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r(Tape ARchive,磁帶歸檔的縮寫,LCTT 譯注:最初設計用于將文件打包到磁帶上,現在我們大都使用它來實現備份某個分區或者某些重要的目錄)是類 Unix 系統中使用最廣泛的命令,用于歸檔多個文件或目錄到單個歸檔文件中,并且歸檔文件可以進一步使用 gzip 或者 bzip2 等技術進行壓縮。換言之,tar 命令也可以用于備份:先是歸檔多個文件和目錄到一個單獨的 tar 文件或歸檔文件,然后在需要之時將 tar 文件中的文件和目錄釋放出來。
本文將介紹 tar 的 17 個實用示例。
tar 命令語法如下:
# tar <選項> <文件>
下面列舉 tar 命令中一些常用的選項:
--delete : 從歸檔文件 (而非磁帶) 中刪除
-r, --append : 將文件追加到歸檔文件中
-t, --list : 列出歸檔文件中包含的內容
--test-label : 測試歸檔文件卷標并退出
-u, --update : 將已更新的文件追加到歸檔文件中
-x, --extract, --get : 釋放歸檔文件中文件及目錄
-C, --directory=DIR : 執行歸檔動作前變更工作目錄到 DIR
-f, --file=ARCHIVE : 指定 (將要創建或已存在的) 歸檔文件名
-j, --bip2 : 對歸檔文件使用 bzip2 壓縮
-J, --xz : 對歸檔文件使用 xz 壓縮
-p, --preserve-permissions : 保留原文件的訪問權限
-v, --verbose : 顯示命令整個執行過程
-z, gzip : 對歸檔文件使用 gzip 壓縮
注 : 在 tar 命令選項中的連接符 - 是可選的(LCTT 譯注:不用 - 也沒事。這在 GNU 軟件里面很罕見,大概是由于 tar 命令更多受到古老的 UNIX 風格影響)。
示例 1:創建一個 tar 歸檔文件
現在來創建一個 tar 文件,將 /etc/ 目錄和 /root/anaconda-ks.cfg 文件打包進去。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root@linuxtechi ~]# tar -cvf myarchive.tar /etc /root/anaconda-ks.cfg以上命令會在當前目錄創建一個名為 “myarchive” 的 tar 文件,內含 /etc/ 目錄和 /root/anaconda-ks.cfg 文件。
其中,-c 選項表示要創建 tar 文件,-v 選項用于輸出 tar 的詳細過程到屏幕上,-f 選項則是指定歸檔文件名稱。
[root@linuxtechi ~]# ls -l myarchive.tar-rw-r--r--. 1 root root 22947840 Sep 7 00:24 myarchive.tar[root@linuxtechi ~]#
示例 2:列出歸檔文件中的內容
在 tar 命令中使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潞城市| 宜昌市| 中卫市| 二连浩特市| 洛浦县| 昌都县| 金乡县| 南京市| 荔波县| 万全县| 乌兰浩特市| 汶川县| 明溪县| 农安县| 黑龙江省| 卢氏县| 佛教| 德令哈市| 福清市| 锡林郭勒盟| 平罗县| 梅河口市| 祁东县| 安吉县| 聂荣县| 波密县| 新闻| 浪卡子县| 通州市| 运城市| 集贤县| 历史| 桑植县| 安阳市| 安多县| 建宁县| 福安市| 莱芜市| 鹤庆县| 六枝特区| 永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