。目前,一些公司已演示了他們開發的穿地探測雷達、手持穿墻成像雷達、速率114Mbps的同時傳兩/三路HDTV的通信系統,以及一些高速超寬帶芯片。超寬帶高速WPAN商用產品預計于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將陸續推出。

  我國超寬帶無線技術的研發尚處在起步階段,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863”計劃已開始支持這方面的研究和開發工作,并已取得了初步進展。我國應該提出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超寬帶技術的理論和技術成果,以此為支撐制定自主的相關標準和規范,推動我國超寬帶產業化的發展,以便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中取得應有的地位。超寬帶無線技術對我國通信界既是一個機遇,又是一個挑戰。我們熱烈企盼國內同行齊心協力、合作攻關,為趕超國際超寬帶無線技術的先進水平,為我國新一代無線通信產業化做出我們的努力。

  小資料:UWB與Zigbee

  對于藍牙很多業內人士耳熟目祥。然而從1999年出現以來,藍牙一直受芯片價格高、廠商支持力度不夠、傳輸距離限制及抗干擾能力差等問題的困擾。低功耗、低成本的無線網絡要求令Zigbee應運而生,大幅簡化藍牙的復雜規格,專注于低傳輸應用。于是有專家甚至預言:Zigbee和UWB可能使藍牙尚未普及即成為歷史。

  Zigbee和UWB同時被看好。不過,Zigbee與UWB最大的不同是其數據傳輸速率低,只有10KB/s~250kKB/s,專注于低傳輸應用;而UWB的傳輸速率則高達1Gbps,可以用于多媒體信息等高傳輸應用。

  另外,Zigbee也具有以下特性:

  ● 功耗低——在低耗電待機模式下,兩節普通5號干電池可使用半年到2年,免去了充電或者頻繁更換電池的麻煩。

  ● 成本低——因為Zigbee數據傳輸速率低,協議簡單,又免收專利費,所以大大降低了成本。

  ● 網絡容量大——每個Zigbee網絡最多可支持255個設備,即每個Zigbee設備可以與另外254臺設備相連接。

  ● 時延短——通常時延都在15毫秒至30毫秒之間。

  ● 安全——Zigbee提供了數據完整性檢查和鑒權功能,加密算法采用AES-128,同時可以靈活確定其安全屬性。

  ● 有效范圍小——有效覆蓋范圍10~75米之間,具體依據實際發射功率的大小和各種不同的應用模式而定,完全可以能夠覆蓋普通的家庭或辦公室環境。

  ● 工作頻段靈活——使用的頻段分別為2.4GHz、868MHz(歐洲)及915MHz(美國),均為免執照頻段。

  
摘自《計算機世界報》 第38、39期 B4、B5
發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發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荫县| 武定县| 永州市| 柞水县| 肇州县| 香河县| 神木县| 旺苍县| 开化县| 威信县| 阿拉善左旗| 阿坝县| 墨竹工卡县| 石城县| 福州市| 江都市| 大石桥市| 普兰店市| 延安市| 星子县| 环江| 自治县| 师宗县| 永新县| 宣威市| 盐源县| 金秀| 石屏县| 贵南县| 神木县| 温州市| 鄂托克前旗| 封丘县| 额尔古纳市| 北票市| 焦作市| 临沂市| 临清市| 北票市| 昌都县| 丹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