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吳海宏
時隔四年,蘋果終于推出全新品類APPLE WATCH,讓近年來飽受創新不力批評的蘋果找到了新的支點。同時配合大屏化浪潮,蘋果不失時機的推出了“比更大還更大”的iPhone 6/Plus,看起來算是一場新的網絡狂歡。蘋果正式迎來了輕奢時代,卻又在新品類設計上迷失了自我。發布會結束,下面就根據我的理解說幾句實在話:
1、依然是地球第一好的智能手機
無論東半球為誰是第二爭得多兇,世界第一好用的手機非iPhone莫屬。
蘋果07年的iPhone以及iOS在專利上的戰略卡位讓蘋果占盡了先機,喬布斯時代留下的專利紅利遠沒有消耗完。蘋果出色的硬件設計在4英寸大小的手機上都可以做出極為流暢的用戶體驗。這一次換到了4.7/5.5英寸大小上那更是得心應手。
做過工業設計的設計師都應該清楚空間的重要性有多大,于是iPhone在原有的基礎上新增多項功能。包括iPhone 6 Plus新增的光學防抖技術,這項技術也是首次出現在iPhone產品線當中。另外蘋果此次對拍照的支持簡直史無前例,不僅攝像頭硬件進行了海量的提升,同時講ISP集成到了A8處理器當中,并不是大部分廠商的ISP Module,從根本上保證了iPhone的成像質量。
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文就是外觀手感質感等因素,這方面仁者見仁。而武就是硬件、尺寸、功能,在這方面iPhone公認第一。
2、注定失敗的APPLE Watch
APPLE Watch是喬布斯去世后蘋果第一次推出新品類,蘋果為此付出了2-3年時間的努力。外界評價智能手表是庫克能否獲得資本認可的最重要一步。不過從發布會來看APPLE Watch還遠沒有打到令人動心的地步??傆腥烁嬖V我“為什么手表上這么多按鈕”、“為什么這么多功能和需要操作的地方”。
手表的作用是什么?在我看來有三點。
1:身份的象征。
2:看時間。
3:安靜的安全的匯總個人數據。
我的手表不需要一大堆的操作指令,不需要支持查看這個查看那個的,因為我有手機,手表只需要能安靜收集我的數據同步到iPhone上就可以了。在我的設想當中,APPLE Watch應該簡單到就是一塊設計精美典雅的手表,他只能顯示時間和極為基礎的數據,不能觸控,可以安靜的同步數據即可。
按照這三點理論,蘋果唯一及格的是身份的象征。蘋果對這款智能手表的定位非常精準:“輕奢”階層。價格方面一點也不廉價也不會非常的貴。我相信蘋果去年從巴寶莉挖來的Angela在這款產品的定位上起到了關鍵性作用。手表的背后是龐大的表帶產業鏈,18K金版本又讓奢侈一族多了一份身份上的保證。
而庫克做出來的手表完全是一個數碼怪獸。支持了一大堆的功能但是骨子里仍然是手機的一個附屬物品,必須在iOS環境下使用。這讓我難以想象地鐵里大部分人在看手機,而一小部分人在玩手表。天啊,這個畫面就是一場災難。
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APPLE WATCH明年Q1發售,這跟賣期貨有什么區別?四個月時間足夠三星、LG、MOTO推出兩代改進版本智能手表了。這么長的窗口期蘋果你哪來的這么大自信?
3、繼續布局大數據金礦
繼去年蘋果首次將Touch ID概念引入后,蘋果今年引入了Apple Pay概念。Apply Pay用戶端可以綁定用戶信用卡,支付端通過Touch ID+NFC功能實現近場通訊,相對于傳統的支付模式蘋果再一次走到了前面,通過iPhone 5S培養的用戶習慣無縫連接到APPLE Pay當中,讓支付變得流暢。這背后不僅僅是蘋果“強賣點”以及消費安全感的培養,更是對大數據的渴求。
對于資本市場來說,越靠近支付的領域商業價值就會約大。蘋果創造了安全舒適的支付體驗,那么它并不需要知道單個用戶的支付行為(為此蘋果表示不會向商家提供用戶的信用卡號等信息,將使用一次性的支付號碼和動態密碼。同時蘋果公司也不保存用戶的支付記錄),只需要匯總海量用戶的支付行為習慣就可以為以后的產品定價、商業促銷、分析報道提供足夠的支持。從這一點來講,蘋果的大數據質量是目前所有數碼廠商當中最高的。
此外蘋果第二代A8處理器當中集成了新的M8協處理器,新增對健康應用數據的處理功能,配合APPLE Watch當中內置的傳感器可以收集用戶核心的健康數據。這種微型感應器可以實現7x24小時實時工作的情況下的超低功率常待機。有了iPhone 6+WATCH,蘋果可以實時感知當前狀態,位置,行為,操作并且待機時間和之前一樣,這樣的會催生出多么宏偉的移動互聯網金礦?
