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窗口的組成
在熟練使用Windows之前,必須先了解其窗口的組成,即了解組成窗口的各元素。下圖所示為Windows的一個典型窗口,在該窗口中包括如下諸元素。

(1)標題欄和窗口標題。標題欄是位于窗口頂行的橫條,其中含有窗口標題,即窗口名稱,如“我的電腦”、“我的文檔”、“控制面板”等。
(2)菜單欄。通常,菜單欄都在窗口標題欄的下面,以菜單條的形式出現。在菜單條中列出了可選的各菜單項,用于提供各類不同的操作功能,比如在“我的電腦”窗口的菜單條中,有“文件”、“編輯”、“查看”等菜單項。
(3)工具欄。工具欄位于菜單欄的下方。其內容是各類可選工具,它由許多命令按鈕組成,每一個按鈕代表一種工具,如可利用刪除命令按鈕來刪除一個文件或文件夾;可利用屬性命令按鈕來查看文件(夾)的屬性,包括義件(夾)的類型、大小,以及在義件夾中包含多少文件等。
(4)控制菜舉按鈕。它位于窗口標題的左端。可用它打開窗口的控制菜單,在菜單中有用于實現窗口最大化、最小化、關閉等操作的選項。
(5)最大化、最小化和關閉按鈕。在窗口標題欄的右邊有3個按鈕。單擊中間的最大化按鈕,可把窗口放大到最大(占據整個桌面)。當窗口巳經最大化時,最大化按鈕就變成還原按鈕,單擊它,又可將窗口還原為原來的大小。單擊左邊的最小化按鈕,可將窗口縮小到任務欄。如需關閉該窗口,可單擊關閉按鈕。
(6)滾動條。當窗口的大小不足以顯示出整個文件(檔)的內容時,可使用位于窗口底部或右邊的滾動塊(向右或向下移動),以觀察該文件(檔)中的其余部分。
(7)窗口邊框。界定了窗口周邊的網條邊被稱為窗口邊框。用鼠標移動一條邊框的位置可改變窗口的大小;也可利用鼠標去移動窗口的一個角來同時改變窗口兩個邊框的位置,以改變窗口的位置和大小。
(8)工作區域。窗口內部的區域稱為工作區域。
2.窗口的性質
(1)窗口的狀態。當用戶雙擊圖標A而打開相應的窗口A時,該窗口便處于激活狀態。此時用戶可以看見窗口A中的所有元素,且窗口的標題條呈高亮度藍色。被激活窗口的應用程序在前臺運行,它能接收用戶輸入的信息。如果用戶再雙擊閣標B而打開窗口B時,窗口B又處于激活狀態。此時窗口A則轉為非激活狀態,且窗口A被窗口B所蒗蓋。這種窗口雖然已被打開但處于非激活的狀態被稱為打開狀態。在Windows98的桌面上,允許同時有多個處于打開狀態的窗口,但其中只能有一個窗口處于激活狀態,也就是說,僅有一個應用程序在前臺運行,其余的程序都在后臺運行。
(2)窗口的改變。用戶可用鼠標來改變窗口的大小及其在桌面上的位置。因此,既可用鼠標來拖拽窗口邊框或窗口角,以改變窗口的大小,乂可利用最大化和最小化按鈕或控制菜單,來將窗口最大化或最小化。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