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U-R的基本看法是IMT-2000將繼續演進,以支持新的應用、產品和服務。希望IMT-2000地面無線接口的能力到2005年能擴展到30Mb/s。除了這種演進之外,ITU預想到2010年能有一種基于新的無線接入技術的新系統,稱為后IMT-2000系統(Systems Beyond IMT-2000)。它將是增強的IMT-2000系統及其他無線系統的補充。新的無線系統能將支持高速移動性高達100Mb/s的峰值數據率,面對低速移動性則可達1Gb/s的數據率。這樣的數據率將為連接到同一無線資源的所有用戶所共享。且上行鏈路的數據率能夠不同于下行鏈路的數據率。由于高數據率的要求,未來需要有附加的頻譜。后IMT-2000系統所需要新的頻譜有望在WRC’07來確定。ITU-R的看法還描述了各種無線接入系統如何在融合中共存,以提供綜合服務。通信的關系可以劃分為3個不同的層次:個人域通信網(PANs——Personal Area Network),中間環境(immediate environments),以及通過網絡的通信(communications via network)。再者,衛星通信、無線局域網(WLAN)、數字廣播、蜂窩移動通信,及其它接入系統將連接起來,以提供通過公共的基于ip的核心網提供綜合及無縫的服務。不同的接入系統將根據它們的應用區域、小區范圍以及無線環境組織在一個分層結構中。這對于系統的布署提供一靈活的、可擴展的環境。這些不同接入系統無縫的網絡的互連將由垂直切換或會話的連續來完成。不同的層次對應分布式的層次,包括數字廣播、蜂窩層、若干小區層,很高數據率應用的熱點層,對于短距離通信的個人網層,以及固定接入系統的固定層。為了滿足上述看法,對未來無線通信系統的要求可以小結如下:
·高速數據率,并減少每比特數據傳輸價格;
·基于IP的網絡;
·無縫連接;
·綜合服務;
·短時延的切換及信包傳輸。
二、關鍵技術
近年來人們對實現B3G/4G的關鍵技術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歸納起來有以下一些:
·與系統相關的技術:IP語聲技術;軟件定義的無線電技術;廣帶無線收發信機;移動服務的系統平臺;高可靠性的網絡結構;全IP無線;安全性、加密、計費、身份認證及移動電子商務;移動即興網(ad hoc network)技術。