4、去喬布斯化的蘋果還在吃老本
我相信不少人已經注意到了,此次發布會蘋果開始有意的去除喬布斯時代留下的“i”時代。除了主力產品iPhone以外,蘋果新的支付服務和智能手表全部以“APPLE”開頭。這是庫克時代非常明顯的“去喬布斯化”進程。
從2011年喬布斯西去庫克出任CEO開始,蘋果開始新一輪人事變動風暴。三年時間里,蘋果零售店戰略奠基人Ron Johnson、iOS軟件負責人Scott Forstall、零售部門主管John Browett、蘋果北美市場副總裁Zane-Rowe相繼離開,而Jonathan Ive則統管公司軟硬件設計, 并且推動蘋果扁平化設計風格。
現在庫克已經基本完成了公司高層的迭代,產品設計也趨于穩定。不過去喬布斯化戰略現在看來還沒有收到顯著的效果。從發布會反應來看,大家普遍看好iPhone,對WATCH卻普遍持保留態度。庫克的目前的吃的仍然是喬布斯時代的老本。
5、從“人文與科技”到“輕奢”時代
喬布斯時代蘋果對自己的定義是“站在人文與科技的交叉口”。而庫克時代蘋果更多的是強調“輕奢侈品時代的到來”。
輕奢侈品是蘋果在當前環境下做出的判斷,目前iPhone已經成為全球化街機,10億臺iOS設備正在使用當中,這里面既有普通用戶也有上流社會人群,如何保持用戶的新鮮感成為最大的問題。在這個概念下蘋果的新產品繼要保持高端的定位,在價格方面讓普通用戶覺得貴同時又不至于買不起,以此保持品牌的高端形象并不被上流社會所拋棄。因此在兩年時間里蘋果首次推出了土豪金版iPhone,這一次又發布了售價高達349美金的WATCH以及更貴的iPhone 6 Plus,甚至推出了18K金版WATCH,這在喬布斯時代是不可想象的。
2013年蘋果正式宣布聘請奢侈品牌Burberry(巴寶莉)CEO安吉拉•阿倫茨(Angela Ahrendts)擔任零售業務主管。Ahrendts之前最大的成績就是將Burberry從保守傳統的品牌轉變為時尚奢侈品。蘋果在這個轉變期選擇了Ahrendts就是看重其“輕奢”方面的經驗。
經過此次發布會,蘋果已經在輕奢方面走出了第一步,如果我預測準確的話,今年11月起蘋果聯合高端奢侈品牌推出奢華APPLE WATCH表帶。而另一方面蘋果廉價版WATCH以及iPhone 5C將會繼續搶占中端市場。走在地鐵上你能一眼認出來5.5英寸的iPhone 6 Plus,卻對它高達6000元的售價勒緊腰帶。
6、再說說契約精神
“****,為什么這次首發沒有中國?”
我相信這次是絕大多數網友的第一反應。隨著庫克的上臺,蘋果對中國有著前所未有的重視。來中國視察,首發中國,甚至是中國官網的同聲傳譯。但是為什么iPhone 6首發沒有中國大陸地區?
這讓我想到了一件事情。
早在iPhone發布前半個月,中國的三大運營商就已經按捺不住,在產品沒有發布的情況下紛紛放出預訂頁面。并且參數照片放的一個比一個清晰,還拍著胸脯保證9月19日全國首發。網上甚至還出來了中文版的iPhone 6視頻評測。如果說網友放出的iPhone 6真機屬于蘋果保密不周,但是堂堂官方運營商也無視保密協議肆意放出關鍵參數是不是太沒有契約精神了?
在商業社會契約精神是最基礎的保證,國外非常重視契約精神為什么到了中國就會有擦邊球事情發生。我上個月與一家中國廠商負責人聊天,他們家的產品將會在今年登錄APPLE Store,聊天結束后該負責人反復跟我強調此事情簽署NDA保密協議,讓我不要泄露出去。 一個配件產品如此,國內的運營商卻在這種核心產品上提前曝光,這屬于什么行為?
這次蘋果沒有首發大陸地區真正原因我不知道,我現在就想知道三大運營商如何向用戶交代9月19日發機器這件事情。
7、最后說下股價問題
蘋果發布會期間股價巨幅波動,Watch發布時候APPL股價重挫2%回到了98美元價格。很多人解讀為資本界不看好改產品。實際上并不是。一場發布會,消費者看的是產品,資本界看的是預期能否達到,利潤能否有新的增長點和突破。短時間的下跌只是資本市場投資者情緒的宣泄,比不是理性的結果。
此次發布會APPLE WATCH遠低于市場預期,不僅造型中庸(對于資本市場來說,圓形表盤是超過預期),而且功能沒有加入熱點醫療功能(持有遠程醫療股票的朋友們可以睡安穩了),再加上目前市場對于“輕奢侈品”概念存在疑慮,股價自然下跌。不過由于大屏iPhone利好消息以及APPLE Pay這種極具新利潤增長點的業務發布,中期來看對于蘋果是利好消息。具體的蘋果股價走勢在9月20-21日的首日銷量公布后會有一個結論性判斷。
總體來說,蘋果這次發布會有褒有貶,我不喜歡全盤否定和全盤肯定,相對于應付差事的分析評論,以上全部源自個人長期追蹤科技產業的理解和觀點。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
圖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